「間不容髮」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枚乘所寫的《上書諫吳王》,當中有言:「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
劉邦建立漢王朝後,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決定到底要採用怎樣的治國制度。採用封建制的周朝雖國祚長久,但國勢衰弱;採用郡縣制的秦朝雖國勢強大,但在趙高亂朝後,秦朝便因無人屏藩王室而迅速滅亡。因此劉邦想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法,那就是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也是後來所說的「郡國制」。
春秋時期霸主的出現也正是周天子難以號召天下的證明。(網上圖片)
然而後來漢高祖為了防止大權旁落而大肆分封同姓族人,以致於出現諸侯勢大的情況。因為當時很多諸侯都恃着自己地方勢力強大而漠視中央命令,所以文、景帝兩帝都開始着手削藩之事。
在眾諸侯國當中,最為叛逆的莫過於吳國。統治者吳王劉濞為人極為剽悍勇猛,更是對殺死自己兒子的劉啟(即後來漢景帝)懷恨在心。在痛失愛子之時,劉濞便發誓要為子報仇。因此面對朝廷削藩的動作,他只好加快自己的謀反計劃。他不僅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甚至一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只為了進一步擴張割據勢力。劉啟即位後自然知道劉濞並不會就此罷休,所以也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影視劇中的漢吳國太子劉賢。當時劉賢入宮朝見,並與皇太子劉啟喝酒後發生爭執。神智不消的劉啟二話不說就抄起一個棋盤,並砸向劉賢的頭顱,劉賢當場死亡。劉賢死後,漢文帝命人將其屍體送回吳國埋葬,怒不可遏的吳王劉濞把屍體送回首都長安,以羞辱朝廷。(網上圖片)
御史大夫晁錯能言善辯,才能傑出,所以深得劉啟的欣賞。見劉啟因吳國一事而急得焦頭爛額時,他便毫不猶豫提出加強中央集權的削藩政策。隨着三十多個命令規章的推動,劉濞也日漸感受到中央皇室對自己的打壓。儘管明白到自己的領土早晚也會被削減,但他還是想放手一搏,於是便聯絡其他的幾個諸侯準備起兵反抗。
知道劉濞打算造反時,侍從枚乘便馬上進言道:「請大王三思!現在的情況就好比頭上懸有千鈞重物,而腳下卻是萬丈深淵,再愚笨的人也知道情況非常緊急。一旦做錯了選擇,那麼就像驚馬落崖、緊弦斷裂一樣,難以回頭。儘管現在形勢危急得容不下一根頭髮,但只要現大王您回心轉意,一切都還來得及補救!」
七國之亂(網上圖片)
可是劉濞沒有採納枚乘的建議,仍然決定謀反。於是在公元前159年,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等七國的諸侯王便同時起來造反,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只是如枚乘所言般,叛軍很快被漢軍擊敗。吳王劉濞死於丹徒,而其後人則是下落不明。就此,昔日輝煌一時的吳王家族也就此在歷史上失去了痕跡。
後人據枚乘的話提煉出「間不容髮」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髮;即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
有下過中國象棋的朋友,應該對於「炮」不會感到陌生。尤其在棋局的初期,「炮」起了主攻的作用,其後是出「車」,其次是「馬」。在傳統的中國象棋中,紅子與黑子的名稱是相近但不一的,比如紅子的「炮」對黑子的「砲」,卻原來兩者是不同級數的武器,可說是紅子是佔盡優勢。
中國象棋自推出後深受中外人士喜愛 (資料圖片)
相傳中國象棋的發明人是漢初的名將韓信,韓信善於用兵,有名的有「背水一戰」,用兵能「多多益善」。一部中國象棋,正好是重演當日楚漢之爭,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正是昔日雙方相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的寫照。而為了分別兩軍,所以紅方及黑方棋子數目雖然相同,但名稱卻異有差異。在紅子的「帥」、「仕」、「相」、「傌」、「俥」、「炮」、「兵」,對黑子的「將」、「士」、「象」、「馬」、「車」、「砲」、「卒」,原來暗中隱藏紅子的優勢。
棋盤上的「楚河」及「漢界」表現中國象棋的原型是楚漢之爭 (資料圖片)
為何說紅子有優勢呢?話說中國象棋有紅子先行之說,這是因為紅方扮演的是「漢軍」,而楚漢之爭是漢方先行發動攻勢的,並成功取得天下,可以說設計中國象棋的韓信有意偏幫漢方,以至於紅子的「炮」似乎威力大於黑子的「砲」。
首先甚麼是「砲」呢?在中國古代,「砲」可以解作「投石機」,另有使用「礮」及「包」字。「礮」為「砲」的古字,「包」則是為了分別敵我而使用,與字義不符。據說中國投石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而說到投石機有名的戰績,當數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話說當時袁紹與曹操在官渡一帶對峙,袁紹為了騷擾曹軍,使用名為「井欄」的大型攻城兵器,居高臨行攻擊曹軍,影響士氣。為了反擊,曹操麾下的劉曄製造了一種移動式的投石機,結果成果反制袁紹軍的井欄,其後才有烏巢之戰,成功燒毀袁紹軍的糧草,最終使曹操反敗為勝。
「砲」的原型是中國古代的人力投石機 (資料圖片)
過據考究,中國製的「投石機」屬於人力機,威力較少。以唐朝與高句麗作戰時使用的投石機為例,可以拋出300多斤的石料,曾對高句麗的木製城柵造成重創。至於日後元軍用於戰場,名揚天下的重力投石機,據說是阿拉伯人使用傳自中國的「投石機」技術改良而成,所以又名為回回砲、襄陽砲。據《明史•兵志》記載:「古所謂砲,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砲」。
被視為最古老的象棋排局,載於《事林廣記》。(網上圖片)
中國石砲技術經阿瓦爾人最晚於6世紀傳至拜占庭帝國,更強大的配重投石機最早出現在12世紀末地中海東部區域,是中世紀的一種最大型的投石機,基督教和穆斯林勢力都有使用的記錄,南宋時隨蒙古傳入宋國。利用槓桿原理,一端裝有重物,而另一端裝有待發射的石彈,發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用絞盤、滑輪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時上升,放好石彈後放開或砍斷繩索,讓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彈也順勢拋出。此種拋石機經由伊斯蘭地區傳入宋國而被稱作「回回砲」。到了14世紀中期,有的拋石機能拋射將近1000磅(約454公斤)重的彈體,威力巨大,非中土砲可比。
中國象棋是陪伴不少人成長的兒子玩物 (資料圖片)
「回回砲」成名於南宋末年的宋元襄樊之戰。據《元史•世祖紀七》:「回回亦思馬因創作巨石炮來獻,用力省而所擊甚遠,命送襄陽軍前用之。」據載元軍即曾用回回砲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踰城降者」,可見其威力。據說南宋軍隊也曾經仿造回回砲,《宋史•兵志十一》載:「咸淳九年(1273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砲。有觸類巧思,別置砲遠出其上」。宋人鄭思肖在《心史》中記載:「其回回砲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砲」,又「其『回回砲』甚猛於常砲,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宋人徐霆曾經對回回砲評價說:「回回百工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攻城之具」,就是回回砲。
「炮」可以解作古代有發射燃燒能力的投石機,令人聯想到西方傳入的火炮,威力強大!(資料圖片)
現在再說「炮」字。「炮」字左「火」右「包」,可以解作有發射燃燒能力的投石機。火炮因為帶有燃燒能力,容易對敵方造成二次傷害,所以古今以來對於火攻都是有所保留的,如《孫子兵法》把「火攻」置於較後的第十二篇,並明言︰「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可見火攻對敵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而在現代軍事,自燃性也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如美軍坦克使用的貧鈾穿甲彈,因為帶自燃性所以容易引起目標中彈後的火災,曾引起不少的爭議。
在今天,中國象棋可以繁衍生出不少產品,包括家居之用。(資料圖片)
現代火炮傳入中國是較晚的事情,比較有名的明代後期傳入中國的「紅衣大炮」(原稱紅夷大炮),最有名的戰績是在寧遠大捷中打敗日後的滿清,據說更成功擊殺努爾哈赤。所以不論從推出時間及威力來說,火「炮」應該遠在石「砲」之上,那麼擁有「炮」的紅子是遠比擁有「砲」的黑子的確擁有不對稱的優勢。不過近來新出的中國象棋普遍不分兩子的「炮」、「車」及「馬」已採用相同的寫法,也許是出於製作的便利,或是出於公平的考慮,畢竟下棋應該是君子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