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象棋此「炮」不同彼「砲」 原來紅子早有優勢

歷史長河

中國象棋此「炮」不同彼「砲」 原來紅子早有優勢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中國象棋此「炮」不同彼「砲」 原來紅子早有優勢

2024年12月16日 10:00

有下過中國象棋的朋友,應該對於「炮」不會感到陌生。尤其在棋局的初期,「炮」起了主攻的作用,其後是出「車」,其次是「馬」。在傳統的中國象棋中,紅子與黑子的名稱是相近但不一的,比如紅子的「炮」對黑子的「砲」,卻原來兩者是不同級數的武器,可說是紅子是佔盡優勢。

中國象棋自推出後深受中外人士喜愛 (資料圖片)

中國象棋自推出後深受中外人士喜愛 (資料圖片)

相傳中國象棋的發明人是漢初的名將韓信,韓信善於用兵,有名的有「背水一戰」,用兵能「多多益善」。一部中國象棋,正好是重演當日楚漢之爭,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正是昔日雙方相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的寫照。而為了分別兩軍,所以紅方及黑方棋子數目雖然相同,但名稱卻異有差異。在紅子的「帥」、「仕」、「相」、「傌」、「俥」、「炮」、「兵」,對黑子的「將」、「士」、「象」、「馬」、「車」、「砲」、「卒」,原來暗中隱藏紅子的優勢。

更多相片
中國象棋自推出後深受中外人士喜愛 (資料圖片)

中國象棋自推出後深受中外人士喜愛 (資料圖片)

棋盤上的「楚河」及「漢界」表現中國象棋的原型是楚漢之爭 (資料圖片)

棋盤上的「楚河」及「漢界」表現中國象棋的原型是楚漢之爭 (資料圖片)

「砲」的原型是中國古代的人力投石機 (資料圖片)

「砲」的原型是中國古代的人力投石機 (資料圖片)

被視為最古老的象棋排局,載於《事林廣記》。(網上圖片)

被視為最古老的象棋排局,載於《事林廣記》。(網上圖片)

中國象棋是陪伴不少人成長的兒子玩物 (資料圖片)

中國象棋是陪伴不少人成長的兒子玩物 (資料圖片)

「炮」可以解作古代有發射燃燒能力的投石機,令人聯想到西方傳入的火炮,威力強大!(資料圖片)

「炮」可以解作古代有發射燃燒能力的投石機,令人聯想到西方傳入的火炮,威力強大!(資料圖片)

在今天,中國象棋可以繁衍生出不少產品,包括家居之用。(資料圖片)

在今天,中國象棋可以繁衍生出不少產品,包括家居之用。(資料圖片)

棋盤上的「楚河」及「漢界」表現中國象棋的原型是楚漢之爭 (資料圖片)

棋盤上的「楚河」及「漢界」表現中國象棋的原型是楚漢之爭 (資料圖片)

為何說紅子有優勢呢?話說中國象棋有紅子先行之說,這是因為紅方扮演的是「漢軍」,而楚漢之爭是漢方先行發動攻勢的,並成功取得天下,可以說設計中國象棋的韓信有意偏幫漢方,以至於紅子的「炮」似乎威力大於黑子的「砲」。

首先甚麼是「砲」呢?在中國古代,「砲」可以解作「投石機」,另有使用「礮」及「包」字。「礮」為「砲」的古字,「包」則是為了分別敵我而使用,與字義不符。據說中國投石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而說到投石機有名的戰績,當數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話說當時袁紹與曹操在官渡一帶對峙,袁紹為了騷擾曹軍,使用名為「井欄」的大型攻城兵器,居高臨行攻擊曹軍,影響士氣。為了反擊,曹操麾下的劉曄製造了一種移動式的投石機,結果成果反制袁紹軍的井欄,其後才有烏巢之戰,成功燒毀袁紹軍的糧草,最終使曹操反敗為勝。

「砲」的原型是中國古代的人力投石機 (資料圖片)

「砲」的原型是中國古代的人力投石機 (資料圖片)

過據考究,中國製的「投石機」屬於人力機,威力較少。以唐朝與高句麗作戰時使用的投石機為例,可以拋出300多斤的石料,曾對高句麗的木製城柵造成重創。至於日後元軍用於戰場,名揚天下的重力投石機,據說是阿拉伯人使用傳自中國的「投石機」技術改良而成,所以又名為回回砲、襄陽砲。據《明史•兵志》記載:「古所謂砲,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砲」。

被視為最古老的象棋排局,載於《事林廣記》。(網上圖片)

被視為最古老的象棋排局,載於《事林廣記》。(網上圖片)

中國石砲技術經阿瓦爾人最晚於6世紀傳至拜占庭帝國,更強大的配重投石機最早出現在12世紀末地中海東部區域,是中世紀的一種最大型的投石機,基督教和穆斯林勢力都有使用的記錄,南宋時隨蒙古傳入宋國。利用槓桿原理,一端裝有重物,而另一端裝有待發射的石彈,發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用絞盤、滑輪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時上升,放好石彈後放開或砍斷繩索,讓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彈也順勢拋出。此種拋石機經由伊斯蘭地區傳入宋國而被稱作「回回砲」。到了14世紀中期,有的拋石機能拋射將近1000磅(約454公斤)重的彈體,威力巨大,非中土砲可比。

中國象棋是陪伴不少人成長的兒子玩物 (資料圖片)

中國象棋是陪伴不少人成長的兒子玩物 (資料圖片)

「回回砲」成名於南宋末年的宋元襄樊之戰。據《元史•世祖紀七》:「回回亦思馬因創作巨石炮來獻,用力省而所擊甚遠,命送襄陽軍前用之。」據載元軍即曾用回回砲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踰城降者」,可見其威力。據說南宋軍隊也曾經仿造回回砲,《宋史•兵志十一》載:「咸淳九年(1273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砲。有觸類巧思,別置砲遠出其上」。宋人鄭思肖在《心史》中記載:「其回回砲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砲」,又「其『回回砲』甚猛於常砲,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宋人徐霆曾經對回回砲評價說:「回回百工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攻城之具」,就是回回砲。

「炮」可以解作古代有發射燃燒能力的投石機,令人聯想到西方傳入的火炮,威力強大!(資料圖片)

「炮」可以解作古代有發射燃燒能力的投石機,令人聯想到西方傳入的火炮,威力強大!(資料圖片)

現在再說「炮」字。「炮」字左「火」右「包」,可以解作有發射燃燒能力的投石機。火炮因為帶有燃燒能力,容易對敵方造成二次傷害,所以古今以來對於火攻都是有所保留的,如《孫子兵法》把「火攻」置於較後的第十二篇,並明言︰「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可見火攻對敵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而在現代軍事,自燃性也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如美軍坦克使用的貧鈾穿甲彈,因為帶自燃性所以容易引起目標中彈後的火災,曾引起不少的爭議。

在今天,中國象棋可以繁衍生出不少產品,包括家居之用。(資料圖片)

在今天,中國象棋可以繁衍生出不少產品,包括家居之用。(資料圖片)

現代火炮傳入中國是較晚的事情,比較有名的明代後期傳入中國的「紅衣大炮」(原稱紅夷大炮),最有名的戰績是在寧遠大捷中打敗日後的滿清,據說更成功擊殺努爾哈赤。所以不論從推出時間及威力來說,火「炮」應該遠在石「砲」之上,那麼擁有「炮」的紅子是遠比擁有「砲」的黑子的確擁有不對稱的優勢。不過近來新出的中國象棋普遍不分兩子的「炮」、「車」及「馬」已採用相同的寫法,也許是出於製作的便利,或是出於公平的考慮,畢竟下棋應該是君子之爭。

往下看更多文章

王忱冷待張玄 卻被范寧讚為「後起之秀」

2024年12月13日 20:00

「後起之秀」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世說新語》,當中《賞譽》一篇有言:「范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俊望,真後來之秀』。」

東晉武帝時期,有個人叫范寧。因為他年少專心勤學,博覽群書因此很快就得到朝廷的賞識。在擔任餘杭縣令時,他廣辦學校,施行儒家。在他的努力下,當地大行儒家風化,大家都以禮為重。因此不消數年,他便從縣令擢升為遷臨淮太守,甚至後來一度晉升為中書侍郎。可是由於他直言不諱的性格得罪了權臣司馬道子,所以他就被貶為豫章太守,人稱范豫章。

范寧像。(網上圖片)

范寧像。(網上圖片)

范豫章有一個名叫王忱的外甥,而王忱跟他舅舅一樣,自小都是聰明好學之人,所以范寧對他甚是喜歡。他把這個外甥帶在身邊,每天除了傳授知識外,更會親自教導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王忱長大後也自然成為了一個知書達理的人,所以他的仕途可以說是順暢無比。不到30歲,他就擢升為荊州刺史,其地位甚至已經在范寧之上。

雖然地位被外甥所超越了,但范寧並不介意。反而在與社會名人交往時,范寧總毫不吝嗇地答眾人介紹着自己的外甥王忱。有次,有位名叫張玄的人來到范寧的家中做客。范寧因為想讓王忱和張玄兩人先增進一下感情,所以別先假裝離席。本來張玄也聽說王忱志趣不凡,所以也很想與他交流。於是張玄便正襟危坐地坐着,就等着王忱自己上來給他打招呼。沒想到張玄這副裝腔作勢的樣子,令王忱心裡感到十分不痛快,所以他並沒有如張玄之願給他打招呼,而是始終一言不發地坐着。張玄見王忱並沒有主動來跟自己打招呼,也自討沒趣地稱病告辭。

東晉士子清談。(網上圖片)

東晉士子清談。(網上圖片)

客人走後,范寧覺得王忱實在太沒有禮貌了,於是就批評他說:「張玄是吳中之秀,你為什甚麼不和他談天呢?」誰知,王忱卻笑着說:「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交流,就應該專程來拜訪我,而不是找舅舅你呀!」

范寧聽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他言之有理,所以誇獎道:「哎呀,你風流俊望,真是後來之秀!」王忱被舅舅稱讚後,也沒有得尺進寸,笑着回道:「沒有你這樣的舅舅,也不會有這樣的外甥。這還是得多導舅舅的教導。」後來,范寧把王忱的話轉告了張玄。張玄知道後也不氣餒,反而覺得王忱確實如傳聞所說的那樣與眾不同。因此,他專程找了一天來拜訪了王忱。這次,王忱見他誠意滿滿也以禮相待了他,從此兩人就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典故提煉出「後起之秀」這個成語,並用來比喻後輩中的優秀人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