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春季溫差大濕重易作病困乏 中醫籲調整飲食作息食祛濕食物

樂活道

春季溫差大濕重易作病困乏 中醫籲調整飲食作息食祛濕食物
樂活道

樂活道

春季溫差大濕重易作病困乏 中醫籲調整飲食作息食祛濕食物

2023年03月13日 07:00

天氣多變易作病

春季氣候特點是從乾燥的氣候轉變到濕潤氣候,而且忽冷忽熱,濕氣較重,天氣多變。另一方面,春季雨量偏多,天氣陰沉,人們處於這種潮濕及乍暖還寒的空間,難免容易出現昏睡,倦怠無力,以及有容易作病的情況。

更多相片
狀頭部重脹精神不振

狀頭部重脹精神不振

胃口不佳不思食

胃口不佳不思食

蛋類。

蛋類。

蓮子。

蓮子。

吃豆類如扁豆、赤小豆等可助清濕熱

吃豆類如扁豆、赤小豆等可助清濕熱

成人適用祛濕提神茶。

成人適用祛濕提神茶。

春天溫差大濕重易疲累生病, 中醫推介17款祛濕食物(附食療)。

春天溫差大濕重易疲累生病, 中醫推介17款祛濕食物(附食療)。

註冊中醫師張勇提醒大家,此時應調整日常飲食習慣,以及起居作息時間,食用有助防春季「瘟病」,清利濕氣的食物,針對性地進行運動,以輔助調理身體機能,自可抗病邪入侵,以及驅除倦怠不適感,恢復精力。

狀頭部重脹精神不振

狀頭部重脹精神不振

春天養生 嚴防溫差大濕重

註冊中醫師張勇指,踏入春季,氣候變化較大,由於身體需要適應氣候變化而更易疲倦,人們在春天常常感覺到倦怠無力、出現昏睡的情況,稱為「春困」。

春困其實也與人體「濕重」有關。「濕」具有重濁、黏滯的特性。

若不及時給人體排走濕氣,除了易倦神疲,嗜睡外,人體機能,以至抗病能力,均會大打折扣。

此時,再加上春日天氣多變,忽冷忽熱,人體就很容易被病邪有機可乘,令染病機率大增,而受感染後,自癒力亦會較差,有礙復元速度。

因此,及早辨識濕重徵狀,以及盡快祛濕補強,調整身體機能,可謂春季養生、保健抗病的首要項目。

人體濕重有哪些徵狀 ?

人體濕重時,會容易疲倦及感到身體無力。

嗜睡常感睡不飽足。

狀頭部重脹精神不振。

關節不靈活、身體有沉重感。

人體分泌物會增多,例如面油增多。

大便稀溏小便渾濁。

女性易見白带量增多。

由於「濕性趨下」很多濕病都發生在人體下身部位,例如腳部易見水腫。

胃口不佳不思食

胃口不佳不思食

春天養生飲食習慣 防病祛濕食物 

張勇醫師原示,濕與脾胃功能最為相關,祛濕必須先調理脾胃功能。

要預防及排解春日濕重的問題,可以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着手,以保持脾臟健康。

他強調首先要飲食定時,使脾臟有一個規律的運作。

其次是飲食均衡,避免過食肥膩厚味而傷脾。

日常飲食上,應少喝凍飲及吃生冷食物,盡量避免奶製品、煎炸、油膩食品。

此外,張勇醫師建議大家可以在日常飲食上,針對性地食用多些有利春日祛濕、健脾、利肝等,可強健臟腑的食物,當中包括:

祛濕防病強身飲食

瘦肉類

瘦肉特別是豬肉,一般人都可食用。虚不足、頭暈、貧血及老人燥咳無痰者尤合,中醫學認為適量食用豬肉,可利腸胃,生津液,增強身體機能,助運化。

蛋類

中醫學認為雞蛋性平 、味甘,歸心臓、腦神經及胃消化系統,在功效上可鎮心、安神、補中益氣、除煩祛濕熱、消毒瘡、止腹瀉。

蛋類。

蛋類。

新鮮蔬果

新鮮蔬果含多種豐富維他命,適量食用有助強化身體機能,促進身新陳代謝,有利人體祛濕排毒,以至加強免疫力。

淮山

淮山味甘,平。歸脾、肺、腎經,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適用於慢性泄瀉、氣短乏力、脾、腎虚弱人群。

杞子

杞子可除心神虚煩,助提神,改善不思飲食,亦可壯陽,具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並可補氣強化肝腎。

黃芪

黃芪可改善食慾不振、體虚乏力、氣短呼吸不暢,並具有益氣固表利尿、退水腫功效,是治療水腫良材。

黨參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能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中氣不足的體虚倦怠,食少便溏等。

黃精

黃精味甘性平,質潤,乃補養脾的正品,是除風濕,安五臟良材。

紅棗

紅棗富含維他命B群、鉀、鐵、葉酸等等。鉀能促進身體內多餘的鈉排除,消除水腫。

黑棗

黑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常用於改善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可行氣活血,益神志,以及調理經期及白帶。

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俗稱南芪,味甘,性微溫。有健脾化濕,行氣化痰,舒筋活絡的功效,可以強肺脾。

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歸肺、心經。能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利神志。

芡實

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能補脾祛濕、益腎固精、治脾洩瀉、治遺精白濁、治小便不禁、止带下等。

蓮子

蓮子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能益腎固精,補益脾氣、澀腸止瀉、止帶下。

蓮子。

蓮子。

雞骨草

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胃經。具有清熟利濕、舒肝止痛、消炎解毒,以及促進腸胃功能作用。

綠豆

綠豆是消水腫的法寶,每100公克綠豆含高達1,047毫克的鉀質,適量食用可助排除鈉離子,消除水腫。

冬瓜

冬瓜味甘、淡;性涼。入肺、小腸、膀胱經。具有良好的清熟利水,止咳嗽功效,是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瀉痢的良材。

薏仁

薏仁味甘、淡,性涼。入脾、胃、肺經。主治水腫、腳氣浮腫;治脾虚洩瀉、便溏腹脹、腹痛腸鳴、濕痹等。

扁豆

扁豆味甘,性微溫。助健脾、化濕,是健脾化濕良材,常用於改善脾虚濕盛、運化失常而見食少便塘或泄瀉,以及脾虚而濕濁下注,白帶過多等症。

赤小豆

赤小豆利水除濕,能和血排膿、消腫解毒及利水通經。是主治水腫、腳氣、瀉痢、便血的良材。

春季濕重應盡量減少食用奶類及奶製品。

吃豆類如扁豆、赤小豆等可助清濕熱。

吃豆類如扁豆、赤小豆等可助清濕熱

吃豆類如扁豆、赤小豆等可助清濕熱

祛濕食療 防疲累生病 老中青合用

張勇醫師續指,春季屬於陽氣開始生發的季節,人體亦應順應春天的氣候特點,多做戶外運動。

通過運動可使氣行舒暢,而且「動則生陽」,適量運動可保健體內的陽氣,使陽氣不斷健旺起來,以達到益氣排濕的效果。

調整飲食外,亦應同時調適生活習慣,因為此舉這有助改善春日昏睡,倦怠無力的情況。

此外,還可進食針對性的食療,幫助調理身體,促進成效,而不同年齡的調理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分別按各年齡層:兒童、成人及長者,適合飲用的茶療及湯水,包括:

祛濕防疲抗病茶療·湯水

祛濕防疲抗病兒童適用食療

兒童適用疏肝調理茶

材料:雞骨草5錢、枸杞子3錢、紅棗1粒。

製法:所有材料加水煎煮半小時後即可飲用,一周可飲1至2次。

功效:疏肝解鬱、健脾祛濕,尤其適合在春季情緒易煩燥、夜寐不寧的兒童。

兒童適用健脾祛濕湯

材料:北沙參5錢、山藥5錢、芡實5錢、生熟薏米各5錢、白扁豆5錢、赤小豆5錢、葛根5錢、土茯苓5錢。可另加豬腱半斤。

製法:所有材料洗淨、猪腱汆水,同放煲內,大火煮滚後再用細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

功效:健脾祛濕,可以消除疲勞,改善開胃,補益身體。症見嗜睡春困、精神不振、胃口差、不思食、有大便不盡感或大便不成形者最適合飲用。

成人適用祛濕提神茶。

成人適用祛濕提神茶。

成人適用祛濕提神茶

材料:熟薏米5錢、枸杞子3錢、去核紅棗2粒。

製法:薏米煮前先浸泡2小時,所有材料洗淨加水煎煮半小時後,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益氣健脾,升陽袪濕。經常精神不振、嗜睡春困金、手足冰冷的人士最適合飲用,尤其適合辦公室一族。

成人適用春季調理湯

材料:雞骨草5錢、山藥5錢、百合3錢、赤小豆5錢、生熟薏仁3錢、枸杞子3錢。可另加猪腱半斤。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豬腱汆水,同放煲內,大火煮滚後再用細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疏肝解鬱、健脾袪濕。春氣內應於肝,故健脾袪濕之餘,也需要疏肝解鬱。

中老年人適用益氣生津茶

材料:花旗參1錢、霍山石斛1錢、龍眼肉2錢、枸杞子1錢、陳皮1小塊。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以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益氣生津,升陽袪濕。中老年人的春季調理仍需以固本培元為主,益氣健脾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春季常見的外感疾病。

中老年人適用益氣健脾湯

材料:五指毛桃5錢、山藥5錢、芡實5錢、生熟薏米5錢、白扁豆5錢、蓮子5錢、葛根5錢。可另加豬腱半斤。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豬腱汆水,同放煲內,大火煮滚後再用細火煲2小時,调味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健脾祛濕,可以健脾補氣、消除疲勞、補益身體。

春天溫差大濕重易疲累生病, 中醫推介17款祛濕食物(附食療)。

春天溫差大濕重易疲累生病, 中醫推介17款祛濕食物(附食療)。

台灣30歲女子堅持多菜少肉且生活習慣良好,大腸卻每年長瘜肉,醫生揭原因係…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女子維持健康生活大腸卻持續長瘜肉

堅持健康飲食大腸卻不斷長瘜肉?台灣一名30歲女子生活習慣優良,每天多菜少肉,無吸煙喝酒習慣,體型正常,然而每年進行大腸鏡檢查時都會發現長有10至20顆瘜肉。

女子被診斷患有基因變異所致的「鋸齒狀腺瘤症候群」

台灣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葉秉威醫生經過進一步檢測後發現,該名女子因基因變異而患有「鋸齒狀腺瘤症候群」。他透露,該名女病患過去4年都接受了大腸鏡檢查,每年都會檢查出10至20顆瘜肉,隨後瘜肉有越切越小的趨勢,但仍無法杜絕生長。雖然女病患堅持飲食健康,但由於「鋸齒狀腺瘤症候群」是基因變異,因此才會不斷長出瘜肉。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鋸齒狀腺瘤症候群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

醫生指出,「鋸齒狀腺瘤症候群」的病患未來罹患大腸癌的概率介於25%至40%之間,幾乎每3名病患中就可能有1位發展為大腸癌。由於這種瘜肉常會被一層黏液覆蓋,導致在檢驗時極容易被誤認為殘留的糞便而被忽略。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醫生建議40歲以上病患定期進行大腸鏡篩查

醫生對此建議,所有相關病者40歲開始應定期進行大腸鏡篩查,並且針對發現的瘜肉立即進行切除,以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6個預防瘜肉增生的建議

針對「鋸齒狀腺瘤症候群」患者,葉醫生提供了6個預防瘜肉增生的建議

1.     減少攝取油炸食物

2.     少吃紅肉

3.     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

4.     保持適量運動

5.     避免體重過胖

6.     避免吸煙酗酒。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