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挑戰國安委決定才是「越權無效」

博客文章

挑戰國安委決定才是「越權無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挑戰國安委決定才是「越權無效」

2023年04月21日 18:50 最後更新:22:50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將於今年9月開審,黎智英的一方原本打算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為其辯護但被拒,黎智英日前向高院提出司法覆核,指稱香港國安委指Tim Owen代表黎智英會構成國安風險,建議入境處拒絕批出入境簽證,黎智英的一方認為有關決定「越權」,要求法院撤銷香港國安委的決定。

入境處處長區嘉宏向法庭遞交誓章,披露國安委於1月11日召開會議,建議拒絕Tim Owen參與黎智英案的入境簽證。區嘉宏在誓章中亦提到,他轉述香港國安委本應不可公開的決定,已獲得「特殊許可」。

這單司法覆核官司富爭議性。

一般的司法覆核有兩個相關的理據,一是越權無效(ultra vires),即政府機構作決定時,超越了她的權力範圍,所以其決定無效;二是違反自然公義(violation of natural justice),意指政府在作決定時,沒有給予足夠機會讓受影響的持份者作出申訴和辯解。

《港區國安法》第14條清楚指明「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不受司法覆核。」所以,法理上,香港法庭一經確認政府相關決定來自香港國安委,就應拒絕相關的司法覆核申請。

內地有評論指「香港的法院但凡受理黎智英的司法覆核申請,無論司法覆核的結果是支持還是駁回,都是越權的表現,都不符合《港區國安法》的原意。

另一個相反觀點是,人大常委會將《港區國安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就是容許香港以普通法的方式對《港區國安法》予以實施,這是一國兩制的延伸。

要解答這個問題,要從最基本的香港憲制地位出發。《港區國安法》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和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大所屬的人大常委會制定,是中央直接制訂的法律。而香港法院只是一個地方法院,無權限挑戰中央制定的法律。當然,《港區國安法》要在香港實施,要透過香港法院去執行。而香港普通法系和內地大陸法系最大的不同是,普通法系重視案例,由高院或以上法院判決的案例有約束力。透過案例的累積,可以豐富法律的具體內容。但是,容許《港區國安法》在香港現行的普通法系統內實施,並不等如容許香港的法庭挑戰中央制訂的《港區國安法》,包括:

一、特區法院不能對《港區國安法》作違反《基本法》的違憲審查,特區法院並無這種權力,若進行違憲審查本身就是越權。

二、特區法院不能質疑香港國安委的決定,因為香港國安委是中央直屬機構,特區法院無權挑戰中央機構的決定。

三、特區法院不應受理對香港國安委的決定的司法覆核,否則法院本身才是越權。

現實上,黎智英一方可能明知不會打贏官司,但仍想利用法庭作為宣揚其政治思想的舞台。鑑於《港區國安法》已明文規定港區國安委決定不受司法覆核,特區法院只能依法行事,一經確認是香港國安委的決定,就將相關的司法覆核申請「剔除」(stick out)。

一國兩制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制度,兩制要各守其分,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一國之下的地方政府,要認清自身的憲制地位。港人若自行其事,甚至要挑戰中央,本身就是越權無效的行為。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個民主大國,趕不走一個打瞌睡的總統

2024年07月04日 18:37 最後更新:18:58

一個小學生上堂打瞌睡,如果老師走過去把他拍醒時,他可以大條道理叫老師「咪搞」,因為他在練習做美國總統。

美國東部時間6月27日晚9時,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兩名總統候選人——民主黨現任總統拜登和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舉行首場電視辯論。這場辯論對拜登而言是一場災難,他不止答問題時結結巴巴,還在特朗普回答時打瞌睡,他的表現糟透了。

辯論過後,支持民主黨的東西兩岸精英,紛紛表示「夠了!」美國主流媒體,眾口一詞,呼籲拜登退選。

《紐約時報》6月28日在一篇言辭激烈的社論中,呼籲拜登「為了國家而退選」。這篇社論直言,拜登不是擊敗特朗普的最佳人選。《紐約時報》知名外交政策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寫到,他看到拜登在辯論的表現「看到哭」了,因為這是「記憶中最令人心碎的美國選舉時刻」。

《紐約客》週刊編輯大衛·雷姆尼克指拜登「越來越站不穩」,「不能再流利或有效地闡述自己的政策」。雷姆尼克寫道:「對他來說,繼續擔任民主黨候選人,繼續作為大選核心人物,不僅是一種自我欺騙,也是對國家的一種危害。」

美國中西岸最大的報紙《芝加哥論壇報》社論說,此次辯論一言以蔽之——「夠了」。讓拜登再當四年總統的想法是「荒謬的」。

其他報紙沒有那麼直接。《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的社論都說,總統應該認真考慮隱退,儘管兩家報紙都沒有直接要求總統退選。

拜登面對美國精英排山倒海的勸退聲音,他的反應很直接——堅持不退!

其後《紐約時報》有一個追踪報道,題為「如何挽回一場失敗的辯論?拜登團隊的瘋狂48小時」。報道指辯論結束後的48小時內,拜登展開了一場瘋狂的競選中的競選,以挽救他一夕之間岌岌可危的競選資格,這是一項持續數天的「損害控制」努力,旨在向焦慮的民主黨議員、代理人、活動人士和捐助者施壓,並懇求他們支持總統拜登繼續參選。

拜登的競選主席珍·奧馬利·狄龍私下與一系列重要人物通了電話,承認當晚拜登的辯論效果不好,但也力勸他們不要反應過度。

拜登在辯論後也在4個州瘋狂地參加了7場競選活動,力證自己有心有力,表明會繼續去馬。

之後就跑出一個民調,證明拜登仍是民主黨的「何伯遜的選擇」(Hobsons' choice),亦即是唯一的選擇。這個由路透社/益普索7月2日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即使拜登在辯論表垷如此之差,他參選支持度和特朗普是40%對40%有得鬥的局面。若換成其他民主黨人如副總統賀錦麗或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等,支持度都會輸給特朗普。

唯一能在民調中戰勝特朗普的民主黨人,只有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她是以50%對39%領先特朗普,但她已多次表示無意競選總統。

這個民調幫了拜登一個大忙,不知是否拜登團隊48小時瘋狂操作項目之一。民調讓民主黨精英跌入一個兩難抉擇,要麼讓拜登繼續選,要麼接受米歇爾。你看哈佛大學非裔、女性前校長蓋伊(Claudine Gay)上任不到半年,就被人借反猶風波推下台,就知道非裔、女性在美國主流社會的艱難處境。

一個民主大國,趕不走一個打瞌睡的總統。你覺得是人的問題,還是體制的問題? 相信現在掩著咀笑的,除了特朗普之外,就是普京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