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自由亞洲電台的前世今生

博客文章

自由亞洲電台的前世今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自由亞洲電台的前世今生

2024年06月24日 19:10 最後更新:19:32

香港入境處早前宣布,第一代智能身份證將於明年分批失效,呼籲未換證的港人盡快換證。但相關新聞就被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炒作為:希望用換證威嚇港人。

自由亞洲電台的報道指,特區政府的計劃是想近年移居海外的港人擔憂,逼使他們考慮是否需要專程回港換證。報道又引述一個所謂曾任入境事務助理、並已移居英國的「陳先生」,批評入境處的講法混淆視聽,指不換證罪行並非可逮捕罪行,只可以罰款,不是好像香港當局所說,如果回港後不換證,        有可能面臨罰款2.5萬港元及入獄兩年。

後來港府嚴厲譴責自由亞洲電台的報道,散播虛假資訊,事前未有向政府作任何查詢,作出失實報道,完全有違傳媒操守。特區政府重申,本次換證做法與以往的全民換證計劃一致,沒有威嚇成份,香港居民如因不在香港而未能在指定換證限期內換領新身份證,只要在返港後30日內補辦換證手續,即不屬違法。但如果有關人士,不遵照要求在回港後30日限期內換證,根據《人事登記規例》第19(4)條,最高可被罰款2.5萬元及監禁兩年。

自由亞洲電台的報道,將不同的條文及法律後果混為一談,誤導市民。入境處又指,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人的居留權,不會因其舊身份證失效而受影響,身份證失效之後,仍然可以使用有效的旅行證件如常進出香港。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亦質疑,早前自由亞洲電台關閉在香港的實體辦事處,現時就明白它為何要關閉辦事處,因為該電台屢次用虛假的消息,用煽動方式引起市民不信任政府。該電台撤離原因很簡單,就是有犯法意圖,留在香港會犯法,所以要離開,相信香港市民看得清楚,該電台「披媒體外衣」,其實想危害國家安全,相信市民不會受騙。

的而且確,自由亞洲電台早前撤離香港的時候,講到它好像一個普通的媒體,因為害怕《香港國安法》損害新聞自由,而需要撤離。但如果你了解自由亞洲電台的歷史,就會知道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

自由亞洲電台自稱為並非美國政府機構,而是非營利性新聞機構。但現在的自由亞洲電台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由美國國際媒體署資助的機構,根據美國《國際廣播法》,自由亞洲電台的目的是「推廣資訊與思想、推動實現美國外交政策目標」。由美國政府資助,目標是推廣美國的外交政策,而美國現時的外交政策是全面鎖定中國作為對手,所以自由亞洲電台的宣傳方針,已經明白不過了。

其實當你了解自由亞洲電台的歷史,就應該更加擔心,它徹底是冷戰的產物,是以推翻共產政權為己任。早於1951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創建了自由亞洲委員會,開播了名為自由亞洲電台的廣播電台。後來中情局意識到中國大陸很少有私人無線電收音機,自由亞洲電台的效果極微,結果便在1955年停播。

不過,蘇聯解體以及中國在1989年發生天安門事件後,美國政客重燃對推翻中國政權的興趣,當時提出立法建議,尋求成立一個由聯邦政府資助、仿效當年自由亞洲電台的電台。後來民主黨的克林頓在1992年參選美國總統期間,正式提出政策綱領,要求成立自由亞洲電台,並直指「中國有朝一日也會步蘇聯和東歐的後塵」。可以說現在的自由亞洲電台,成立目標清楚不過,就是想推翻中國政權。

到1994年1月27日,美國國會通過《國際廣播法》,由總統克林頓簽署撥款3000萬美元,正式成立自由亞洲電台。最後,新的自由亞洲電台在1996年3月正式開業,成為美國政府向亞洲網上滲透的喉舌,特別針對中國。自由亞洲電台實際運營新聞網及廣播電台,通過短波衛星及網絡,播出以包括粵語、維吾爾話、藏語等9種語言播報,其推動港獨、台獨、藏獨的傾向溢於言表。

順帶一提,1992年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向國會及總統提交成立相關電台及網站的時候,原來的名稱是叫做「自由中國電台」,後來美國政府考慮到「自由中國電台」的名稱對中國刺激太大,所以就稍作遮掩,改為「自由亞洲電台」,但它的本質未變。

當大家明白自由亞洲電台的前世今生之後,就知道它在今年3月初關閉香港辦事處,絕對是合理的自保之舉,因為從其一開始的成立目標,就是想推翻中國政權,從本質上已經是違反《香港國安法》,所以它並非一間新聞機構,而是美國政府的宣傳機器,它唱衰香港的身份證換領計劃,只不過是其日常業務一部分而已。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高息的壓力

2024年12月20日 20:44 最後更新:22:18

美國減息的前景放緩,對整個新興市場都有壓力。

12月19日,美國聯儲局宣佈減息0.25厘,將指標利率區間調低到4.25至4.5厘。減息符合市場預期,亦是聯儲局繼9月和11月之後連續第3次減息,今年全年累計減息幅度達到1厘。

不過減息決定公布之後,美股當日並無上升,美國3大指數持續下挫,美元向上,現貨金當時暴跌超過20美元。減息理論上會利淡美元、利好美股,但市場的反應剛剛相反,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明年減息預期降溫。據反映聯儲局委員未來利息預期的點陣圖顯示,明年聯儲局將減息兩次,每次0.25厘。這就和今年9月時的預期大幅降溫,當時預計明年會減息4次,這個現象被稱為所謂的「鷹派減息」,意即雖然減息,但現時聯儲局的態度已變得比較鷹派。

消息令美元保持強勢,人民幣匯率走低,離岸人民幣的匯率在聯儲局議息決定公布之後,一度跌至1美元兌7.3271元人民幣水平,刷新了去年11月以來的一年多新低位,隨後收復部分失地。不過港元的表現就相對堅挺,港元近日徘徊在1美元兌7.77港元的水平,較今年4月11日的低位7.84, 仍然有相當距離,顯示有相當多資金留在香港。

港元和人民幣最大的不同是,港元的匯價和利率基本上貼近美元,所以資金留在香港可以收高息,而內地的利息走低和美息的差距較大,所以對人民幣有壓力。固然內地有外匯管制,資金不能自由流出,情況已經很好多,所以人民幣匯價不會完全反映中美兩地的息差。

美元和美息這樣向上,會產生幾個效果。

第一,對新興市場有壓力。美元美息上升令到資金持續回流美國,資金從新興市場流走,會加劇全球美元的流動性緊缺風險。聯儲局維持高利率的時間越長,對新興市場的衝擊就越大,發生黑天鵝事件的機會就越高。

第二,利率關稅雙重風險。即使美國來年再減息0.5厘,美國的指標利率仍會維持在3.75至4厘的高位。這樣就令港息難以大幅下降,對本地經濟和投資市場造成壓力。另外,特朗普已聲言一上台就會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這就會對香港帶來雙重壓力。

第三,人民幣有貶值空間。過去中央為了維持人民幣匯價穩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當人民幣跌至1美元兌7.3元左右的水平,阿爺就會透過各種工具干預。 不過最近有消息傳出,內地將考慮讓人民幣貶值較多,來抵消一部分關稅的影響。據路透社引述消息透露,人民銀行正考慮容許人民幣匯價可以跌至1美元兌7.5人民幣的水平,即較原來7.3的水平再有3%的貶值空間。換言之,港元對人民幣的匯價將會更強,這會對北上消費有利,對旅客來港消費有壓抑的作用。

第四,整體衝擊有限。雖然香港和內地經濟面臨宏觀的負面因素,但亦不用過分擔心。美國銀行最近做了一個情景預測,假設明年由第2季起美國中國入口產品關稅,由現在平均20%左右,增加10%至到30%,再於後年、即2026年首季再進一步調高關稅10%,令對中國入口產品平均關稅升至40%,而美國對其他地方的關稅亦由現時約4%水平升至8%,但美銀仍然估計,中國的出口可望保持合理增長。加上中央推動振興經濟措施,會在明年下半年顯現,估計明年經濟增長仍可達到有4.5%。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漸趨穩定,叠加政策支持,到2026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維持在4.5%。

換言之,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有限。中國經濟保持合理增長,對香港經濟就有重大的支撐。總的來說,未來都是風高浪急的一年,香港亦要全力拼經濟,做好各種應變準備。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