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會推兩項創科教育計劃 為教育局課程單元訂下基礎

社會事

馬會推兩項創科教育計劃 為教育局課程單元訂下基礎
社會事

社會事

馬會推兩項創科教育計劃 為教育局課程單元訂下基礎

2023年05月30日 19:51 最後更新:19:51

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推行兩項旨在促進中小學校創新和科技的計劃,其内容成為教育局發展兩項創新科技教育課程單元的基礎。這兩項計劃包括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以及支持的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 目的是提升高小以至初中生在創新科技的知識,透過推動中小學 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裝備學生 21 世紀所需的能力,提升青年的數碼能力。

「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教育 — 主流化暨嘉許典禮」於今天(5 月 30 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和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右)和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左)為「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教育 — 主流化暨嘉許典禮」主禮。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右)和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左)為「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教育 — 主流化暨嘉許典禮」主禮。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表示,馬會多年來策劃及支持多項計劃,培育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兒童及青年,及早掌握必需的專業技能,以應對急速轉變的數碼經濟時代。馬會樂見其中兩項計劃的教材獲教育局認同,將創科技能、科技知識和數碼素養帶給每位中小學生。馬會將繼續支援下一代成長及發展,為培育未來的人才,出一分力。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於「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教育 — 主流化暨嘉許典禮」上致辭。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於「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教育 — 主流化暨嘉許典禮」上致辭。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致辭時特別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支持,感謝基金與教育局通力協作,整理及總結學校從這兩個計劃積累的經驗,提煉及發展成為兩套創新科技教材 ─ 「高小增潤編程教育課程單元」和「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課程單元快將發佈,並推廣至全港公帑資助學校採用,以協助教師把創科元素更有系統地融入學校課程,期望學校能夠在高小推行增潤編程教育和在初中課程加入人工智能學習,以從小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和創新科技的興趣和能力,貫徹教育局於中小學大力推動 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普及創新科技學習。蔡若蓮亦感謝參與計劃的所有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積極參與,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創科學習體驗,協力推動創科教育。

人才是促進創新及科技發展的關鍵要素,所以創新能力要從小培養。馬會運用具前瞻性的創新方法,為社會帶來更多效益,透過支持創新服務模式、科技應用,以至支援社區創新能力的發展等,實踐這個理念。馬會支持的創科教育計劃全面涵蓋中小學生,透過提供教學資源套、教師支援和培訓,以及校際編程及人工智能比賽和暑期訓練營等公眾教育活動,提升新一代對數理邏輯思維和科學的認知,從而強化研究能力。其中包括:

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 — 於2019年啟動,目標是豐富初中生的人工智能知識, 激發其創造力,加強他們對人工智能倫理的理解,並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社會公益。計劃推行至今已惠及超過 10,000 名學生。

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 — 於2016年展開,旨在推動高小生在數碼時代的解難能力與創造力,令他們能成為科技的創造者。計劃開展至今,已培訓超過 1,200 名教師,支援全 港小學接觸運算思維教育,並惠及超過 80,000 名學生。計劃亦奪得三項國際殊榮,包括 2021QS 全球教學創新大獎中工程及科技組別奪銀獎和學與教組別銅獎,以及國際科技教育協會所頒發的國際標準認證,足證計劃成效卓著。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右三)、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左三)、 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及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夥伴代表:教大校長張仁良教 授(右二)、中大副校長(校友關係及拓展)陳德章教授(左二)、城大副校長(發展 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右一)及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執行董事冼超舜博士 (左一)。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右三)、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左三)、 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及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夥伴代表:教大校長張仁良教 授(右二)、中大副校長(校友關係及拓展)陳德章教授(左二)、城大副校長(發展 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右一)及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執行董事冼超舜博士 (左一)。

往下看更多文章

巴黎殘奧|馬會應家柏﹕港將展現「我做得到」精神 成就不輸奧運奬牌得主

2024年09月06日 15:51 最後更新:15:53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表示,中國香港巴黎殘奧會運動員,抱著頑強決心及無比鬥志投入競賽,充分展現香港著名的「我做得到」精神,成就不輸奧運奬牌得主江旻憓、張家朗及何詩蓓。

應家柏表示,中國香港一眾優秀運動員繼續在巴黎2024殘疾人奧運會賽場上交出好表現,當中硬地滾球隊再次以優異成績為港爭光。

謝德樺與何宛淇在硬地滾球混合雙人BC3級奪冠,為港隊增添本屆賽事第三金。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謝德樺與何宛淇在硬地滾球混合雙人BC3級奪冠,為港隊增添本屆賽事第三金。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應家柏稱,何宛淇贏得她在今屆殘疾人奧運會的第二面金牌,她與拍檔謝德樺出戰硬地滾球BC3級混合雙人賽決賽,結果以5比3擊敗南韓組合鄭豪源與姜善熙,勇奪金牌。此外,張沅夥拍梁育榮角逐硬地滾球BC4級混合雙人賽決賽,最終在力拼下以1比6不敵由妮迪及艾迪臣的哥倫比亞組合,為中國香港增添銀牌進賬。

港隊代表何宛淇奪得金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港隊代表何宛淇奪得金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應家柏在網誌中表示,何宛淇於較早時的個人賽中已奪得一面金牌,至目前為止是今屆殘疾人奧運會成績最佳的中國香港運動員。累計港隊在巴黎殘奧會的總獎牌數目已達3金4銀1銅,成績卓越,獎牌數目更在殘奧硬地滾球項目中名列前茅。

梁育榮與張沅為港增添一面銀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圖片

梁育榮與張沅為港增添一面銀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圖片

應家柏認為何宛淇能取得此超卓成就,心態可說是箇中關鍵。為準備今次第三度出戰殘疾人奧運會,她放下了2021年未能在東京殘奧會未能摘金的失望,更加積極努力,不惜犧牲與家庭及朋友相處的時間,努力最終獲得回報。

吳卓恩超越蘇樺偉成港隊史上最年輕殘奧獎牌得主。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吳卓恩超越蘇樺偉成港隊史上最年輕殘奧獎牌得主。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應家柏說謝德樺的備戰方針也大同小異,而二人憑不懈努力迎來了金牌。他們在開局階段表現出色,對最終在決賽撃敗南韓組合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張沅與梁育榮的組合在賽事中同樣表現優異。首次參加殘奧會的張沅夥拍第六次亮相殘奧會的梁育榮,在拿下銀牌以外也賺取了寶貴經驗。在這兩面獎牌之前,港隊的龍子健已在硬地滾球BC1級決賽中以4比1擊敗對手奪得金牌。

陳浩源羽毛球男單取得銀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陳浩源羽毛球男單取得銀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應家柏續指,其他港隊成員的成績也不遜色,包括張沅在硬地滾球女子個人賽BC4級決賽中獲得銀牌、陳浩源在羽毛球男單WH2級決賽中獲得銀牌、陳睿琳在女子S14級100米蝶泳決賽奪得銀牌,以及年輕泳手吳卓恩在女子SB6級100米蛙泳決賽取得銅牌。他特別提到,羽毛球男子SH6級單打取得第四名的朱文佳,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朱文佳。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官網圖片

朱文佳。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官網圖片

應家柏說,港隊運動員抱著頑強的決心及無比的鬥志投入競賽,充分展現了香港著名的「我做得到」精神,成就不輸上月在巴黎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的江旻憓、張家朗及何詩蓓。

馬會一直大力支持香港運動員,很高興能透過「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計劃」)發放合共獲得1200萬港元獎金,鼓勵一眾成績優異的殘奧會健兒。何宛淇因個人奪金而將獲得150萬港元,還會與謝德樺分享團體賽奪金的另外300萬港元獎金。

港隊代表何宛淇擊敗澳洲的李臣,奪得金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港隊代表何宛淇擊敗澳洲的李臣,奪得金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應家柏謂,這些獎金是對運動員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的肯定。馬會透過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致力鼓勵所有人參與體育運動,不論是作為觀眾還是積極的參與者,甚或兩者皆是。我們的殘奧會和奧運會運動員,展現力求取勝的精神,我們均可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發。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另外,應家柏說,儘管面臨經濟挑戰,馬會仍然堅定不移地全力貢獻社會,在2023/24財政年度,馬會創歷史新高回饋社會401億港元,當中包括同創新高、總額達299億港元的博彩稅、利得稅和獎券基金撥款,以及刷新紀錄的102億港元已審批慈善捐款。

香港賽馬會。資料圖片

香港賽馬會。資料圖片

應家柏稱,這個業績再次展現馬會的強大韌性,經歷過疫情帶來的種種挑戰後,現時還要應對極度困難的宏觀經濟環境,以及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包括尋求網上新體驗及外遊消費。即使如此,馬會依然能夠提供卓越的賽馬娛樂體驗,並給予社會強而有力的支持。

何宛淇(左)奪得金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何宛淇(左)奪得金牌。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提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