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駿步人生》何宛淇李榮傑: 0.5+0.5等於1

社會事

《駿步人生》何宛淇李榮傑: 0.5+0.5等於1
社會事

社會事

《駿步人生》何宛淇李榮傑: 0.5+0.5等於1

2025年02月13日 12:27 最後更新:12:27

最新一期的馬會刊物《駿步人生》現已出版,今期封面人物是巴黎殘奥硬地滾球金牌得主何宛淇和她的教練兼丈夫李榮傑。何宛淇罹患先天脊髓肌肉萎縮症,病痛令她曾想過放棄生命,但為了報答家人的愛,決定好好活下去。而遇上教練李榮傑(Jet)更是她的人生轉捩點。兩人合作無間,「左何右李」,取長補短,一起奮鬥,在巴黎殘奧硬地滾球個人及混雙賽,連奪兩面金牌;何更打算運用「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獎金,幫助年輕人作多元發展。

曾想放棄生命 因母親之愛重拾鬥志

由於罹患先天脊髓肌肉萎縮症,何宛淇自細就頻頻出入醫院,長期躺臥病床上,令她失去生存的鬥志,但家人對她的愛從未動搖,媽媽對她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知道他們不是要我名成利就,只要做一個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小朋友。」何於是重拾鬥志,一如其他小孩一樣唸書、參加考試,直到中學時遇上硬地滾球,自此展開另一個人生。

16歲她首次代表香港出戰青少年亞殘運即贏得雙金。然而,在她慶幸能夠找到人生價值和夢想之際,病情轉變,令其肌肉萎縮愈趨嚴重,手部肌肉連發球動作也做不來,被迫轉至BC3組別,需要利用管道發球,比賽時且由一名助手協助使用管道。

遇上生命中的他 開啓人生另一頁

就在轉組別重新開始之際,教練李榮傑(Jet)出現在她的生命中。Jet畢業時原打算任教主流學校,但同時想汲取更多元的教學經驗,便到特殊學校就職。後來他到硬地滾球隊當義工,自此成為何宛淇球場上的拍檔。

現年36歲的Jet回想兩人由「白紙一張」到殘奧雙金之路,直言要堅持下去絕不容易。他們在2016年首征里約殘奧取得第5名,2020東京奧運成為奪牌希望卻最終與獎牌擦身而過。「那一刻是十分失望、十分失落,甚至有想過放棄硬地滾球,做回自己原本的工作。」其後的三年,他們堅持不斷訓練,結果何在2024年巴黎殘奧硬地滾球個人及混雙奪金,給了兩人努力最大的肯定,背後更是何的成長紀綠!

獲馬會支持回饋社會 冀幫助同路人發光發熱

何宛淇在巴黎殘奧奪金後,獲得「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共300萬港元獎金。她計劃以獎金設立「何宛淇獎學金」,幫助年輕人作多元發展,讓年輕人和同路人也活出自我價值。她曾在講座上接觸年輕人,有感他們在成長路上或會感到迷惘,「但我覺得千萬不要失去希望,希望大家無論這一刻覺得人生多灰暗、無助也好,都不要害怕,多嘗試不同的事,慢慢就會發掘到興趣和目標。」

Jet期望基金能讓年輕人提升抗逆力和情緒智商(EQ),「透過一些活動發展潛能,建立正面價值觀。」除了幫助年輕人,宛淇也希望幫助同路人,「身體上有困難都好,也可以做自己熱愛的事,亦可以發光發亮。」

兩人是0.5+0.5等於1

兩人在2024年初成婚。夫妻相處之道,是從「嗌交」中修煉而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我們在訓練上有不同的意見,最重要是解決和組合意見後,把事情做好。」她指正因兩人目標清晰亦很一致,吵架換來的往往是帶着正面意義的反省,得以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

Jet在宛淇生命中扮演多重身分和角色,他笑言最喜愛的還是當「丈夫」。「我們條界線分得很清楚,回家就不再講球場的事。」「經過多年的爭拗、發大家的脾氣,但這幾樣東西加起來,才令puzzle(拼圖)拼得更好。」宛淇笑言兩人仍算新婚,惟認同溝通最為重要,「不要收收埋埋,收收埋埋就會成為一個炸彈。」

除了媽媽,何宛淇每次奪獎總會感謝身旁的Jet一直相伴,「我很多謝他多年來的陪伴,一起成長、一起追我們的夢想和目標,不然我是不可能一個人做到的。」她指:「我常常都說,我們不是1+1等於2,而是0.5+0.5等於1。」

見證「賽馬會體育館」落成

而在他們逐夢的路上,見證了香港體育學院的「賽馬會體育館」於2015年落成,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1億300萬港元協助改建,這個固定場地,令他們得以更有效率地訓練。

宛淇笑希望用自身故事鼓勵他人,甚至回饋社會,實踐傷健共融。「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得到,任何人、任何膚色都包容,大家成為朋友,一齊食飯、睇戲、旅行。」

由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陝西秦漢文明展」,將於星期三(4月16日)起至7月7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超過130件(套)珍貴文物,讓參觀者一睹秦漢時期的蓬勃發展和獨特文化。是次展覽也是慶祝馬會成立140週年的活動之一。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展覽開幕禮星期二(4 月 15 日)舉行, 出席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左三)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右三)、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二)、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右一),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左一)主持「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開幕典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左三)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右三)、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二)、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右一),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左一)主持「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開幕典禮。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表示:「馬會多年來通過『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積極支持康文署舉辦高質量展覽,不僅為香港注入更多文化活力,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來港體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展覽活動,豐富他們的藝術文化之旅。通過各類型的文化藝術活動,我們期望進一步宏揚優秀的中華文化,並助力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

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於開幕典禮上致辭。

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於開幕典禮上致辭。

這次展覽是繼「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後,香港歷史博物館和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協作的「中國通史系列」第二章。展覽精心挑選的珍貴文物,包括秦始皇帝兵馬俑、漢景帝的地下兵團及牲畜群像、車馬器具、建築構件等,以多角度呈現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流的發展,呈現統一王朝生機勃勃,氣象一新的歷史情韻。此外,展覽亦展出逾二十套在香港出土的文物,闡述香港在秦漢時期的歷史發展,讓大家更深入了解中原王朝與香港的關係。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展覽除了展出珍貴的歷史文物,還輔以多媒體項目,讓參觀者可以深入探索兵馬俑的服飾和造型,了解秦漢時期的文字及建築材料,解讀嶺南越族的船紋設計和感受度量衡的趣味。教育互動區則透過趣味展示、動畫及互動遊戲,生動地介紹秦漢時期嶺南的文化和發展。此外,展覽還將推出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讓公眾更全面地認識展覽的核心內容。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自 2012 年起,馬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籌劃「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為香港帶來世界級展覽,讓市民欣賞來自不同地區、時代和文化的珍品。系列同時為展覽增設教育外展活動,讓公眾可以認識更多相關的歷史文化。近期舉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展覽,還包括「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及現正在香港藝術館舉行的「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