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七個月,選情急劇變化。
據「TVBS民調中心」6月18日公佈最新民調顯示,民眾黨候選人、前台北市市長柯文哲的支持度升至33%,由上次調查的第三位,一躍成為第一位。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支持度則落後柯文哲3個百份點,排在第二位。而國民黨候選人、新北市市長侯友宜的支持度只有23%,居於末位;沒有意見的受訪者有14%。
侯友宜於5月17日獲國民黨徵召參選,TVBS於5月19日的上一個民調顯示,侯友宜的支持度達到30%,排在首位,賴清德的支持度為27%,排第二位,而柯文哲當時的支持度只有23%,排第三末位,當時有20%的受訪者沒有意見。
兩個民調的時間相距一個月,出現了幾個變化。1. 有6個百份點的原本無意見的受訪者作出了選擇;2. 柯文哲的支持度大升10個百份點,成為大贏家;3. 賴清德的支持度亦增加了3個百份點,繼續做老二;4. 侯友宜的支持度則大跌了7個百份點,屈居第三。雖然現時距離大選還有一段時間,台灣民意如些搖擺不定,未來選情仍可能會有變化,但這兩個民調也顯示了台灣民情的走向。
第一, 厭舊求新。無論是嚴重老化的國民黨,或者是長期執政的民進黨,台灣民眾對這兩個黨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意見。現時,全球的選舉政治都出現民粹化傾向,而民粹的一個特質是排斥現有的主流政黨,民眾認為無論是選甲黨或者選乙黨,結果都是一樣,自己都不會是受益者,因此傾向選一些新人或新黨入局。就台灣的選舉而言,這個大形勢對柯文哲有利,他所屬的民眾黨是新政黨,從未執政,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政治包袱,正中選民求變心態。另外,柯文哲的選舉策略也有一定的投機性,例如他近期忽然提到自己若能當選,將優先發展網軍,癱瘓大陸的高鐵、ATM(提款機)等系統。這都會令到一些綠營的選民,因柯文哲的一些忽然激進言論而投向他。
第二,年青人左右大局。細看三個候選人的支持度,就會發現柯文哲在20歲至29歲的受訪人群的支持度大幅增加了15個百份點至58%,遠遠高過賴清德的17%和侯友宜的12%;而在30歲至39歲的受訪者的支持度更上升近20個百份點至55%,而賴清德維持28%,侯友宜減少了7個百份點至12%。柯文哲通吃年青族群。
第三,侯友宜競逐乏力。如果說台灣地區的選情仍有變化,恐怕國民黨侯友宜仍然最沒有希望勝出,因為民進黨向來擅打選戰,懂得利用各種選舉工程來狙擊對手,柯文哲勝在有新鮮感,若現時的形勢繼續對他有利。侯友宜兩者皆缺,他過去的高民望,靠的是採取一個態度親善的模糊策略,他連「九二共識」想迴避。在選舉初段,靠模糊策略兩面討好的候選人會有一定民望,但當選舉進入直路打硬仗時,就容易變成兩面不討好。這種候選人只是「銀樣蠟槍頭」,用現代的講法是「唔打得」。
第四,務實真有市場。如果說賴清德是清晰的「獨派」,侯友宜是「糢糊的統派」的話,柯文哲就是明顯的「務實派」,主張兩岸溝通、經貿合作、不統不獨。民進黨執政8年,持續走台獨路線,在這種路線的激發之下,大陸武統台灣的機會亦急劇上升。對那些要服兵役、開戰就要上前線的台灣年青人而言,心中其實害怕,這也是民進黨流失了年青選民的主因。
可以預見,台灣地區明年大選,將會是柯文哲和賴清德之爭。
另外,台灣的選舉對香港也有影響,如果民進黨在選舉期間穩坐釣魚船,就沒有需要搞亂香港來提升民望。反之,如果民進黨的選情不濟,搞亂香港煽動抗中情緒的動機就會增加。當中風險,不可不防。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