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鄰盜斧」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戰國時列禦寇所著的《列子・說符》,當中有言:「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覆見其鄰人之子,行動、顏色、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也。」
網上圖片
相傳有這麼一個人,因為自已丟了斧子,整天便懷疑人家是不是偷了自已斧子。起初,他懷疑是被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便暗暗地觀察那人的一舉一動。看那人走路的樣子,鬼鬼崇崇、弓腰曲背的,一看就是個偷斧子的;再看那人的臉色表情,懦懦怯怯、不成大事,也像是個偷斧子的;最後聽他的言談話語,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的,這不就是個偷斧子的嗎!他仔細想了想,這人的行為舉止,還是著裝談吐,無一不在證明他就是偷他斧子的罪人。這倒如好好想想,如何折穿他的廬山真面目。
網上圖片
只是沒等他作出行動,他就在自家倉庫的谷堆中找到他的斧子。找到斧子後的他全然忘了當初自己是如何猜度自己鄰居的兒子,甚至在跟鄰居閒聊時還誇人家兒子一表人材呢!
網上圖片
後世便根據這則故事引申出「疑鄰盜斧」這個成語,意思是人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他人胡亂猜疑。當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因此,主觀成見,就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
「間不容髮」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枚乘所寫的《上書諫吳王》,當中有言:「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
劉邦建立漢王朝後,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決定到底要採用怎樣的治國制度。採用封建制的周朝雖國祚長久,但國勢衰弱;採用郡縣制的秦朝雖國勢強大,但在趙高亂朝後,秦朝便因無人屏藩王室而迅速滅亡。因此劉邦想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法,那就是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也是後來所說的「郡國制」。
春秋時期霸主的出現也正是周天子難以號召天下的證明。(網上圖片)
然而後來漢高祖為了防止大權旁落而大肆分封同姓族人,以致於出現諸侯勢大的情況。因為當時很多諸侯都恃着自己地方勢力強大而漠視中央命令,所以文、景帝兩帝都開始着手削藩之事。
在眾諸侯國當中,最為叛逆的莫過於吳國。統治者吳王劉濞為人極為剽悍勇猛,更是對殺死自己兒子的劉啟(即後來漢景帝)懷恨在心。在痛失愛子之時,劉濞便發誓要為子報仇。因此面對朝廷削藩的動作,他只好加快自己的謀反計劃。他不僅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甚至一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只為了進一步擴張割據勢力。劉啟即位後自然知道劉濞並不會就此罷休,所以也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影視劇中的漢吳國太子劉賢。當時劉賢入宮朝見,並與皇太子劉啟喝酒後發生爭執。神智不消的劉啟二話不說就抄起一個棋盤,並砸向劉賢的頭顱,劉賢當場死亡。劉賢死後,漢文帝命人將其屍體送回吳國埋葬,怒不可遏的吳王劉濞把屍體送回首都長安,以羞辱朝廷。(網上圖片)
御史大夫晁錯能言善辯,才能傑出,所以深得劉啟的欣賞。見劉啟因吳國一事而急得焦頭爛額時,他便毫不猶豫提出加強中央集權的削藩政策。隨着三十多個命令規章的推動,劉濞也日漸感受到中央皇室對自己的打壓。儘管明白到自己的領土早晚也會被削減,但他還是想放手一搏,於是便聯絡其他的幾個諸侯準備起兵反抗。
知道劉濞打算造反時,侍從枚乘便馬上進言道:「請大王三思!現在的情況就好比頭上懸有千鈞重物,而腳下卻是萬丈深淵,再愚笨的人也知道情況非常緊急。一旦做錯了選擇,那麼就像驚馬落崖、緊弦斷裂一樣,難以回頭。儘管現在形勢危急得容不下一根頭髮,但只要現大王您回心轉意,一切都還來得及補救!」
七國之亂(網上圖片)
可是劉濞沒有採納枚乘的建議,仍然決定謀反。於是在公元前159年,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等七國的諸侯王便同時起來造反,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只是如枚乘所言般,叛軍很快被漢軍擊敗。吳王劉濞死於丹徒,而其後人則是下落不明。就此,昔日輝煌一時的吳王家族也就此在歷史上失去了痕跡。
後人據枚乘的話提煉出「間不容髮」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髮;即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