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人KISS早有記載 接吻非「西風東漸」產物

歷史長河

古人KISS早有記載  接吻非「西風東漸」產物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人KISS早有記載 接吻非「西風東漸」產物

2024年07月26日 10:00

接吻被認為是表達愛意最直接的行為之一,但人類學家普遍認為,這種行為其實是後天習得的。加拿大人類學家馬塞爾·達內西(Marcel Danesi)在其著作《吻的歷史》中指出,直到19世紀西方世界的性革命出現後,作為自由戀愛象征的吻,才乘著流行文化的東風傳播到世界各地,形塑現代人對浪漫愛情的認知。在中國,一種長期流行的觀點認為,接吻是一種「西方舶來品」。甚至在1990年,《工人日報》還在告誡讀者:由西方引進中國的接吻習俗是「粗野行為」。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那麼,古代中國人是否接吻呢?獨立學者胡文輝在他的著作《接吻的中國史》中對此進行了一番探討。他在刻石、繪畫、詩詞、小說等方面尋找例證,並得出結論:古代中國人和日本人並非毫無接吻的概念,只不過吻長期被認為是性愛的一部分,難登大雅之堂。而西方經歷了從宗教時代到世俗時代的變遷,吻最終定型為戀愛之吻,被納入了日常生活的範圍,成為了一種公開、健康甚至可炫耀的行為。隨著西風東漸,西方人的這一觀念影響到了東亞地區,接吻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

從《易經》咸卦到明清小說:古代中國人的接吻

胡文輝認為,先秦以前的文獻中唯有一條或許與接吻有關,那就是《易經》咸卦的爻辭。胡文輝對「咸」提出了一個新解,他認為,「咸,感也」的訓解應該從通假角度理解,關於「感」的含義,《詩經·召南·野有死麕》中有一用例: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這句詩意思是:慢慢脫我的衣裙,別碰我的腰帶,別讓狗叫起來。這裡的「感」通「撼」,為動、碰或弄之類的意思。胡文輝認為,《詩經》裡的這個「感」可以用來解釋《易經》的「咸」,這樣咸卦爻辭的字面意思就變成了性愛中的一系列動作,而「咸其輔頰舌」指的就是接吻。

漢畫像石「秘戲圖」(網上圖片)

漢畫像石「秘戲圖」(網上圖片)

這只是一種推測,要確認古代中國人是否接吻需要依靠考古資料。胡文輝從漢代畫像石中找到了不少證據。其中一個特別有趣的例子援引自武利華在《漢畫像石「秘戲圖」研究》中的發現。該發現是徐州出土、現藏於徐州漢代畫像石館的一塊漢墓畫像石,刻畫了這樣一個場景:兩個人並肩依靠,人臉正面向外,但為了表現兩人接吻,他們的唇部或舌頭被畫在了臉側。這一創作手法完全違反透視規則,讓人不免聯想起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畫作。

此類造型的畫像石長期被學者歸為表示性愛的「秘戲圖」,與房中術相連,歷代房中術的記載中也確有接吻的描述。在《素女經》《玄女經》《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洞玄子》等書中,都有「嗚口嗍舌」等描述親吻的詞語出現。根據房中術著述和畫像石對接吻的描繪,胡文輝得出了兩個結論:第一,在古代中國,接吻的確存在,但它是性行為的一部分,只限於在私密狀態下進行;第二,古代中國人之所以重視親吻,經常是為了采陰補氣,以達到養生的效果。

至明清時期,一些通俗小說也對接吻多有描述。事實上,「接吻」一詞正是從明清小說中出現的,而非一些學者所認為的,由英語意譯或通過日語引入國內。舉例如下:《聊齋志異·鬼津》「便與接唇」、《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接唇」、《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接唇狎戲」、《聊齋志異·姣娜》「又接吻而呵之」、《聊齋志異·蕭七》「近接其吻」「吻已接矣」。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除此之外,明清白話小說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做個呂字」——用作接吻的委婉語。錢鐘書在論文《一節歷史掌故、一個宗教寓言、一篇小說》中提到一句:「……正是《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和明清白話小說裡所謂『做個呂字』。」所謂「做個呂字」,取「呂」的字形,暗示口口相對親吻。胡文輝通過電子檢索,在明清小說中搜到了不下十例「做個呂字」的說法。

西風東漸:接吻如何成為浪漫愛的象征

在胡文輝看來,雖然不能說中國人在接觸西方文化之前對接吻一無所知,但如今流行的接吻觀念的確有其西方基督教的特殊背景。《舊約·雅歌》中雲:「願他用口與我親嘴,因你的愛情比酒甜美。」鑒於《聖經》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聖經》中既有接吻的相關描寫,接吻也因之有了一重信仰的外衣,有了神授的「合法性」。在基督教的信仰制度中,接吻成為了一種神聖化、禮儀化的公眾行為,比如婚禮上親吻新娘的習俗。

而隨著封建時代、教會時代的崩解,西方社會進入近代,接吻的禮儀意味逐漸淡化,戀愛意味逐漸增加,禮儀之吻完全過渡到了戀愛之吻。與此同時,由宗教背景造成的公開接吻習俗一直延續下來,於是,在西方社會,接吻一直是一種可以公開示人的行為,帶有單純性和公開性。

晚清以來,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在「數千年未見之變局」中接觸到西方文化。一些走出國門的晚清人注意到了西方人會在公共場合親吻的「怪事」。張德彝(1847-1918)在1871年(同治十年)游歷法國時就觀察到:

「見樓下經過一車,內坐一男一女。正馳騁間,女扶男腿,男捧女腮,大笑親吻,殊向(欠?)雅相,亦風俗使然也。」(《西學東漸記·游美洲日記·隨使法國記·蘇格蘭游學指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到了1930年代,即使是沒有走出國門的國人也不難通過間接介紹了解西方人的親吻習俗。《北洋畫報》於1936年刊登署名左右的作品《時事雜詠·接吻節》,在該詩序言中,作者介紹了羅馬尼亞和美國民間的接吻節風俗,並在三首詩中抒發感想。最後一首詩的最後一句為「莫是聊齋老居士,醉心歐化已多時」,在社會與文化轉型期出現的某種微妙文化心理昭然若揭。

1949年後,接吻被貶斥為西方「文化侵略」,一種「資產階級生活情調」,在公共生活中近乎絕跡,而它的歸來也被認為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之一。黃祖模導演的《廬山戀》(1980)被認為是中國當代的第一部吻戲,上映後引起了全國轟動。根據胡文輝的考證,滕文驥、吳天明合作導演的《生活的顫音》(1979)其實才是第一次出現吻戲的作品,但它的影響力遠不及《廬山戀》。但在這兩部電影中,親吻都只是蜻蜓點水的、「做個呂字」式的親吻。有傳聞說,《生活的顫音》男女主角在拍攝吻戲時都在嘴唇上貼了透明薄膜。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姜七夜聽哭泣「見怪不怪」 臨死口吐豬叫聲

2024年12月20日 20:00

「見怪不怪」這個成語是出自於宋代洪邁所寫的《夷堅三志己》,當中有言:「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姜七的旅店主。因為他的旅店位於城鎮中央,所以生意十分興隆。他不僅會接待客商,有時也會幫忙代銷貨物,所以生活過得滋潤無比。

一年春天,怪事卻發生在姜七的旅店中。每到子時,姜七便會聽見後院傳來隱隱約約的哭泣聲。那哭聲低沉悲涼,在深夜中顯得尤為嚇人。姜七想知道哭聲的來源,便提燈查看,可是到了後院卻又是一無所見。久而久之,姜七也就習慣了在午夜出現的悲鳴,甚至在泣涕中他也能安然入睡。

有天,有五個客商到旅店借住。聽到奇怪淒清的哭聲後,五個客商都嚇得從床上滾落。五人起來後,便決定一同到後院查探一番。一開始他們在後院發現不了甚麼蛛絲馬跡,但突然其中一人抬起了手,指着後院附近的豬圈說:「哭聲是從那個豬圈中傳來的!」眾人聽後,便邁着不安的腳步到豬圈裡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走到那一看,發現是一隻老母豬在哭泣。其中一人不明所以,便搔着頭自言自顧地說:「好奇怪啊!這畜生為何要在半夜作怪?」沒想到,那老母豬居然口出人言回答道:「你們有所不知,我本來是姜七的祖母啊!我生前以養豬為業。短短一年內,我就賣了數百頭豬,並靠此撐起了家業。可是因果輪回啊!我死後也因此受到懲罰,並投生為豬,如今真是懊悔至極!」

眾人安慰牠一番後,第二天一早就把此事告訴了姜七,並勸他好生照料那頭老母豬。然而,姜七卻不以為然的說:「你們怎麼會相信畜生所說的話呢?早在兩個月前,我就覺察到這件怪事了,可是我都沒多管,是因為我知道只要對怪事保持鎮靜,那麼怪事便會不攻自破。你們甭再大驚小怪了!就算牠是我祖母投生的,我也不會管的!」

話雖如此,其中一個客商還是再次勸他好生奉養老母豬,以免後悔莫及。姜七一聽,心裡就不痛快了。最後兩人大吵了一架,且不歡而散。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曾想到的是,過了兩天姜七突然生病了。他想:肯定又是那頭老母豬在作怪。於是,他馬上就叫來了一個屠夫,並讓他把那天天在哭的母豬給宰了。不料,姜七的病沒有因母豬的死而好轉,反而病情因此加劇。姜七臨死前的一刻,也發出了殺豬般的叫聲。

後人據此提煉出「見怪不怪」的成語,意思是指看到怪異現象不要大驚小怪,要保持冷靜。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