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 宋玉巧用「曲高和寡」為自己辯護

史空穿梭

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 宋玉巧用「曲高和寡」為自己辯護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 宋玉巧用「曲高和寡」為自己辯護

2024年08月16日 20:00

曲高和寡,原意是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後人由此提煉出多個成語,除了「曲高和寡」外,還有「下里巴人」、「陽春白雪」,分別指代通俗和高雅的文藝作品。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後在楚國為官,由於能言善辯,文才出眾,遭到許多同僚的嫉妒。這些人不斷地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楚頃襄王聽得多了,也不禁懷疑起宋玉來。

一次,楚頃襄王問宋玉:「先生最近有哪些行為不當之處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對你進行負面評價呢?」宋玉憑著他雄辯的口才,為自己進行了有力的辯護,並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楚頃襄王接著說:「你的辯解聽起來也有道理,但是為什麼那些人偏偏與你不和,專門說你的壞話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如果你能夠講出讓人信服的道理,我就會認為那些人說的都是假話;否則,你說得再好,也沒有用!」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宋玉回答說:「最近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郢(今湖北江陵)唱歌。他開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裡有好幾千人跟著唱。接著,他唱起了還算通俗的《陽河》和《薤露》,城裡跟他一起唱的人要比開始時少很多,但還是有幾百人。後來,他唱著格調比較高雅的《陽春》和《白雪》時,城裡跟他唱的只有幾十個人了。最後,他唱出格調更高雅的商音、羽音,又雜以流利的徵音(商、羽、徵都是五音之一),城裡跟著唱的人就更少了,只有幾個人。」

說到這裡,宋玉對楚王說:「由此可見,唱的曲子格調越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宋玉又用動物的活動來打比方:「鳳凰能在九霄雲外展翅翱翔,在籬笆間奔馳的小鳥怎能與它一起計量天地的高低?鯤魚早上從昆山出發,晚上在大澤過夜,在淺水裡游的小魚怎能與它一起計量江海的深廣?不但鳥中有鳳凰,魚中有鯤魚,人中也有像它們一樣的人物。聖人有奇偉的思想和表現,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呢?」

楚王聽後說:「原來如此!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宋玉講述這個故事的原意是比喻知音難得。後來,這個比喻被廣泛用於描述言論或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含有諷刺意味。他借此委婉地向楚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正如諺語所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雖然險境的風景美麗,但由於路途的艱辛,很少有人能到達。那些能夠走到某個頂峰的人,會感受到不同的人生境界。這樣的人胸懷大志,不甘於隨波逐流。但另一方面,也容易由於心氣過於高傲而失去與平凡人的接觸。因此,應該控制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仰望星空並腳踏實地前行。

另外,無論是曲高和寡還是下里巴人,都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有人喜歡這樣,有人喜歡那樣,沒有必要刻意去貶低別人。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尊重別人的喜好,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

往下看更多文章

猴子冥頑不靈 唯「殺雞嚇猴」警告之

2024年09月09日 20:00

「殺雞嚇猴」這個成語常見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姚雪垠所寫的長篇小說《李自成》,在第二卷第二十一章中有提及:「猜到皇上有殺雞嚇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沒有做聲。」

在很久以前,有個耍猴戲的買了一只猴子,為下次表演在準備。新買的這猴子可機靈,一看就知道是受過訓練的。買牠的時候,明明一聽鼓聲就跳舞,一聽鑼聲就翻斤鬥,可到家後不管新主人如何使勁的敲鑼打鼓,猴子只會眨眨眼睛,紋絲不動地楞在原地,氣得那新主人暴跳如雷。

猴戲,又名猴子戲,泛指猴子或其他靈長類動物參與演出的表演藝術。(網上圖片)

猴戲,又名猴子戲,泛指猴子或其他靈長類動物參與演出的表演藝術。(網上圖片)

耍猴戲的自是不甘心,買牠回來就要用來表演,怎麼可以不聽指揮呢?他歪了歪頭,突然想起猴子是最怕見血的,只要見血就會嚇得全身軟化,想必到時教化牠就容易多了。於是,耍猴戲的連忙趕到市場抓了一只公雞,然後如法泡制的對著公雞敲打鑼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可是,公雞怎麽會演戲呢?它早就因著這震耳欲聾的鼓鑼聲嚇呆了,只見它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唯有從它一搧一搧的羽毛可窺見它的恐懼。耍猴戲的知道猴子在一旁看著,便直接抄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雞給宰了。溫熱的鮮血從公雞的脖子噴灑而出,還有幾點血沫子濺到猴子身上去。這一下可把猴子嚇壞了!由此之後,猴子就變得老老實實,一打鼓就跳舞,一敲鑼就翻斤鬥,一點兒也不敢含糊。

猴戲除了指真正由猿猴表演外,還用來比喻人們一些裝模作樣、流於表面的行為,有極大的負面含意。(網上圖片)

猴戲除了指真正由猿猴表演外,還用來比喻人們一些裝模作樣、流於表面的行為,有極大的負面含意。(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殺雞嚇猴」這個成語,其原義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一個不相幹的人,來威脅另一個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