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陳寔寬宏大度引導「梁上君子」走上正途

史空穿梭

陳寔寬宏大度引導「梁上君子」走上正途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陳寔寬宏大度引導「梁上君子」走上正途

2024年08月30日 20:00

「梁上君子」的原義是躲在梁上的人,竊賊的代稱,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梁上君子」。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東漢時期有一位名叫陳寔的官員,他為官公正,處事平和,因為有高潔的德行而聞名於世,深受百姓尊敬。在他為官期間,但凡百姓間出現發生糾紛或官司,陳寔總是能夠公正地判決,並詳細解釋是非曲直,百姓聽到判罰後無不心悅誠服,絕沒有事後埋怨的。因此,當時有人感嘆道:「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

有一年,陳寔的家鄉鬧飢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一些人被迫無奈之下只好轉而去做小偷,專門盜竊他人財物。一天晚上,一個小偷潛入陳寔的家中,准備等大家都入睡後偷點東西去賣。小偷先藏身在陳寔家的房梁上,然而陳寔早已發現了他的存在。盡管如此,陳寔沒有公開揭露小偷,也沒有驚動他,而是將兒孫們召集到廳中開始談話。小偷嚇壞了,大氣都不敢出。

陳寔神情嚴肅地對眾人說道:「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上進,不能干壞事。干壞事的並不是生來就是壞人,是平時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不斷干壞事,養成了習慣。這樣本來可以成為君子的人,也就變成了小人,成了『梁上君子』了。你們抬頭往上看,在我們屋梁上的這位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聽到這裡,小偷馬上從梁上跳了下來,滿臉羞愧,狼狽不堪地向陳寔磕頭求饒:「陳老爺,對不起,我知道錯了,請您原諒我。」

陳寔讓他起身,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看你的模樣不像惡人,大概是被貧困逼迫才這樣的吧,只要以後改邪歸正,你依然會是一個君子。」隨後,他又送給他兩匹絹,叫他當作本錢去做生意。

小偷沒想到陳寔這樣大度,心裡十分感激,拜謝後帶著絹離開了。後來,他果然改掉了壞習慣,努力做事,成了一個人人稱贊的好青年。這個故事很快就傳遍了四周,從此縣中再也沒有小偷出現。

陳寔。網上圖片

陳寔。網上圖片

陳寔的寬宏大量使得梁上君子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可以看出,做人一定要自我勉勵。惡人的本性未必都是邪惡的,壞習慣和思想往往是由於個人修養不夠注重而形成的,最終導致自身墮落。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加強自我修養,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往下看更多文章

甘蔗從下往上吃「漸入佳境」 一時打鬧成風尚

2024年09月13日 20:00

「漸入佳境」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朝房玄齡等人撰寫的《晉書》,在《顧愷之傳》中有提及:「 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雲:『漸入佳境。』」

東晉名士顧愷之雖以各類畫跡聞名於世,但其實他武力不賴。不但做過大司馬桓溫的參軍,還為振威將軍殷仲堪參過軍。當時東晉政治混亂,各方勢力紛紛擁兵自重。面對地方急於割據自立,桓溫仍堅持大一統,故常親率部隊討伐割據勢力。作為桓溫的參軍,顧愷之自然得常隨左右。在兩人南征北戰的多年間,顧愷之深得桓溫的器重和信賴,有時甚至打趣桓溫,也不會受到責罰,可謂交情甚篤。

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線條連綿流暢,如「春蠶吐絲」。此為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網上圖片)

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線條連綿流暢,如「春蠶吐絲」。此為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網上圖片)

有一次,顧愷之隨桓溫乘船到江陵視察部隊。到了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員帶著許多甘蔗前來拜訪。桓溫笑納後,便擺擺手,吩咐眾人一起品嚐。大家一聽,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開心地享受著甘甜的竹蔗。可是,顧愷之卻沒有這麼做。只因他正獨自欣賞著美景,根本沒聽見桓溫的呼喊。桓溫見狀,就想和顧愷之開個玩笑。

甘蔗為江陵當地的特產。(網上圖片)

甘蔗為江陵當地的特產。(網上圖片)

他故意挑了一根長長的甘蔗,並把甘蔗末梢的一段塞到他手裏。看得出神的顧愷之自是不察覺桓溫的小惡劇,只見他毫不懷疑地一口啃了下去。嚼了幾口,覺得甘蔗沒想像中的甜,顧愷之不禁蹙眉。眼見及此,桓溫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還故意地問他末梢甜不甜,旁邊的人也跟著逗趣他。顧愷之見眾人笑鬧,終回過神來,知道自己咬的是甘蔗的末梢。為了緩解尷尬的局面,顧愷之靈機一動,自顧自地吃下去,還一臉氣定神閑地道:「你們笑什麼?吃甘蔗,就應該從末梢吃起。這樣,越吃越甜,『漸入佳境』。」大家聽後都不經要讚歎顧愷之敏捷的思維,最後這件事就在眾人的插科打諢的情況下完結。

魏晉不僅是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因為社會生存處境險惡,不少人的思想行為因此日漸放浪形骸。魏晉人極為自信且不滯於物,當中士人們更是以特立獨行,收藏雅集為豪。(網上圖片)

魏晉不僅是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因為社會生存處境險惡,不少人的思想行為因此日漸放浪形骸。魏晉人極為自信且不滯於物,當中士人們更是以特立獨行,收藏雅集為豪。(網上圖片)

據史書記載,自此之後,顧愷之每次吃甘蔗時都從末梢吃起。沒想到,這種吃法竟然成了東晉名士的風範,不少人更是特意仿效他的吃法以表風雅。

後人據此提煉為「漸入佳境」這個成語,成語原義為甘蔗下端比上端甜,所以先從下到上吃就可以越吃越甜;後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