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財務危機的中國恒大集團(3333),昨天迎來罕有的好消息。
恒大和恒大汽車(708)昨晚聯合公布,獲阿聯酋資金出手打救,中東同業、總部設於迪拜的紐頓集團以5億美元,折合約38.9億港元,收購恒汽61.8億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約27.5% ; 再向恒汽提供6億元人民幣免息及有擔保過渡性資金,作為債務重組一部分。
在內房企業風雨飄搖之際,竟有「中東資金」夠膽入股恒大相關公司,消息公布後,恒大汽車股價今日一開市就狂飆,曾升47.1%,高見2.5元,但之後快速回落,到收市升幅大幅收窄至1.8%,報1.73元,成交達3.29億股,涉6.8億元,成交量高於除碧桂園(2007)外所有藍籌股。見到「好消息」一開市高追買入恒大汽車者,若在高位入貨,到收市已唔見了31%。
入股恒汽的阿聯酋紐頓集團,號稱中東新能源車企業,這家企業究竟是何方神聖? 內地傳媒翻查資料,發覺這家公司創辦人和管理層全是中國人,前身為艾康尼克公司(ICONIQ),2014年成立,2015年進入中國市場並在天津設廠,創辦人吳楠在「領英」(LinkedIn)帳號顯示其家鄉為浙江金華。
下排左一為吳楠
艾康尼克曾多次引進創投資本,包括金沙江創投、正威集團、盈合資本、普羅資本、AutoX等,卻始終未能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做出成績,多輪融資後的艾康尼克,並未如期實現ICONIQ SEVEN的量產。吳楠也因商業糾紛,被法院多次限制高消費。
艾康尼克2019年陷入困境,聘請了拜騰聯合創始人畢福康出任首席執行官,但僅僅4個月即閃電離職,並加入賈躍亭創辦的FF,直至2022年被解除首席執行官職務。
沉寂近3年之後,2022年艾康尼克公司再次高調起來:先是將公司名更改為紐頓,並宣布將全球總部遷往迪拜;接著宣布獲得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2億美元的投資。並與當地公司Sultan Investments合作在阿聯酋阿布紮比的哈利法工業區 ( Khalifa Industrial Zone Abu Dhabi ) 建設電動汽車 SKD 裝配基地。
去年11月,紐頓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方式上市的車企,創辦人吳楠在上市敲鐘儀式上強調集團的「中東」背景。他說:「我們是來自阿聯酋,我們是阿聯酋出產。」
紐頓截至去年底手頭現金僅2.1億美元
此外,在上市之後紐頓還宣布,獲得了來自浙江金華政府的投資,在金華投資超級工廠項目,工廠佔地750畝,總投資100億元。
然而,紐頓完成上市後,至今一直未有汽車量產,紐頓年報顯示,集團過去3年均沒有銷售收入,截至去年底止,集團所持現金等值僅約2.1億美元。公司今年將旗下浙江分公司質押予有浙江政府背景的金華市交通投資集團。
「阿聯酋」資金紐頓集團可否救恒大汽車出生天,看來要拭目以待。而今日高位買入恒大汽車的散戶,就加入待救行列了。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政府星期三(4月30日)向立法會提交控煙修訂條例草案,將分階段推行「控煙十招」,預計2027年第二季起禁售薄荷味以外的加味煙,酒吧亦不能出售加味水煙。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星期五(5月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雖然控煙政策對酒吧業有一定衝擊,但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
錢雋永指,香港是國際城市,只要酒吧是走中高端路線,仍能夠吸引內地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錢雋永表示,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管制加味水煙,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網上圖片)
他指出,酒吧生意額在通關後下跌了3成,但現已逐步回復至疫情前的8成,因政府推出高才通計劃,令市面增加不少「高才」客,加上內地旅客光顧,相關客群的生意佔比增至1成半,足以彌補到流失了的港人生意。
他又說,現時來港的內地旅客主要是20多至30多歲的年青人,他們願意到酒吧消費,但其消費模式亦有所轉變,期望獲得另類文化體驗,若酒吧能夠有不同的打卡位,又推出特色產品,將有助提升吸引力。
個別酒吧業界反對當局限制出售加味水煙,認為趕絕水煙客,影響生意額,因現時估計有6至7成酒吧露天客人吸食水煙。醫務衞生局早前指出,水煙和其他傳統吸煙產品的管控措施,一直以來都是一致,水煙的規管向來並無特別豁免。
根據《吸煙(公眾衞生)條例》,任何人士均不可在法定禁煙區,如酒吧或食肆的室內區域吸煙,當中就包括水煙,不論該地方的用途或是否領有任何牌照;而售賣吸煙產品包括水煙,都有法定條文需遵守,包括對推廣和銷售吸煙產品的嚴格限制。
醫衞局指,在室內吸食水煙尤其危險,除水煙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質外,其所用的助燃物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令吸煙人士、其他顧客和員工曝露於高濃度一氧化碳,於室內禁煙區提供水煙形同「集體燒炭」。
局方指,過去衞生署的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違規情況嚴重。由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間,衞生署就違例在室內禁煙區吸食水煙共發出305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另也向協助及教唆在室內禁煙區吸煙的酒吧職員發出170張傳票。
衞生署過去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
當局強調,水煙是吸煙產品,不應視為一般商品或服務。呼籲業界不應違法推廣或銷售吸煙產品,甚至以吸煙產品作為生意招徠手段,推動其它業務。
當局又指,煙草商一直在傳統吸煙產品中添加不同種類的味道來掩蓋煙草煙霧的刺喉性,令非吸煙者更容易開始吸煙,並以為加味產品的危害較小,惟數據顯示,近7成人首次吸煙時吸食的便是加味煙。
醫衞局在2023年7月就控煙策略展開公眾諮詢時已提出,可考慮規管煙草產品所含的添加劑成分,調查顯示接近9成受訪者均贊成此方向。
近年加入味道的水煙漸見普遍,為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吸食的手段,禁止於傳統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的建議亦適用於水煙,以貫徹政策的一致性,以保障公眾健康。
高人話,政府計劃待完稅標籤制度全面實施後、即2027年第2季左右才分階段禁止加味的傳統吸煙產品,而在首階段先禁含有除薄荷味外的指明添加劑的傳統吸煙產品,對市民和業界來說,都已有充足時間適應和作出配合。現在看到業界協會更聚焦吸引內地年輕人的消費模式,特別是走中高端路線,相信香港營商環境優勢仍在,外國的經驗也是能在保障市民健康和爭取更好營商機會之間,取得平衡。
由於水煙的產品特性、銷售及使用模式都與一般捲煙不同,容易引起誤會,以為水煙的禍害比其他吸煙產品低、或規管較其他吸煙產品寬鬆。但事實不然,水煙同樣會導致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吸食者體内的一氧化碳水平會急增,且因吸食時間更長,暴露在高水平有害物質的時間亦更久。
年青人切忌被部分商家蒙蔽真相,以為水煙沒有尼古丁及焦油成分,有水作過濾,且不易上癮,對健康無關痛癢,其實只是墮入了慢性中毒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