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暑假,相信大家最感受到的大概是氣溫的酷熱。上月出了名環保和不開冷氣的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今年依舊在炎熱下可以只開風扇度日,獲網民改歌詞以《我的冷氣不是我的》送贈,笑指「回憶?也許是你的。但冷氣,肯定不是前台長開的」,廣為流傳連林台長都忍不住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中分享。
香港絕非唯一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的地方,事實上我們正經歷全球最熱的夏天,北半球幾乎沒有地方倖免於這一波熱浪帶來的影響。沙特氣溫飆升至接近攝氏50度,超過2000名朝覲的穆斯林出現中暑症狀;東京曾一日破百人中暑急救;圍繞地中海的國家如希臘、意大利、阿爾及利亞等,不同城市地區都竄出野火難以撲滅;美國加州死亡谷飆破攝氏56度高溫,打破90年來氣象觀測史上最高紀錄。極端高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德國研究發現,在熱浪期間因心血管疾病而呼叫救護車的人數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科學家指酷暑是長者和長期病患的隱形殺手,去年夏天歐洲有61,000人死於熱浪。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自1970年起地球表面氣溫上升加速之快,已經超逾以往2000年任何一個50年。英國氣象局科學家在2020年指出,若無人為因素導致氣候暖化,在自然狀態下出現40度以上高溫的可能性約每1000年才會有一次,然而如今已經變成每100年一次,並預估2050年在英國這溫度會成常態。中國科學院指,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人類活動不僅是氣溫漸增的主要原因,而且會大幅增加熱浪事件發生的概率。主要人為排放源來自使用化石燃料及農業活動,其產生的主要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它們會在大氣中逗留數十年甚至多個世紀,對暖化氣候的影響深遠。IPCC的氣候模型顯示,除非各國馬上減少排放,否則全球氣候變暖將在未來幾十年持續加速,極端氣候會越來越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3月時已呼籲每個國家、每個部門必須大規模加快應對氣候變化。
說到推動全球各國聯合應對氣候危機,呂志和獎第二屆持續發展獎得主解振華先生也是其一位代表者,2015年作為時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是其中一位關鍵人物成功遊說及促成由195個參與國家和地區一致同意簽訂的《巴黎協定》。解先生在談判過程中憑藉耐心和智慧,成功促成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最大經濟體及排放最多温室氣體的國家共同合作,並得到其他較小的發展中經濟體的跟隨。多年來他的工作並沒有慢下腳步,上月17日在北京與到訪的美國氣候特使凱瑞會面,商討兩國共同減少甲烷排放及減少燃煤發電對氣候的影響。
除了推動國際在氣候議題上的合作,解先生亦在2017年10月普獲取呂獎之後,同年11月即將2,000萬港幣獎金,全部捐贈予北京清華大學,設立「全球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基金」,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相關研究、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並獎勵優秀學生,包括建立氣候變化研究院、推出「氣候變化大講堂」平台、設立「《巴黎協定》之友」高級別對話會集思廣益協助推動每年聯合國氣候大會、設立能源環境獎學金為氣候變化事業培育生力軍、支援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成立和發展、推動東南亞紅樹林保護、完善中國生態環境法治體系建設等。每項目都在開拓新里程,如去年世界大學聯盟選拔百名全球青年大使,聯合全球百餘家伙伴發起「全球青年氣候周」,協助青年人登上氣候治理的舞台。
氣候變化是全球面對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行動,但不只在國家層面上的合作配合,作為社會一份子,我們也可以為環保多做一些。大家或許並未能立即與林前台長看齊,但也可以在生活上節能減排、可扇則扇,省電量同時也減開支,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