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新聞中看到求學青年輕生的個案,都會令我感到憂心,青年理應是人生階段中充滿活力和可能性的一段時期,為什麼他們會選擇終結寶貴的生命,當中的因由實在值得我們多加關注。
早前讀到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近期公佈的數據,15至24歲的青年自殺率,由2014年的6.2增加至2022年的12.2,在這8年間上升幅高達到96%。每一個個案的背後,不只代表一個數字,亦代表了一個生命的消逝,對家庭而言,他們亦要經歷失去自親的哀痛,情緒和心理狀況或會造成長遠的影響。
自殺成因涉及多個複雜因素,世衛亦曾指出自殺行為是由個人、社會、心理、生理、社會文化和環境等因素相互影響;過往亦有研究指出自殺於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有關,當一個人所承受的壓力超出負荷時,就較大機會作出較衝動的行為。
因此,要減低自殺風險,關注每個人的精神健康顯得特別重要。然而,每當社會討論精神健康時,往往會從疾病的角度討論,而應對的方法就是在制度上解決問題,例如透過增加資源和人手,讓有需要的人士可以及時得到專業支援。
增加對議題的關注和資源投入當然重要。但在這種討論中有些細節或會被忽略。例如有些人會因為對精神健康認知不足,或是害怕被標籤成病患者而沒有尋求專業支援,有研究顯示,在香港只有26%的患者曾經尋求專業支援。而除了專業人士介入外,社會上每個人都可以擔當一個更積極的角色,建立一個更加正面和友善的環境,以促進精神健康和減低患病的風險。
青年時期是心理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正在經歷成長從孩童過渡到成年的發展階段,除了要應付學業成績外,他們亦要開始為未來的就業準備和提升競爭,過程中或會感受到不少壓力和迷惘。 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ogers)指出,人在滿足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後,都有尋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需要,這種傾向是推動一個人的行為的基本動力。人們會從經驗中建立自我價值,一個能夠實現自我的人,就是將理想和真實的自己慢慢達到一致。相反,當自我實現的傾向被壓止時,就有機會造成心理困擾。
身處在競爭劇烈的社會環境,家長當然希望子女將來能出人頭地,但當我們對青年期的期望過於習總學業成績和未來的工作前景,我們可能忽視了他們內在的需要,包括他們的興趣、才能和個人價值。當他們感到自我的想法未能實現時,或會令他們感受到壓力。
還記得我就讀中學時,能有機會參與各種等課外活動,這些經驗對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當我在田徑場全力以赴,在競爭和挑戰中,讓我學會堅韌和毅力;越野賽跑讓我體驗到人與大自然的連結,並在困難中保持冷靜;在劇場和合唱團中,讓我學到與人合作,並透過不同的媒介表達感情和想法。
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很感激我的老師和父母讓我有機會去嘗試和體驗各種不同的事物,當遇到困難時,這些成長經歷讓我從中找到力量,有勇氣去面對和克服同挑戰。所以,不要看輕這些經歷,我們的每個支持,或可為青年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帶來啟發。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