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終黃袍加身登基為王。考慮到前朝兵變叠生,武人篡位頻繁,宋太祖便打算採用中央集權、重文輕武的政策來鞏固政權,前者也是我們常提到的「強榦弱枝」。為此,宋太祖先是透過「杯酒釋兵權」革除了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改由天除直轄禁軍;後來又為了彰顯朝廷對文人的重視,宋太祖不但大興儒學,更是大大增加了科舉的錄取名額,甚至進士登第便即可授官。要知道以前在唐朝進士、明經及第後,一般要守選數年,通過吏部的「釋褐試」方可授官!
不可否認,宋初推行的政策不失為救時良策,但宋太祖死後的君主只知固守厲行,不知因時制宜,而導致弊病叢生。今天,我們談到的三冗問題亦是宋朝流弊之一。在學術界中,不少學者敢言宋代的「冗兵」、「冗官」、「冗費」就是宋「富而不強」的元兇!到底,三冗問題到底是怎麼產生,又是嚴重到甚麼程度呢?
1. 冗兵
「冗兵」問題從宋建國起便初見端倪。宋建都於開封,但開封地處黃河以南,一旦遼、夏、金等遊牧民族突破燕山防線,就可以直搗黃龍,所以說宋立國而無國防。不但沒有像長安、洛陽等歷代都城以天險為防線的地理優勢,宋太宗重文輕武的國策令軍隊戰力大減,數次的勝少敗多更是揭露了北宋進不能攻、退不能守的窘態。
因此,北宋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能采用人海戰術彌補地理缺陷——前線長期保留大量軍隊,後方大設禁軍、廂軍。禁軍又被稱為「天子之衛兵」,實力自然不同凡響,畢竟想要成為禁軍,不但要大腿粗壯、肩寬腰細,還要得到太祖的認可。不過這樣精英中的精英數量有限,宋朝後方更多的是老弱殘兵,也就是廂軍。廂軍可沒有被太祖親自教授武藝的待遇,加上平時多參與勞動,如修城池、築路橋等,所以受過的軍事訓練並不多。可偏偏宋朝「募兵制」明令要求士兵需服役至六十歲,以至於軍中士卒越來越多。再者,士兵一旦年過三十就實力大減,所以說軍中大多都是粥粥無能的閑兵懶將。
此外,為了防止主帥擁兵造反,北宋推行「更戍法」,規定每三年禁軍須調換防區的情況下,防區將領不得隨兵易防。這樣一來,「兵無常帥,帥無常兵」的局面就可以進一步削弱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但這樣有名無實的軍隊每年擴招青年,企圖以「多數量」替代「高質量」。隨著時間的流逝,慶歷年間的士兵數量已達一百二十五萬之巨,是唐朝總兵力的二倍!
2. 冗員
宋朝官員泛濫成災是因為宋太祖嘗試透過增設官職、廣任官僚,以達到分權制衡、鞏固皇權的目的。在中央,太祖設「樞密院」分割宰相兵權,設「三司三部」分割其財權,設「政事堂」分割其行政權;在地方各路又設「四監司」來監控地方行政:師司管兵民、漕司管財政、憲司管刑法、倉司管糧倉。即便如此,太祖仍不放心,他在各州府再設通判一職,以牽制各州知府。其實知州本來就是「三年一替」,遠不用如此提防,加上又有不少節度使、觀察使、曹掾官、幕職官等名存實亡的清官在旁監察,實在是小題大做。
除此之外,「恩蔭制」和廣泛的「科舉取士」也是冗官出現的重要原因。據考,一個學士可「蔭」數十人,即一人當官,家族沾光。不僅兒子可當官,其他親屬也可以。其次,為壓制武將勢力,宋科舉取士人數遠超歷代,甚至比明清兩代還要多。朝廷怕久試不中、年老無成的舉人積怨造反,還特意設「特奏名」一科,難怪北宋時期的官員數量多達四萬八千多人,官員數量更是職位數量的三倍!
3. 冗費
冗費是冗兵、冗官必然帶來的後果。宣和元年官員數量雖高達48377名,企這還未算上數倍於官的吏員,以及百余萬長期需要國家財政供養的士兵。統治者對文官、士兵的盡力優待,使得北宋政府在稅收收入連年增加的情況下依舊捉襟見肘、入不敷出。
宋建國初期所制定的政策其實並沒有任何不妥之處,甚至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據學者賈大泉的統計,北宋兵變約三十六次,且每次規模不大,甚至幾乎沒有高級將領參與其中。這反映北宋集權政策成功控馭軍人,使他們即使造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只是在高度中央集權的制度下,朝廷上不免有瀰漫著敷衍塞責的風氣,以至於官員大多不思進取、因循保守。即便察覺不妥,o也不輕易提出,令北宋王朝於積弱積貧的路上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