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宋代「三冗」問題是什麼?為何導致國家積貧積弱十戰九敗

歷史長河

宋代「三冗」問題是什麼?為何導致國家積貧積弱十戰九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宋代「三冗」問題是什麼?為何導致國家積貧積弱十戰九敗

2024年09月02日 10:00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終黃袍加身登基為王。考慮到前朝兵變叠生,武人篡位頻繁,宋太祖便打算採用中央集權、重文輕武的政策來鞏固政權,前者也是我們常提到的「強榦弱枝」。為此,宋太祖先是透過「杯酒釋兵權」革除了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改由天除直轄禁軍;後來又為了彰顯朝廷對文人的重視,宋太祖不但大興儒學,更是大大增加了科舉的錄取名額,甚至進士登第便即可授官。要知道以前在唐朝進士、明經及第後,一般要守選數年,通過吏部的「釋褐試」方可授官!

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模仿自己黃袍加身,便通過一次酒宴暗示宴會將軍交出兵權。各將軍自然聽得趙匡胤言下之意,翌日便都自行請辭。(網上圖片)

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模仿自己黃袍加身,便通過一次酒宴暗示宴會將軍交出兵權。各將軍自然聽得趙匡胤言下之意,翌日便都自行請辭。(網上圖片)

不可否認,宋初推行的政策不失為救時良策,但宋太祖死後的君主只知固守厲行,不知因時制宜,而導致弊病叢生。今天,我們談到的三冗問題亦是宋朝流弊之一。在學術界中,不少學者敢言宋代的「冗兵」、「冗官」、「冗費」就是宋「富而不強」的元兇!到底,三冗問題到底是怎麼產生,又是嚴重到甚麼程度呢?

1. 冗兵

「冗兵」問題從宋建國起便初見端倪。宋建都於開封,但開封地處黃河以南,一旦遼、夏、金等遊牧民族突破燕山防線,就可以直搗黃龍,所以說宋立國而無國防。不但沒有像長安、洛陽等歷代都城以天險為防線的地理優勢,宋太宗重文輕武的國策令軍隊戰力大減,數次的勝少敗多更是揭露了北宋進不能攻、退不能守的窘態。

因此,北宋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能采用人海戰術彌補地理缺陷——前線長期保留大量軍隊,後方大設禁軍、廂軍。禁軍又被稱為「天子之衛兵」,實力自然不同凡響,畢竟想要成為禁軍,不但要大腿粗壯、肩寬腰細,還要得到太祖的認可。不過這樣精英中的精英數量有限,宋朝後方更多的是老弱殘兵,也就是廂軍。廂軍可沒有被太祖親自教授武藝的待遇,加上平時多參與勞動,如修城池、築路橋等,所以受過的軍事訓練並不多。可偏偏宋朝「募兵制」明令要求士兵需服役至六十歲,以至於軍中士卒越來越多。再者,士兵一旦年過三十就實力大減,所以說軍中大多都是粥粥無能的閑兵懶將。

開封位置。(網上圖片)

開封位置。(網上圖片)

此外,為了防止主帥擁兵造反,北宋推行「更戍法」,規定每三年禁軍須調換防區的情況下,防區將領不得隨兵易防。這樣一來,「兵無常帥,帥無常兵」的局面就可以進一步削弱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但這樣有名無實的軍隊每年擴招青年,企圖以「多數量」替代「高質量」。隨著時間的流逝,慶歷年間的士兵數量已達一百二十五萬之巨,是唐朝總兵力的二倍!

2. 冗員
宋朝官員泛濫成災是因為宋太祖嘗試透過增設官職、廣任官僚,以達到分權制衡、鞏固皇權的目的。在中央,太祖設「樞密院」分割宰相兵權,設「三司三部」分割其財權,設「政事堂」分割其行政權;在地方各路又設「四監司」來監控地方行政:師司管兵民、漕司管財政、憲司管刑法、倉司管糧倉。即便如此,太祖仍不放心,他在各州府再設通判一職,以牽制各州知府。其實知州本來就是「三年一替」,遠不用如此提防,加上又有不少節度使、觀察使、曹掾官、幕職官等名存實亡的清官在旁監察,實在是小題大做。

除此之外,「恩蔭制」和廣泛的「科舉取士」也是冗官出現的重要原因。據考,一個學士可「蔭」數十人,即一人當官,家族沾光。不僅兒子可當官,其他親屬也可以。其次,為壓制武將勢力,宋科舉取士人數遠超歷代,甚至比明清兩代還要多。朝廷怕久試不中、年老無成的舉人積怨造反,還特意設「特奏名」一科,難怪北宋時期的官員數量多達四萬八千多人,官員數量更是職位數量的三倍!

特奏名是宋代科舉制度的一種特殊規定:考進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冊上奏,經許可附試,特賜本科出身,叫「特奏名」是因為與正常科舉取士的「正奏名」相相對。(網上圖片)

特奏名是宋代科舉制度的一種特殊規定:考進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冊上奏,經許可附試,特賜本科出身,叫「特奏名」是因為與正常科舉取士的「正奏名」相相對。(網上圖片)

3. 冗費
冗費是冗兵、冗官必然帶來的後果。宣和元年官員數量雖高達48377名,企這還未算上數倍於官的吏員,以及百余萬長期需要國家財政供養的士兵。統治者對文官、士兵的盡力優待,使得北宋政府在稅收收入連年增加的情況下依舊捉襟見肘、入不敷出。

宋建國初期所制定的政策其實並沒有任何不妥之處,甚至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據學者賈大泉的統計,北宋兵變約三十六次,且每次規模不大,甚至幾乎沒有高級將領參與其中。這反映北宋集權政策成功控馭軍人,使他們即使造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只是在高度中央集權的制度下,朝廷上不免有瀰漫著敷衍塞責的風氣,以至於官員大多不思進取、因循保守。即便察覺不妥,o也不輕易提出,令北宋王朝於積弱積貧的路上一去不返。

綜觀宋朝,既沒有如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等的宗室叛亂,也沒有像唐朝「安史之亂」段的大型地方軍人叛變,這與宋室收各方軍權於中央有着莫大關係。(網上圖片)

綜觀宋朝,既沒有如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等的宗室叛亂,也沒有像唐朝「安史之亂」段的大型地方軍人叛變,這與宋室收各方軍權於中央有着莫大關係。(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姜七夜聽哭泣「見怪不怪」 臨死口吐豬叫聲

2024年12月20日 20:00

「見怪不怪」這個成語是出自於宋代洪邁所寫的《夷堅三志己》,當中有言:「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姜七的旅店主。因為他的旅店位於城鎮中央,所以生意十分興隆。他不僅會接待客商,有時也會幫忙代銷貨物,所以生活過得滋潤無比。

一年春天,怪事卻發生在姜七的旅店中。每到子時,姜七便會聽見後院傳來隱隱約約的哭泣聲。那哭聲低沉悲涼,在深夜中顯得尤為嚇人。姜七想知道哭聲的來源,便提燈查看,可是到了後院卻又是一無所見。久而久之,姜七也就習慣了在午夜出現的悲鳴,甚至在泣涕中他也能安然入睡。

有天,有五個客商到旅店借住。聽到奇怪淒清的哭聲後,五個客商都嚇得從床上滾落。五人起來後,便決定一同到後院查探一番。一開始他們在後院發現不了甚麼蛛絲馬跡,但突然其中一人抬起了手,指着後院附近的豬圈說:「哭聲是從那個豬圈中傳來的!」眾人聽後,便邁着不安的腳步到豬圈裡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走到那一看,發現是一隻老母豬在哭泣。其中一人不明所以,便搔着頭自言自顧地說:「好奇怪啊!這畜生為何要在半夜作怪?」沒想到,那老母豬居然口出人言回答道:「你們有所不知,我本來是姜七的祖母啊!我生前以養豬為業。短短一年內,我就賣了數百頭豬,並靠此撐起了家業。可是因果輪回啊!我死後也因此受到懲罰,並投生為豬,如今真是懊悔至極!」

眾人安慰牠一番後,第二天一早就把此事告訴了姜七,並勸他好生照料那頭老母豬。然而,姜七卻不以為然的說:「你們怎麼會相信畜生所說的話呢?早在兩個月前,我就覺察到這件怪事了,可是我都沒多管,是因為我知道只要對怪事保持鎮靜,那麼怪事便會不攻自破。你們甭再大驚小怪了!就算牠是我祖母投生的,我也不會管的!」

話雖如此,其中一個客商還是再次勸他好生奉養老母豬,以免後悔莫及。姜七一聽,心裡就不痛快了。最後兩人大吵了一架,且不歡而散。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曾想到的是,過了兩天姜七突然生病了。他想:肯定又是那頭老母豬在作怪。於是,他馬上就叫來了一個屠夫,並讓他把那天天在哭的母豬給宰了。不料,姜七的病沒有因母豬的死而好轉,反而病情因此加劇。姜七臨死前的一刻,也發出了殺豬般的叫聲。

後人據此提煉出「見怪不怪」的成語,意思是指看到怪異現象不要大驚小怪,要保持冷靜。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