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處在機場以小型無人機進行飛行校驗測試,結果較傳統方法更具效率、飛行調度上更靈活及達致零碳排放
民航處20日在香港國際機場利用小型無人機進行飛行校驗測試,結果顯示小型無人機,相對傳統校驗飛機,進行部分飛行校驗時更具效率、飛行調度上更靈活及達致零碳排放,結果亦與由傳統校驗飛機所得的吻合。
民航處和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校驗中心專家及相關技術人員為測試作準備。政府新聞處圖片
測試所用的小型無人機正在北跑道上沿中線飛行,以檢查儀表着陸系統發射的訊號。政府新聞處圖片
處方表示,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標準,機場地面導航儀器需定期進行飛行校驗,確保儀器運作符合國際民航組織要求。民航處今次是探索利用小型無人機執行部分飛行校驗的可行性,並在國家民航局飛行校驗中心及香港機管局的合作下,完成在北跑道上對儀表着陸系統和跑道地面燈的部分飛行校驗。處方表示,會參考這次測試的成功經驗,繼續加強與國家民航局飛行校驗中心的合作,亦會繼續就利用小型無人機執行部分飛行校驗進行可行性研究,並進行下一步測試。
測試所用的小型無人機正以垂直飛行方式檢查跑道地面燈。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上月兩架貨機在香港國際機場的中跑道及南跑道分別起飛,但未有實現預期的分隔高度,貨機飛至機場東北約7海里範圍時,其中一架貨機向機組人員發出交通防撞警示,隨後下降,兩架貨機之後繼續飛往各自的目的地。
民航處機場控制塔。民航處網頁圖片
民航處表示,留意到民航意外調查機構發表有關航空交通管制事件的初步報告,即時按照機制展開內部調查和跟進。民航處內部調查結果顯示,事件主要成因為人為因素所致,屬個別事件,涉及空管人員未有遵循既定程序安排相關航班起飛,導致兩航機未能保持所需分隔。
民航處
調查亦顯示,涉及的協調起飛空管程序已實施多年,事發後,民航處立即向所有指揮塔的空管人員重申所須遵循的空管程序和要求,有關空管人員亦已暫時被調離前線空管職務,並會按機制作出適當處理。處方亦制訂額外程序加強措施,包括加強相關運作程序和設備的監察,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事發在上月27日上午7時許,一架由前往土庫曼的MNG航空A330貨機與另一架前往巴庫的絲綢之路西部航空的B777貨機,分別獲空管人員批准從中跑道和南跑道起飛,但兩架貨機的爬升速度未如空管人員的預期,導致兩機無法實現預期的分隔高度。當貨機飛至機場東北方約7海里範圍,B777貨機向機組人員發出交通防撞警示,隨後下降至2500英呎。兩架貨機其後繼續按飛行計劃前往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