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杜騙新書》——騙子的噩夢,百姓的福音

歷史長河

《杜騙新書》——騙子的噩夢,百姓的福音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杜騙新書》——騙子的噩夢,百姓的福音

2024年10月04日 10:00

近日,由張藝興、王大陸等人聯袂主演的《孤注一擲》在暑期檔電影中火速出圈,討論度在網絡上也是居高不下,不知各位是否來得及去打卡這部以境外詐騙為題材的電影呢?

其實,詐騙這件事並非專屬於當下這個技術高度發達、信息無孔不入的社會。遠在明代,就有人編寫了一本「防騙寶典」,通過各種案例來警醒人們世間騙局多多,可不要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錢。那麼古代的騙術跟現代有什麼不同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更多相片
近日電影《孤注一擲》不僅在內地掀起了一波觀影熱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票房也是引人注目,可見詐騙題材的影片還是很能引起觀眾共鳴的。(網上圖片)

近日電影《孤注一擲》不僅在內地掀起了一波觀影熱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票房也是引人注目,可見詐騙題材的影片還是很能引起觀眾共鳴的。(網上圖片)

「我,秦始皇,打錢」這條段子由於其搞笑程度,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對防騙的意識。(網上圖片)

「我,秦始皇,打錢」這條段子由於其搞笑程度,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對防騙的意識。(網上圖片)

「麻」指的是騙子單獨行騙,就像《假馬脫緞》中的騙子一樣,只要功夫到家,也能空手套白狼,把綢緞抱回家。(網上圖片)

「麻」指的是騙子單獨行騙,就像《假馬脫緞》中的騙子一樣,只要功夫到家,也能空手套白狼,把綢緞抱回家。(網上圖片)

李英看見面容嬌媚的京季便移不開眼,最後一步步落入騙子的陷阱,自食其果!(網上圖片)

李英看見面容嬌媚的京季便移不開眼,最後一步步落入騙子的陷阱,自食其果!(網上圖片)

《杜騙新書》,又名「騙經」,是明朝人防盜防騙的「寶典」、造福萬民的「警世名書」。(網上圖片)

《杜騙新書》,又名「騙經」,是明朝人防盜防騙的「寶典」、造福萬民的「警世名書」。(網上圖片)

近日電影《孤注一擲》不僅在內地掀起了一波觀影熱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票房也是引人注目,可見詐騙題材的影片還是很能引起觀眾共鳴的。(網上圖片)

近日電影《孤注一擲》不僅在內地掀起了一波觀影熱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票房也是引人注目,可見詐騙題材的影片還是很能引起觀眾共鳴的。(網上圖片)

《杜騙新書》,又名「騙經」,是古代第一部以騙子、騙術為題的筆記小說集。觀其書名就知道,「杜騙」就是杜絕被騙的意思。該書書成於明朝萬曆年間,並由浙江人張應俞編寫而成。全書一共四卷,並將江湖騙術分為四大類、二十四小類。作者不但以生動、有趣的口味述說了八十多個詐騙故事,還親自在案件末尾留下了評語。

所謂的「四大類」,就是蜂、麻、燕和雀四門類。「蜂」相當於我們平時常見的團夥作案,幾名騙子一拍即合,在把人家的銀錢騙到手後,悄無聲息地逃之夭夭。「麻」則恰恰與之相反,也就是單獨行騙之意。「燕」也叫作「顏」,即面容姣好者以美色誘人上鈎。值得一提的是,「燕」可不僅限於女人,而是男女皆有可能成為騙子。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你發現自己掉入「盤絲洞」時,早已「為時久矣」!最後的「雀」意為偽裝作案,多由騙子假扮成官員或和尚行騙,主打一個防不勝防。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些詐騙橋段有點眼熟?沒錯,這些古代的騙術簡直就是當代電詐套路的開山鼻祖!現代騙術處處都有著《騙經》中這四大門類的影子。

以「雀」為例,不知各位還記不記得前幾年火爆網絡的「我,秦始皇,打錢!」這條段子。曾有網友收到這樣一條短信:「你好,我是秦始皇,朕其實沒有死一直在沈睡。現在朕復活了,只要復活十萬兵馬俑就能統治世界。朕現在需要一筆錢,只要你轉5000元到XXXX賬戶,朕就給你記一個大功,封一個省的地給你。」這麼簡單的騙局,真有人會上勾嗎?當然!誰還沒有「萬里覓封侯」的夢想呢?只需小錢一筆,就能封侯拜爵,何樂而不為?

「我,秦始皇,打錢」這條段子由於其搞笑程度,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對防騙的意識。(網上圖片)

「我,秦始皇,打錢」這條段子由於其搞笑程度,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對防騙的意識。(網上圖片)

相似案例在《騙經》中也有記載,只不過主角不是秦始皇帝罷了。「僧道騙」篇中寫了一則這樣的案例:從前有個叫江達澗的人,因父親留下了遺產萬金,所以「好男風」的他便養了個俊美男僕伺候他。有一天,一位梁姓朋友在與僕人聊天時,得知江達澗做了兩件青絹長衫。可惜,其中一件衣身過長穿不了,只得收歸書房。梁姓朋友一聽,不禁失聲大叫:「怎麼這麼浪費!長了可以剪短啊!」沒想到,僕人委婉指出江達澗衣裳不盡其數,也不差這麼一件。凡是不穿的衣服,都被他扔進書房的大箱子裏。梁生聽後,不免捶胸頓足。僕人見況,語帶安慰說道:「公子想要,只管問相爺要,那件新長衫就墊在兩件衣服底下。」

此時,恰好有個僧人聽到這話,便偽裝成方丈僧人登門拜訪。豈料,江達澗只給了他兩文錢,氣得僧人將計就計說:「我見衙門中滿是怨氣,唯獨相公府中溢滿了祥瑞之光,想必貴人前程不可估量。我欲與相公結下善緣,只要你把書房大箱子中第三件青絹長衫贈送予我,我便為你消除災難。」江達澗聽後心生詫異,打開大箱子一看,果真在兩件衣服之下發現了一件新絹服。他開始懷疑這位僧人是「先知」,便一改先前的鄙視之色,恭敬地問道:「把衣服給了您,我是不是就可以免受小災小難之擾?」僧人點點頭說道:「我本是試探你是否有善心。既然你把這件衣服捨給了我,災禍也會隨之轉化為福氣,不必擔心。」就這樣,僧人輕而易舉地騙走了一件長衫。

「麻」指的是騙子單獨行騙,就像《假馬脫緞》中的騙子一樣,只要功夫到家,也能空手套白狼,把綢緞抱回家。(網上圖片)

「麻」指的是騙子單獨行騙,就像《假馬脫緞》中的騙子一樣,只要功夫到家,也能空手套白狼,把綢緞抱回家。(網上圖片)

正如詐騙犯冒充「秦始皇」行騙一樣,僧人假裝成「先知」,利用的就是人們的迷信、貪婪之心。在《杜騙新書》其他的故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各種下層小民被騙。他們雖有貪小便宜的一面,但也有勤勞樸實的一面。

江賢回家路上偶見一包,打開一看,裡面竟有銀子二三兩。一時「不勝喜悅」,卻因此正中騙子圈套。鄉農貪「元寶」,被騙子騙去十餘兩銀子。泉州客商孫滔貪自己九一、二成色的銀子換九四、五成色銀子的蠅頭微利,被騙去十二兩銀子。房八貪「便宜媳婦」,不料命喪其手,凡此種種,不多贅述。

另一門中招人數比較多的騙術則是「燕」,即用美色行騙,類似於當下常見的「殺豬盤」、「仙人跳」。書中記載了一則名為《奸人婢致盜去銀》的案例:從前有一個叫李英的人,平日喜好尋歡作樂,耽於酒色。他時常到蘇州閭門之外購買夏布,晚上來不及回家便下榻於客棧。客棧旁住著林廷節,其婢女京季正值花樣年華,不久便與李英勾搭成奸。因為李英贈與了她不少首飾,所以同店的人都知道他們的關係。儘管有人勸他不要惹是生非,但是李英和京季兩人正值熱戀期,怎麼肯分開!林廷節察覺到二人奸情後,便責問婢女:「你與李英私下相處時,能暗中探得李英藏銀子的去處嗎?你只管把銀子偷來,就能買些好衣裳給自己好好打扮了。」於是就在李英去青樓喝酒的這天,京季趁機潛入李英房間,並偷走一百多兩銀子。

李英看見面容嬌媚的京季便移不開眼,最後一步步落入騙子的陷阱,自食其果!(網上圖片)

李英看見面容嬌媚的京季便移不開眼,最後一步步落入騙子的陷阱,自食其果!(網上圖片)

李英回家後發現銀子不見了,便逼問店主。店主沒轍,只好讓店小二解釋:「你明知房中有銀子,就不該跑出去喝花酒。即便是去了也該早些回來。如今自己放縱喝酒卻導致財產丟失,怎麼能怪罪別人呢?我中午看到京季進了你房間,一定是她偷走了,你應該向官府告狀,我和店主可以為之作證。」

李英在房中等了幾天,但都等不著京季的身影。逼於無奈,李英只好把昔日情人告到了衙門封。怎想到林廷節居然反咬一口,指責李英欺負他的婢女後,怕事情敗露會遭報復,便率先控告婢女盜走銀子。雖然店小二和店主都說自己親眼見到京季偷走銀子,但官人張爺卻反問道:「你們看見京季進入李英的房間,為什麼不當場阻止?」店小二沈吟不語,半刻後才憋出這麼一句:「二人本就私通在先⋯⋯」後來,張爺確定銀子是婢女偷的,但由於林廷節是縣學的生員,季考又考了個第二名,所以官人都偏幫林廷節,把原告李英和證人統統仗罰了一遍。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為李英喊冤叫屈,但究其根本,騙子就是利用李英的好色之心,以及他對美色的不設防。但凡李英對婢女生起了絲毫防備之心,婢女就不能得逞。當今時代的騙局也是一樣,無論是冒充公檢法行騙,還是刷單返利類詐騙,只要大家提高警惕,不貪小便宜便能打敗騙子。當然,如果各位覺得自己了解防騙知識的還不夠,那就快來讀讀《杜騙新書》吧!

《杜騙新書》,又名「騙經」,是明朝人防盜防騙的「寶典」、造福萬民的「警世名書」。(網上圖片)

《杜騙新書》,又名「騙經」,是明朝人防盜防騙的「寶典」、造福萬民的「警世名書」。(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關羽為流箭所傷 醫生建議「刮骨療毒」

2024年11月18日 20:00

「刮骨療毒」這個成語出自於《三國志・蜀書》,當中《關羽傳》有言:「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東漢末年,政局風譎雲詭。到了三國時期,世間更是惡戰連場、烽煙四起。那時魏、蜀、吳三國各據一方,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

三國鼎立的局勢(網上圖片)

三國鼎立的局勢(網上圖片)

有次蜀國武將關羽正揮軍攻打曹兵之時,右臂不幸被流箭所傷。眼見及此,其他將領便提議他回荊州調治傷口,不宜戀戰。不過關羽聽後卻不為所動,大手一揮的拒絕道:「我豈能讓這小小的創傷耽誤了軍國大事呢?」

關羽表面看似雲淡風輕,但事實上右臂的傷口比他想像中嚴重得多。哪怕後來傷口痊癒了,但關羽的骨頭一到梅雨天就會隱隱作痛。不明所以的關羽只好請朗中來為自己診治。在等待的過程中,關羽的右臂已經痛得十分厲害,不過因為害怕自己痛苦的表情會擾亂軍心,只能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久,醫生就趕到軍營去。他低頭看了一下關羽的箭傷,明白箇中原因後便徐徐道來:「將軍,雖然您治好了表面上的皮肉之傷,卻不曾想到箭頭有毒。因此在毒素深入骨髓的情況下,您不把骨頭上的毒都刮去是難以根治傷口的。」關羽聽過後,便追問道:「可是現在傷口已埋合,該怎樣除去留在骨上的毒素呢?」關羽語音剛落,大夫便仰天大笑道:「那很簡單!若想根治毒素,那就得用刀割開皮肉至白骨。等把骨頭上的毒素都刮去後,再以線縫合。不過⋯⋯我怕將軍會懼怕呢!」

關公聽後笑言自己不是「世間俗子」,更是讓醫生馬上動刀,他讓下人送上些酒食後便馬上伸出了右臂說。醫生見關羽如此爽快,也不多說,馬上從身側包袱中取出一把尖刀。在他看準了位置後,便手起刀落把關公的皮肉割開。

雖然《三國志》有「刮骨去毒」一事,卻沒有點明醫者身份。待《三國演義》出版問世後,醫者就變成了華佗了。(網上圖片)

雖然《三國志》有「刮骨去毒」一事,卻沒有點明醫者身份。待《三國演義》出版問世後,醫者就變成了華佗了。(網上圖片)

眾人屏息以待,很快醫生的聲音便再次響起:「將軍,我現在就用刀把骨上的毒給刮走!」話剛說完,醫生便以嫻熟手法用刀子在關羽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軍營內時不時傳來的「悉悉」聲,以及一盤盤端出來的血盆子都讓那些在戰場上大殺四方的將士們嚇得掩面失色,唯獨關羽本人眉頭都不皺一下,依舊面不改容地喝酒下棋。不久,醫生就把毒給刮盡,並且麻利的替傷口敷上藥後把傷口縫合。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關羽作為大丈夫的豪邁和勇敢,所以後人從這典故中提煉出「刮骨療毒」這個成語,意思是指徹底治療,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