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OM Sciences研發有機微電子材料 半導體產品少八成重金屬

社會事

OM Sciences研發有機微電子材料 半導體產品少八成重金屬
社會事

社會事

OM Sciences研發有機微電子材料 半導體產品少八成重金屬

2024年01月15日 15:45 最後更新:15:58

香港科學園微電子企業機質科學有限公司(OM Sciences)研究有機電子材料開發,其有機半導體電子產品可應用於智慧城市、家用氣體監測及電子消費產品等方面,公司表示,其產品較傳統同類產品金屬少80%,最終目標是製造可100%回收的電子產品。

機質科學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及首席顧問倪世明教授表示,公司研究有機電子材料開發,屬於有機電子學產業鏈上游,現時公司主要透過有機化學合成方式,製作有機半導體聚合物原材料,並已能完全合成多種能應用於不同場景的小分子和聚合物材料。近年來一直在做感應器樣板和參加不同展覽,向大眾及其他企業介紹可打印的微電子產品的概念和前景。

更多相片
機質科學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及首席顧問倪世明教授。

機質科學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及首席顧問倪世明教授。

機質科學首席財務官蘇承樂。

機質科學首席財務官蘇承樂。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OM Sciences微電子研發公司。

OM Sciences微電子研發公司。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元朗創新園的微電子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元朗創新園的微電子中心

機質科學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及首席顧問倪世明教授。

機質科學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及首席顧問倪世明教授。

應用場景廣泛 全球首創打印半導體感應器

倪教授指出,合成的原材料可應用於打印微電子有機薄膜太陽能吸光材料、OLED放光材料、防靜電薄膜塗層。相對傳統微電子產業而言,有機化學合成的電子聚合物可塑性更高, OM Sciences研發的聚合物亦是首個利用有機半導體薄膜打印出溫度、氣體及壓力感應器。

倪教授續稱,公司所研發的半導體感應器材料可快速地打印在不同物體表面,目前公司的潛在合作客戶主要是不同行業的領先企業。相比起市面上的感應器,耗電量低可長時間備用,製作流程簡單,不需要用到高真空高溫儀器等特殊生產設備。

機質科學首席財務官蘇承樂。

機質科學首席財務官蘇承樂。

機質科學首席財務官蘇承樂介紹,現時公司亦與不同微電子業相關企業發展不同應用方案, 例如在智慧城市 (Smart City) 方面,香港有不少高樓大廈均採用玻璃幕墻設計,若採用半導體感應器便可以根據溫度高低而調整空調溫度,達至環保效果;在家用氣體監測上,藉助高敏感度的氣體感應器,可以即時檢測到家中是否出現煤氣洩露等情況, 感應器亦可連接手機應用程式,以便隨時監測;此外,壓力感應器亦可應用在老人院等場景,當臥床長者需要翻身或其他協助時,感應器感應到壓力變化後便會將訊息傳送至中央控制台,提醒護士進行護理工作。

追求環保   產品金屬含量已降低80%

電子產品在過去五六十年內急速發展,現今一般電子產品內含多種有毒重金屬,為降低有毒重金屬污染,機質科學的有機電子原材料和產品主要採用碳聚合物,這亦是國際科學領域上認同的綠色物料。倪教授表示,現階段公司的電子產品雖不能完全不使用金屬,但其產品應用的金屬含量已比現有的少約80%,同時團隊亦不斷開發對環境傷害更少的微電子物料,最終目標是製造出可100%可回收及可生物降解的電子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本地人才優勢助產業發展

倪教授表示,香港發展微電子業有一定的優勢,有許多傑出的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人員。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科研、金融及產業化經驗,這些優勢都能迅速加快先進製造產業的發展。機質科學的科研人員以香港人為主,本地大學可培養人才以支持產業發展,在大灣區一體化及政府輸入人才政策下,亦為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人才。現時該公司的顧問團隊來自不同領域。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機質科學部分產品。

對於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倪教授表示,現時公司所研究的有機微電子材料開發已於產業鏈的上游先行出第一步,未來希望形成一個產業生態鏈,再讓更多不同核心及相關產業加入。目前公司亦與其他微電子企業商討如何能將此類有機材料產業化。

OM Sciences微電子研發公司。

OM Sciences微電子研發公司。

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香港科學園的微電子研發公司,主要開發尖端感測器技術,用於醫療、保健、環境和建築等各個領域。 與傳統感測器中使用的材料不同,其感測器中使用的活性材料由碳基π共軛材料 (carbon-based π-conjugated materials) 組成,易於感測器晶片製造。研發團隊也專注研發可印刷微電子產品的新型有機電子材料。 第一代有機基質系統是一項受美國專利保護的技術,用於感測器應用。

微電子一直是科技園公司重點發展產業之一,位於元朗創新園的微電子中心 (MEC) 預計於今年投入營運,以推動微電子業的發展。MEC提供先進的專用基礎設施和硬件配套,吸引企業進駐。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元朗創新園的微電子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元朗創新園的微電子中心

往下看更多文章

科學家首度揭開黑洞「日冕」真實樣貌!呈現吸積盤相似盤狀結構

2024年11月21日 11:20 最後更新:14:52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天文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X射線觀測技術,首次成功描繪出黑洞的「日冕」真實形態,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對黑洞結構的認知。

黑洞日冕通常被其他物質遮蔽難以觀測

類似於觀賞日全食時看到的環繞月球邊緣的耀眼光環(太陽日冕),黑洞周圍也存在著稱為「黑洞日冕」的高溫區域。儘管太陽日冕在地球上看來稀薄得近乎真空,但其溫度卻高達數百萬度,使其在日全食時清晰可見。

然而,由於黑洞日冕通常被其他物質遮蔽,再加上其光度經常被吸積盤的強光所掩蓋,科學家過去難以直接觀測這一神秘區域。

根據現有理論,活躍黑洞的結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環繞黑洞的環狀氣體和塵埃、沿著黑洞旋轉平面的吸積盤,以及從極區噴發出的高速粒子噴流。這種結構有助於解釋為何不同觀測角度下的活躍星系核(AGN)呈現不同外觀。在這個模型中,吸積盤的內部應該存在一個極度稀薄但溫度高達幾十億度攝氏的超高溫區域,這就是科學家長期尋找的黑洞日冕。

採用類似觀測太陽日冕的巧妙方法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研究團隊採用了類似觀測太陽日冕的巧妙方法。他們利用NASA的X射線偏振探測器(IXPE),觀測了多個被遮蔽的黑洞,包括銀河系中的天鵝座X-1和X-3,以及大麥哲倫星雲中的LMC X-1和X-3。這些「遮蔽黑洞」的特點在於周圍的氣體和塵埃會阻擋人們直接觀測吸積盤,就像日全食時月球遮蔽太陽一樣。

呈現與吸積盤相似的盤狀結構

儘管無法直接觀測黑洞日冕,科學家發現,由於日冕溫度極高,會釋放高能量的X射線。這些X射線在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後發生散射,部分散射光最終進入觀測設備。通過分析這些散射X射線的偏振特性,研究團隊意外地發現黑洞日冕並非像太陽日冕那樣呈球狀,而是呈現與吸積盤相似的盤狀結構。

有助於更全面地探究宇宙演化過程

這一重大發現有助於科學家完善黑洞理論模型,進一步理解黑洞如何吞噬物質,以及遙遠星系中活躍星系核的運作機制。通過深入研究黑洞日冕,天文學家將能更全面地探究宇宙演化過程,以及黑洞在宇宙結構和能量運作中的關鍵作用。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繼續利用更先進的觀測設備,深入研究黑洞日冕的物理特性,期待揭開更多宇宙運作的奧秘。

NASA 圖片

NASA 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