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在中美圍繞許多議題呈緊張甚至是衝突的狀態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週一連三日訪華。
「中方樂見一個自信開放、繁榮發展的美國,希望美方也能積極正面看待中國的發展。」中國領導人的發言一錘定音,清晰表達了中方一貫的立場。
布林肯週五晚,於美國駐華大使館召開記者會,也表達了「美國無意阻礙中國發展,也不是為了想與中國經濟脫鈎。」
看來,布林肯此訪意在對外釋放兩國關係緩和信號,真心實意也好,又或是表面功夫也罷,大國關係緩和總比衝突加劇要好。
但這樣的緩和能去到何種程度,又能維持多久,恐怕外界各有判斷。
近些年,香港已經是中美兩國戰略博弈的前線,香港想從大國交手的縫隙中獲取利益的機會會越來越難。
傳統的國際資金(主要是美國、歐洲資金)去往中國內地,經香港大進大出的模式遭遇挑戰,香港金融行業長期形成了服務中國企業到香港市場上市的路徑依賴,目前看來也不容樂觀。
歷史上,香港最大特点是“国际化”,而最大卖點是“轉型快”。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大背景下,香港下一階段金融業務可以轉攻跨國企業財資管理,市場的開拓也可以更多地面向中東、東盟地區或是其他全球南方國家。
國際財資中心的搭建是香港金融新的增長機遇
一個成熟的國際財資中心由眾多跨國企業的境外司庫平台組成,一般而言這些司庫平台承擔著企業境外資金管理、資金服務、資金運作等方面職能。
香港金融市場開放、服務種類齊全,且沒有外匯管制,便利企業以香港為基地管理及調配多地資金。
而香港與內地資金流動日益頻繁,產品種類豐富,香港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中心,資金池規模佔全球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的一半左右。
同時,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等互聯互通機制,與中國內地建立了更為緊密的資本聯繫。
內地企業如果能夠以香港作為樞紐,匯聚全球資金、打通境內外通道,將有助於產品和業務走向國際市場。
香港在國際財資中心的搭建上,已經積累了不錯的基礎。
在財稅優惠方面,2016年香港引入了新的稅務措施。包括利息支出稅收扣除規則。
企業財資中心支付給集團非香港註冊子公司的存款利息可予以稅前扣除;以及合資格財資管理公司的合資格利潤利得稅優惠規則。對合資格的企業財資中心的合格利潤享受稅率優惠(8.25%)。
在匯率風險管理上,香港的匯率對沖產品有助跨國企業應對貨幣匯率波動,經營者可以通過香港集中管理外匯風險。
在融資方面,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鉤,加上香港的融資成本低,在匯率較穩定或外匯管制較寬鬆的國家投資時,從香港獲得美元貸款的總成本較當地貸款成本低。
考慮到投資目的地的外匯風險和融資成本,跨國企業海外業務的營運資金也會考慮從香港借款到當地使用,而非直接在當地融資。
將國際財資中心和貿易中心功能相結合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在物流、離岸貿易服務等相關網絡、人才與業務經驗豐富。
過往香港離岸貿易的重點是幫助國際品牌在中國內地尋找和搭建廉價生產線,未來的重點將是服務內地品牌和優質產品「走出去」。
從這一轉變來看,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轉型與國際財資中心的建設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和自洽性,協同發展的潛在空間巨大。
內地企業在港設立全球採購中心,能夠有效提升跨國供應鏈管理水平和議價能力。財資中心的搭建,又可以使企業在香港透過多種融資方式,例如流動貸款、信用證等,滿足原料貿易資金快速周轉的需要。
布林肯訪華也告訴我們,要平衡傳統與新興市場
香港的金融和貿易行業,在傳統上以服務中國內地、美國、歐洲、日本市場為主,這些市場有最成熟的製造能力和購買力。
從布林肯此次訪華可以看出,美國領導層也十分清楚,任何一個經濟體要運轉,傳統的成熟市場就不能輕言放棄。
美國都不肯放棄中國市場,香港要做國際財資中心和貿易中心,也不應主動放棄傳統市場。
另一方面,以東盟為代表的新市場,潛在市場空間巨大,也要加緊開拓,以填補地緣政治局勢動盪和發達經濟體衰退留下的空間。
上週文章曾講到,新加坡未來將更加重視自己作為東盟領導者的角色,這也是看到東盟將成為國際貿易和產業鏈轉移的熱土,戰略價值快速上升。
香港具備與東盟地區合作得天獨厚的優勢,要在現有雙邊自貿協定的基礎上,以進一步在貿易和金融上與東盟融通,以吸引更多企業借助香港管理資產和拓展業務。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