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衛星在軍事領域的用途越來越多,對太空軍事優勢依賴度最高的五角大樓開始緊張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上月底就提到「太空新冷戰」的概念,直接點名中俄「在發展多種類型的太空反衛星武器」。但問題是,就連接受採訪的美國智庫都承認,五角大樓才是和平利用太空的頭號威脅。
按照CNN的說法,目前反衛星有多種相對成熟的手段。例如網絡攻擊,主要是針對衛星或地面接收器的操作系統和數據,進而破壞、攔截或中斷衛星信號。例如「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前一小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衛星通信網絡發動大規模攻擊,試圖在戰爭的關鍵初期破壞基輔的指揮和控制能力」。報道稱,此次網絡攻擊凸顯了「衛星如何成為戰爭期間的關鍵目標」,因為現代衛星在幫助部署部隊、維持通信以及發射導彈和探測對手武器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電子干擾,主要是利用電子戰技術干擾或破壞地面與衛星之間的通信和數據上傳下載。《華盛頓郵報》日前報道稱,俄軍在戰場上加大了針對GPS衛星導航信號的干擾力度,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大量精確制導武器無法發揮作用。根據烏克蘭內部機密評估報告,2023年烏軍發射的「神劍」制導炮彈命中率在幾個月內急劇下降,命中率不足10%,最終烏軍被迫放棄使用這款炮彈。曾被烏軍視為對抗俄軍利器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也失去了原本的威力。烏軍前線軍官透露,在2023年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他通過無人機發現,沒有一發「海馬斯」火箭炮發射的火箭彈成功命中目標。此外,美國媒體還提到,中國也在發展針對GPS信號的先進電子干擾設備。美國太空軍也宣稱,中國「正在開發用於針對大範圍衛星通信的干擾器」。
直接上升式反衛星導彈,通常從地面發射,用於直接摧毀太空中的衛星,但可能會產生大量失控的衛星碎片。報道提到,中國在2007年曾用反衛星導彈摧毀了一顆太空中的退役衛星,「引發美國、印度和俄羅斯展開類似試驗」。「此後中國還以中段反導的名義進行了多次針對太空衛星的攔截試驗」。
網上圖片
共軌反衛星技術是將反衛星航天器送入軌道,然後前往目標衛星附近實施攻擊。五角大樓發言人萊德稱:「5月17日,俄羅斯將一顆衛星發射到近地軌道。據我們評估,這顆衛星可能是一種太空武器,具備攻擊近地軌道上其他衛星的能力。這顆俄羅斯衛星與俄方2019年至2022年間部署的反衛星航天器具有相似特徵。」此外,CNN還宣稱,中國實踐十七號衛星帶有機械臂,「可被用於抓取其他衛星等反衛星任務」。
《環球時報》旗下軍事公眾號「樞密院十號」注意到,中國太空技術研究院早就在官網上大大方方地公布了實踐十七號的使命,其中明確提到,太空碎片由退役、失效的太空飛行器形成,目前地球同步軌道的碎片已有上千個,且還在日益增加,這對太空環境極為不利。歐美一些國家也在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實踐十七號衛星上天就承擔著試驗高軌太空碎片觀測技術的任務。
高能激光武器,可使衛星的光學傳感器暫時或永久失效,甚至破壞其他內部設備。俄羅斯重啟了冷戰時期的反衛星計劃,例如開發用於破壞光學偵察衛星的「機載激光系統」等,中國也擁有「多種地基激光系統」。
網上圖片
按照美媒的描述,中國和俄羅斯簡直就是一門心思地推進太空軍事化。問題是,就連接受CNN採訪的美國智庫「安全世界基金會(SWF)」也承認,外界普遍認為,美軍擁有針對衛星通信和導航的先進干擾技術,「並對於可使偵察衛星眩目或致盲的地面激光器進行了大量研究」。美國太空軍作戰部部長薩爾茨曼在解釋為何美軍需要這些太空作戰能力時公開宣稱,由於中國太空能力「可以提升在擁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第二島鏈內的解放軍武器射程和準確性」,「我們必須阻止中國獲取這些信息,確保我們不會成為解放軍瞄準的目標」。《紐約時報》不久前披露,由於「確信中俄在太空作戰方面的快速進展」對美國軍隊和其他地面軍事資產、在軌衛星「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因此五角大樓「正急於擴大在太空發動戰爭的能力」。
SWF還承認,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主張「和平利用外太空」並反對外太空軍備競賽。「沒有確鑿的公開證據表明中國使用反太空能力對付任何軍事目標。」同時,俄羅斯也反對在太空部署武器。
「樞密院十號」最後質問,到底誰才是和平利用太空的最大威脅,不是很清楚了嗎?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艦下水並命名為四川艦,主要特點包括噸位更大、飛行甲板更長、雙艦島設計及電磁彈射系統。
內地軍事微信公眾號「空天力量」指出,對於兩棲攻擊艦而言,噸位大就意味它能夠容納的裝備和補給更多,可以執行更大規模、更遠距離的兩棲甚至是三棲登陸作戰。這次官方通稿裡透露的信息顯示,四川艦的滿載排水量為4萬餘噸。至於這個「餘」是多少,可以參考8萬餘噸的福建艦航母——央視承認後者是全球最大的常規動力航母,超過了8.3萬噸的美國「小鷹」級。
此前外界普遍認為,從外形輪廓分析,076型很可能是全球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排水量超過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4.5萬噸。076型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長度260米,特別是寬度52米遠遠超過美國同行,使其具備更充裕的甲板調度能力。
關於076的雙艦島設計,的確是一大特色,但並非中國首創。英國「伊利沙伯女王」級航母率先採用了這種設計,將航母上的航空控制與航海部門分開到兩個艦島上,實際測試表明這種佈置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隨後意大利的新型兩棲攻擊艦也採用了類似設計。因此076採用雙艦島,也說明它對於航空作戰能力的高度重視。
外界此前還有一個常見的觀點是,076型之所以採用電磁彈射裝置,是因為電彈能方便地調節功率,適合彈射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因此可以攜帶大量無人機是076型的主要特色。
那麼問題就來了:從飛行甲板佈局、雙艦島設計,再到充滿中國特色的電磁彈射裝置,076型兩棲攻擊艦如此空前重視航空作戰能力,真的僅僅是充當全球第二的無人機航母嗎?(土耳其已經率先建成第一艘無人機航母)
「空天力量」認為答案是「否」。076型其實是在對標美國閃電航母,但選擇了不依靠垂直起降戰鬥機而實現彎道超車的技術路線。誰讓中國有了更先進的電磁彈射器呢?
不妨先看看美國閃電航母的概念。本質上講,閃電航母就是讓兩棲攻擊艦這類具備直通飛行甲板的大型艦艇通過一定程度改造,使其具備搭載F-35B「閃電II」隱形戰鬥機的能力,這樣可以讓美國海軍部分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在必要時,轉化為可以最多攜帶20架F-35B的輕型航母,作為美國艦隊航母的補充。
在中國海軍殲-35艦載隱形戰鬥機服役前,F-35B再怎麼毛病多,也是隱形戰鬥機,相比殲-15系列仍然具備技術代差優勢。因此閃電航母雖然攜帶的F-35B數量有限,也沒有配備預警機等輔助機型,但依然是不可小瞧的對手。特別是美國還在拉動日韓發展類似的閃電航母,包括將兩艘「出雲」級兩棲攻擊艦改裝為可以攜帶F-35B的輕型航母,目的都是希望強化針對中國海軍的艦載航空作戰力量。
如果沒有076的出現,中國可用航母數量偏少的局面,甚至在未來殲-35艦載戰鬥機服役後也很難快速改變——誰讓中國沒有能夠垂直起降的戰鬥機呢?事實上,很多人建議中國發展垂直起降戰鬥機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仿效美國閃電航母的做法。
而採用電磁彈射裝置的076,將徹底改變這種局面。看看解放軍官媒「中國軍號」發佈的這張宣傳畫,飛行甲板旁邊停放的戰機到底是什麼?有人說像是折疊機翼的攻擊-11無人機,也有人認為是殲-15T的垂直尾翼。「空天力量」更傾向於後者——此前在076型兩棲攻擊艦建造時,外界就注意到它的彈射器長度可能比福建艦更長,這也意味前者彈射飛機的能力至少不遜於福建艦,理論上可以確保殲-15T、殲-35這樣的固定翼戰鬥機安全升空。同時076型配備了全套攔阻降落裝置,可以保證固定翼無人機和有人駕駛戰鬥機的正常降落。
這就從另一個角度徹底解決中國沒有閃電航母的問題。即便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電磁彈射裝置同樣讓殲-15T和殲-35可以從076型兩棲攻擊艦上順利起飛,而且可以是滿油滿彈的全戰鬥形態,這可比為滿足垂直起降而毛病纏身的F-35B強太多了。此外,076型專門優化了飛行甲板設計,寬大的甲板方便艦載機調度,相比閃電航母更是大幅提高出勤效率。更關鍵的是,076型還具備起降無人機的能力,出動各種無人機執行戰場偵察和預警不在話下,而閃電航母的致命弱點就是缺乏預警能力。
因此,076型本質上是一種更先進的閃電航母,具備了後者快捷和多用途型的優勢,同時又避免了垂直起降戰鬥機性能不足、缺乏預警探測能力的弱點。甚至在與主力艦隊航母協同作戰時,從艦隊航母上起飛的戰鬥機必要時,也可以降落在具備完整攔阻降落裝置的076型兩棲攻擊艦上,這也是閃電航母不具備的——美國海軍航母搭載的F-35C戰鬥機就是沒有辦法在閃電航母上降落。
不過,「空天力量」不認為完全沒有必要研製垂直起降技術,始終相關技術在其他領域還是很有用。但至少可以說的是,有了076型兩棲攻擊艦,為了效仿閃電航母而研製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必要性是徹底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