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細菌「偷」基因?寄生蜂即變「女兒國」科學家:可有效減少害蟲

大視野

細菌「偷」基因?寄生蜂即變「女兒國」科學家:可有效減少害蟲
大視野

大視野

細菌「偷」基因?寄生蜂即變「女兒國」科學家:可有效減少害蟲

2024年07月30日 15:20 最後更新:16:36

寄生蜂體內有一細菌能夠操控宿主性別,讓其後代都變成雌性。這項發現揭示生物演化的奧秘,也為控制昆蟲族群提供新思路。

雄性卵轉變為雌性卵 寄生蜂群變「女兒國」

這項發現源於科學家對沃爾巴克氏體與宿主之間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昆蟲學家林德西(Amelia Lindsey)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期刊上發表了這項重要研究。

他們發現,沃爾巴克氏體從其他昆蟲身上「偷」來了控制性别的基因,並利用這些基因製造出一種蛋白質,可以將寄生蜂的雄性卵轉變為雌性卵。

「變性」為了確保傳播

由於沃爾巴克氏體只能透過雌性卵傳遞給下一代,因此牠們偏好雌性宿主。透過操控宿主的性別,沃爾巴克氏體確保了自身的傳播,並在寄生蜂族群中建立穩定的存在。

基因在物種間的交流和傳遞

這個發現也揭示了生物演化中的「基因水平轉移」現象。沃爾巴克氏體從其他昆蟲身上「偷」來的基因,說明了基因在不同物種間的交流和傳遞,以及這種機制在演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控制昆蟲族群以減少害蟲

此外,這項研究也為控制昆蟲族群提供了新的思路。沃爾巴克氏體目前已被用於減少攜帶瘧疾、登革熱和茲卡病毒等疾病的昆蟲數量。而寄生蜂,例如麗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則被用來消滅像白粉虱 (whitefly)等農業害蟲。

示意圖。

示意圖。

曾引領視像通訊革命的Skype宣布於2025年5月5日終止服務,結束22年營運歷史。

全球3億人回憶正式落幕​​

母公司微軟證實此消息,並呼籲現有用戶轉移至旗下主力通訊平台Microsoft Teams,標誌著網路通訊一個時代的終結。據《華盛頓郵報》記載,Skype全盛時期全球用戶數突破3億,其免費網路電話服務曾徹底改變國際通訊模式。

​​從創業神話到微軟收購​​

2003年由歐洲創業家Niklas Zennström與Janus Friis創立的Skype,憑藉簡易操作與穩定通話品質迅速風靡全球。2005年以26億美元(約203億港元)天價被eBay收購,其後在2011年再由微軟以85億美元(約663億港元)收購,成為Windows系統內建通訊工具,更整合了Windows Live Messenger等平台。

​​Teams崛起取代元祖地位​​

微軟2016年推出Teams應對職場通訊需求,2018年開放免費版本後快速擴張,至2024年首季全球月活躍用戶已達3.2億。

相較之下,Skype用戶數從2020年的4,000萬持續下滑至2023年的3,600萬,反映市場偏好轉變。微軟強調將提供無縫遷移服務,用戶對話紀錄與聯絡人均可完整轉移至Teams。

​​創辦人感懷通訊革命初心​​

Skype聯合創辦人Zennström在LinkedIn發文追憶,指出當年創立目標是「打破通訊壟斷」,如今雖服務終止,但其培育的創新精神持續影響科技界——逾900間由前員工創立的公司仍在歐洲活躍。微軟高層Jeff Teper亦致謝Skype對現代通訊的深遠貢獻,承諾Teams將繼承其連結世界的使命。

示意圖。X圖片

示意圖。X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