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細菌「偷」基因?寄生蜂即變「女兒國」科學家:可有效減少害蟲

大視野

細菌「偷」基因?寄生蜂即變「女兒國」科學家:可有效減少害蟲
大視野

大視野

細菌「偷」基因?寄生蜂即變「女兒國」科學家:可有效減少害蟲

2024年07月30日 15:20 最後更新:16:36

寄生蜂體內有一細菌能夠操控宿主性別,讓其後代都變成雌性。這項發現揭示生物演化的奧秘,也為控制昆蟲族群提供新思路。

雄性卵轉變為雌性卵 寄生蜂群變「女兒國」

這項發現源於科學家對沃爾巴克氏體與宿主之間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昆蟲學家林德西(Amelia Lindsey)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期刊上發表了這項重要研究。

他們發現,沃爾巴克氏體從其他昆蟲身上「偷」來了控制性别的基因,並利用這些基因製造出一種蛋白質,可以將寄生蜂的雄性卵轉變為雌性卵。

「變性」為了確保傳播

由於沃爾巴克氏體只能透過雌性卵傳遞給下一代,因此牠們偏好雌性宿主。透過操控宿主的性別,沃爾巴克氏體確保了自身的傳播,並在寄生蜂族群中建立穩定的存在。

基因在物種間的交流和傳遞

這個發現也揭示了生物演化中的「基因水平轉移」現象。沃爾巴克氏體從其他昆蟲身上「偷」來的基因,說明了基因在不同物種間的交流和傳遞,以及這種機制在演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控制昆蟲族群以減少害蟲

此外,這項研究也為控制昆蟲族群提供了新的思路。沃爾巴克氏體目前已被用於減少攜帶瘧疾、登革熱和茲卡病毒等疾病的昆蟲數量。而寄生蜂,例如麗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則被用來消滅像白粉虱 (whitefly)等農業害蟲。

示意圖。

示意圖。

印度推出首座3D打印別墅,面積190平方米,樓高兩層有兩房,只花4個月竣工。網民提問:沒有地根鋼筋能防地震嗎?

不是建造而是印出來的

《NDTV》報道,由新創公司 Tvasta Engineering 推出的全新別墅,不是建造出來的,而是印出來的。最搶眼是外層牆壁,擁有獨特的波浪形條紋,要是採用傳統建築,可能要花大量時間,才能達致這樣的效果。

負責的工程師表示,廠房內的巨型打印機能夠逐層打印出住宅牆體,在打印過程中,混凝土粉、水、沙和其他添加劑被混合後通過噴嘴擠出,像牙膏一樣堆疊成預設的牆體路徑,形成一層層的「燈芯絨」效果牆。另外,每層都有一定的空間,這產生了這種空心電線的效果。

牆壁具隔熱性能全年保溫度

這棟別墅僅用4個月就竣工,外牆亮麗及還具有隔熱性能,可全年保持舒適的室內溫度,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這種創新方法消除了傳統的模板,減少了浪費,並允許創造性的建築設計。

打印屋可大規模預製

根據規劃,3D打印屋可以大規模預製,然後運到地盤組裝而成,相比傳統建築方法,具備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所需勞動力更少且能減少建築材料浪費等優點。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Priyam Saraswat (@priyamsaraswat) 分享的帖子

有網友對這棟別墅驚嘆不已,但同時提出了疑問:「這絕對是新技術,非常創新」、「別墅沒有地基和鋼筋,它能抵禦惡劣天氣,甚至大地震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