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數十萬隻小紅蛱蝶正展開一場史詩級遷徙!這些僅重0.3克的飛行勇士從非洲出發,穿越7200公里直抵北極圈。驚人的是,牠們每年都要完成這趟來回旅程,總飛行距離超過1.5萬公里,相當於香港往返倫敦的距離!
小紅蛱蝶是昆蟲界飛行冠軍
作為全球分佈最廣的蝴蝶物種,小紅蛱蝶的生存本領令人驚嘆。去年科學家首次記錄到,一群小紅蛱蝶藉助季風,完成從西非到南美長達3500公里的跨大西洋飛行,創造昆蟲遷徙新紀錄。
butterflymigration.com圖片
小紅蛱蝶適應能力驚人
研究顯示,小紅蛱蝶展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面對氣候變遷與城市發展,牠們學會在馬路邊的植物上產卵,並以城市公園的花朵為食。這種不挑食的習性讓牠們即使身處乾旱地區也能存活。
資料圖片
頑強物種正面臨威脅
然而,這種頑強物種正面臨威脅。2000至2020年間,美國蝴蝶種群因棲息地喪失、氣候變化和農藥使用等因素減少了22%。科學家警告,若不保護牠們的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小紅蛱蝶也可能步上其他蝶類的後塵。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保育新發現
科學家近期確認小紅蛱蝶在非洲的越冬模式:9至11月棲息在半乾旱草原,12至2月則南遷至潮濕草原和高地。這些發現為保護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科學家在東非坦桑尼亞烏德宗瓦山脈(Udzungwa Mountains)的原始雨林中,發現一種前所未見的巨型樹種。這棵樹壽命可能長達數千年,卻因數量稀少與生長緩慢,生存岌岌可危。
高約40米,樹幹直徑最寬可達2.7米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這一新發現物種被命名為「王子黛絲曼樹」(Tessmannia princeps),種名「princeps」源自拉丁文「最傑出」,象徵其超越雨林樹冠的挺拔姿態。這種巨樹高約35至40米,樹幹直徑最寬可達2.7米,雖未及全球最高樹種,仍足以令人驚嘆。
樹芯每公分有15個年輪 顯示生長極緩慢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潛在壽命。研究團隊檢視1棵倒下的王子黛絲曼樹,發現其樹芯每公分竟有12至15個年輪,顯示生長極為緩慢。
或早在羅馬建城前已屹立於世上
研究作者比安奇(Andrea Bianchi)向環境新聞網站《Mongabay》透露,若以年輪推估,體型較大的個體年齡可能介乎於2000至3000年間。這意味著,部分王子黛絲曼樹可能早在羅馬建城前就已屹立於此,雖然年輪計算法尚待更精確方法驗證。
示意圖
採用「爆裂開裂」機制散播種子
這種巨樹的種子散播方式也別具一格。它採用「爆裂開裂」(explosive dehiscence)機制,種子從豆莢中猛力彈射而出,宛如自然界的微型炮彈。儘管不少植物具備類似特性,但王子黛絲曼樹在同屬物種中仍顯獨特。
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
然而,這種壯觀樹種分布極為有限。研究人員僅在烏德宗瓦山脈同一區域的兩2族群中,發現約100棵成熟個體。加上生長緩慢的特質,使其格外脆弱。研究團隊建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應將其列入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lnerable)物種。
納入森林復育計劃之內
好消息是,王子黛絲曼樹的棲地正納入一項森林復育計劃,旨在修復並串聯古老雨林區塊,為這一新物種提供庇護。研究人員警告,若計劃中斷,這種巨樹將面臨棲地喪失危機,甚至可能升級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等級。保護工作的成敗,將直接決定其命運。
發現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
這項發現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植物分類學》(Phytotaxa),為全球植物學界增添一筆珍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