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風水」、「查通勝」等的古代中國傳統習俗,很多時被認定為帶有迷信或神秘色彩。事實上,它們強調環境與人的關係,基於對自然法則的觀察和實踐累積而成,是一種科學的探索。今次石榴台專訪,請來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盧傑雄博士,以及香港電台節目主持洪健崴,與大家講講怎樣透過港台節目《乾坤幾何》,理性地去認識「風水」、「通勝」及「易經」等中國術數的學說,鑽研文化,警惕迷信,承傳中華智慧。
《乾坤幾何》兩位主持、盧傑雄博士(左二)以及洪健崴(右二),接受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右一)以及總編輯李彤(左一)訪問(巴士的報記者攝)
靠《易經》生活數千年 必含豐富智慧
點擊看圖輯
《乾坤幾何》兩位主持、盧傑雄博士(左二)以及洪健崴(右二),接受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右一)以及總編輯李彤(左一)訪問(巴士的報記者攝)
盧傑雄博士(左)表示《易經》以宇宙的哲理來啟發人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睇風水」、「查通勝」等的古代中國傳統習俗,很多時被認定為帶有迷信或神秘色彩(資料圖片)
洪健崴(左)表示節目邀請不同嘉賓來深入淺出談《易經》及「風水」(巴士的報記者攝)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風水設計師周亦彤 (中)(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組織心理學家 黃仲遠 (中)。
「乾、坤」是出自《易經》,被視為風水學說之根。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表示講到《易經》就要講金庸筆下所描繪的武功絕學,以《射鵰英雄傳》的「降龍十八掌」最為深入民心,每一招所引用的,都是由《易經》的基本元素卦爻,經過金庸轉化成武學的具體招式,如「飛龍在天」、「見龍在田」。盧社長表示很多人對《易經》的認識源自這裡、停留在這裡。盧傑雄博士回應指,《易經》一方面解釋宇宙,並以宇宙的哲理來啟發人生:「《易經》主張所有東西是氣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氣化成陰陽』。陰陽對立互補,產生了『五行』。」盧博士強調中華文化很多時都講一對, 互補,循環不息、生生不斷,都是源於《易經》,中國人靠這套哲理生活了數千年:「當中必定有一些可以學習的智慧。」
盧傑雄博士(左)表示《易經》以宇宙的哲理來啟發人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睇風水」、「查通勝」等的古代中國傳統習俗,很多時被認定為帶有迷信或神秘色彩(資料圖片)
存在誤解、不被正視才變「迷信」
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在專訪中問及「睇風水」、「出門查通勝」、「擇良辰吉日」等等這社會上被形容為「古老的東西」,如何去了解以及解釋《易經》、「風水」及曆法等等這個普遍被形容為「迷信」及「神秘領域」?盧傑雄博士表示,希望以歷史、文化及哲學的角度去講,去了解背後的中華傳統智慧:「其實這是一個被忽視了的中華文化領域,社會不正視它,存在誤解,就成為了『迷信』。」洪健崴表示節目旨在鑽研文化,警惕迷信,希望讓聽眾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智慧:「我們在十多集的節目,會介紹如『陰陽』、『五行』等的基本知識,讓不太懂的聽眾容易理解背後的理論,亦會邀請不同的嘉賓。」
洪健崴(左)表示節目邀請不同嘉賓來深入淺出談《易經》及「風水」(巴士的報記者攝)
講到「風水」,李彤表示香港現時都有很多年輕人鑽研相關學問。洪健崴同意,表示節目當中亦會請來了年輕的嘉賓,如風水設計師周亦彤:「她是很年輕,父親是一位『玄學家』,她自己也對『風水』等方面有興趣,將風水與設計融合,體現中國智慧融入生活。」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風水設計師周亦彤 (中)(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風水」幾千年學問影響現代家居設計
李彤再追問指,大家經常說「入到一間屋『聚不聚財』」,即是讓人感到舒服不舒服,背後是否有一套邏輯及理論存在?盧傑雄博士回應,這個涉及選擇適合的地點為居所的邏輯,早在商代已經存在,如背山面水、『左青龍』『右白虎』,其實是有防衛作用。
盧傑雄博士說,「風水」就是生活上的各種資源的配合及運用:「如有良好的水土、防風及採光等等,如何生活得舒適都蘊含客觀元素,事實上這些也是現代家居設計的基本要求。」洪健崴補充,「風水」是數千年來中國前人所累積而來的「大數據」及經驗,反映在其的理論當中。兩位主持又表示,其中一集請來建築師蔣匡文,他同時都是風水師,擅長將傳統的風水學,應用在建築設計,會講講風水與建築設計的關係。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建築師蔣匡文 (左)。
「風水」帶來的心理作用
盧傑雄博士強調,「風水」是中國幾千年來累積的學問,了解它的同時,不應該「神化」它:「風水當中有一種『補救法』,如家居選擇了一個不理想的位置、又不能即時搬遷之下,在寓所放設『陣』,這些有很多傳統風水師都不認同的。這只是有安慰心理作用。」盧永雄說:「這有如口服安慰劑(placebo),其實只是澱粉丸或生理鹽水,以假亂真,無療效作用。」盧傑雄博士同意這只是個心理問題。洪健崴說在節目中邀請組織心理學家黃仲遠,解釋風水設計或者遇上一些人生問題之時,做了一些事後,如何影響人的心理。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組織心理學家 黃仲遠 (中)。
「通勝」是奇書?背後亦集中國古人經驗之大成
李彤問現在不少人做事都喜愛用「通勝」擇吉日,這是否涉及「迷信」、背後又有甚麼原理及邏輯?盧傑雄博士表示,「通勝」與《易經》是有關連,《易經》將易數與曆法配合,與古人對大自然的陽光雨水多寡、農作物生長等的總結的經驗而寫成的一套曆法系統,成為具備了推斷、預測的功能書。洪健崴表示他們亦在節目邀請了堪輿曆學家蔡興華女士,她的家族一直在編「通勝」,由她來拆解「通勝」,以及講講如何製作「通勝」。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堪輿曆學家蔡興華 (左)。
《乾坤幾何》於星期六晚上8時30分在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港台網站(radio1.rthk.hk)及「RTHK 電台」流動程式同步播出及提供節目重溫。視像資料已上載港台Youtube頻道。大家亦可透過港台Podcast One下載節目,隨時收聽節目內容。
節目連結: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chinese_numerology
節目港台Podcast One連結: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57
收看石榴台專訪完整版:https://www.bp-links.com/p/6694
香港電台持續發展智慧廣播,最近正式啟用位於觀塘的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致力發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節目製作,使節目製作人員有更大的創作空間,提升工作效能和節目質素。《石榴台》專訪請來香港電台總監(製作事務)韋佩文,為大家講講他們AI 的發展。
AI主播越變越真
《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對於港台人工智能主播Aida的亮相有很深刻印象,韋佩文表示,AI科技在這世代不可避免,希望好好運用於節目製作上:「一推出時我們會認為這是Aida 1.0,意思是我們有發展,希望繼續改善及進步,到現在Aida已經有2.0,未來會發展3.0。」「希望Aida好像《木偶奇遇記》的故事一樣,會慢慢變成『真人』,無論她的說話口音、表情、動作等。」
《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表示,香港電台對於「創新」接受程度都很高。韋佩文亦同意他們「大膽」嘗試,並形容這是作為廣播行業需要有發展的遠景:「如果將科技只是研究,並沒有真實去應用,前進的幅度就會比較慢。直接將技術應用出來,之後收到很多正面的回響,這些聲音都能夠幫助我們去改善,發展AI的工作亦不會慢下來。港台的員工亦會努力學習應對挑戰。」
韋佩文又說,在今年AI Lab 成立之前,港台同事已經成立不同小組,去搜羅各地的AI工具做研究,去實驗及改良,最終找到一些生成工具適合用於製作之上,包括語音生成文字、文字生成影像以及影片的工具:「港台不同部門都有在應用。不過現階段有很多還在摸索之中,有時AI所輸出的結果都不穩定,需要用方法去讓AI去學習去進步,最終達至我們想要的效果。」盧永雄表示,AI製作出滿意的效果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透過AI 讓廣東話主播懂說其他語言
香港是一個多民族及語言的社會,李彤亦了解到,港台已經利用AI,可將主持生成不同語言廣播,以服務香港不同語言的聽眾或觀眾。韋佩文回想在疫情期間,需要製作聲帶宣傳防疫措施的困難,突顯AI的重要:「當時要找一些不同少數族裔語言的人去做錄製,工程是相當浩瀚。但現在有AI工具生成試驗後,錄了廣東話後,透過AI翻譯及生成英文、普通話,甚至印尼、韓國、日本、法國及西班牙語。」盧永雄說:「主持只要拍一條片,變成其他語言,一按掣就能製作不同語言版本,員工只要驗查有沒有出錯就可以了,有助節省製作時間。」
王牌節目《傑出華人系列》AI修復 效果比傳統更好
香港電台自1997年推出《傑出華人系列》,這經典系列最近亦運用科技,把這些珍貴的訪問內容,更好地展現於觀眾眼前。韋佩文表示由於節目拍攝年代久遠,要再推出時也要合乎現時觀眾的視聽要求:「他們未必能接受當年模擬制式。使用當年的影片質素,在現時來說都是『鬆、郁、矇』的。用AI復修就能提升畫面質素,並提升了工作效率,我們可節省三分一至五分一人手。」
AI能提升工作效率與效果
韋佩文以《傑出華人系列》AI修復效果為例,效果比起傳統更好,相比傳統做法,同事節省了不少時間去做一些重複性的工作,他們便能用更多的時間做一些更有創意的工作,包括對美學的要求等,讓他們的能力發揮得更好。
主持參觀AI Lab了解運作(巴士的報記者攝)
AI Lab推動人工智能教育 再作更多嘗試
李彤問,近年AI成為城中熱話及焦點,成立了AI Lab後,除了製作節目,還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去了解AI 、實際應用,甚至可以吸引他們進入這行業,培養人才。韋佩文表示當AI Lab成立後,除了培訓員工,亦肩負教育公眾的使命,將之用作推動媒體教育,包括邀請青少年學生來參觀,認識AI和電視製作的融合,啟發創意思維。同時,亦向他們灌輸應用AI的道德責任,包括誠實(例如標示使用了人工智能輔助製作)、尊重知識產權、提防生成內容可能偏頗等。
青少年學生參觀AI Lab(港台提供圖片)
韋佩文希望,香港電台繼續在創科發展的前沿多作嘗試,包括利用雲端科技進行遠程拍攝以及5G影像傳送等等,希望在製作上做得更方便,員工外勤工作上可以更輕鬆。
香港電台除了自家設立AI Lab 外,亦與不同機構合作,致力推動跨行業創新,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樞紐。例如港台已經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展開三年的合作計劃,透過科技國公司的Digital Living Lab,與園區創科公司分享港台過去豐富的歷史數據資料,推動跨行業的數據共享。港台亦與香港中文大學的InnoHK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簽署為期兩年的合作備忘錄,加強公共廣播機構與科研界之間的合作,當中,港台會開放豐富的廣東話資料庫,供中心用作人工智能多語言語音的開發。
收看石榴台專訪完整版:https://www.bp-links.com/p/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