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石榴台專訪|倡香港引入碳審計制度 理大計劃建「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促科創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石榴台專訪|倡香港引入碳審計制度 理大計劃建「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促科創

2024年09月19日 07:00 最後更新:14:05

近年常說「碳中和」,公司講ESG亦與「碳排放」有關,如何有效了解以及量度碳足跡?

香港理工大學最近發表了2024《施政報告》建議書,就「碳中和」城市、香港及大灣區科創發展、「一帶一路」合作以及生命科技健康與醫療四大主題提交建議。理大期望政府制定「碳中和」政策和發展藍圖時,更重要制定「碳審計」,才能計算能否達至目標。另外,理工大學亦計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與香港及內地頂尖大學合作,在政策配套、商業運作模式等等去研究如何發展低空經濟,促進創科發展。

更多相片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左) (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左) (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致力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減少一半碳排放,要實現目標關鍵在於香港的發電模式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香港致力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減少一半碳排放,要實現目標關鍵在於香港的發電模式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趙教授認為香港政府必定要盡快制定能源政策以及釐定定位發展的問題 (資料圖片)

趙教授認為香港政府必定要盡快制定能源政策以及釐定定位發展的問題 (資料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崔永康教授 (右)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崔永康教授 (右)

理大的2024《施政報告》建議書中倡議積極發展「低空經濟」 (資料圖片)

理大的2024《施政報告》建議書中倡議積極發展「低空經濟」 (資料圖片)

理大計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與香港及內地頂尖大學合作去研究如何發展「低空經濟」(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計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與香港及內地頂尖大學合作去研究如何發展「低空經濟」(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左) (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左) (巴士的報記者攝)

可利用「綠氫」 達至本港「碳中和」目標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接受《巴士的報》石榴台訪問時表示,香港致力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減少一半碳排放,要實現目標關鍵在於香港的發電模式:「發電佔了碳排放的比重很高,如果電力公司供電的方式改變不了,就很難達至減碳目標。」

香港致力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減少一半碳排放,要實現目標關鍵在於香港的發電模式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香港致力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減少一半碳排放,要實現目標關鍵在於香港的發電模式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趙教授認為,政府已經有制定氫氣政策,而購買「氫氣」是其中一個方法。《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同意要達至「碳中和」一定要使用「綠氫」。趙教授補充:「製氫有不同的方法,用化石燃燒電解水分製氫,本身就有碳排放,而『綠氫』就是使用可再生能源。」趙教授進一步解釋:「在中學讀化學,製氫就是『水解』,H2O就變成H2。『綠氫』就是以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做『水解』過程。但這種做法成本太高,所需的空間亦很多。現在新疆有很大的地方及氣候條件,才可以做到。」

趙教授認為香港政府必定要盡快制定能源政策以及釐定定位發展的問題 (資料圖片)

趙教授認為香港政府必定要盡快制定能源政策以及釐定定位發展的問題 (資料圖片)

趙教授說,香港可以考慮購買「綠氫」,但運輸能源等也有一系列的問題要解決:「所以香港政府是時候要想想一些政策,可以『再行快少少』主導整件究。香港科研實力不弱,內地的技術轉化落地是優勢,如果香港與內地給合,事實上可以引領世界。」趙教授認為香港政府必定要盡快制定能源政策以及釐定定位發展的問題,另外基建配套的配合以及市民負擔等,都是政府要周全考慮的問題:「所以,政府必須要有全盤計劃。」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引入「碳審計」制度助中小企迎接未來發展

趙教授又表示,要達至「碳中和」的目標,除了發電廠,也需要全民參與:「每一個機構、單位都要了解自己碳排放的水平,這就需要『碳審計』。現時上市公司要申報ESG,其中一項是報告碳排放的數據,事實上香港除了大公司,有更多的是中小型企業,他們現時沒有政策及支持。」盧永雄同意:「他們如果要實行時,要請會計師行幫助計算,必然令他們營運百上加斤。」趙教授表示,政府需要推行政策,鼓勵每一個企業關注碳排放及收集數據,讓整個城市計算到碳排放量,才能因應數據制定不同措施及方案。」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崔永康教授 (右)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崔永康教授 (右)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崔永康教授就補充:「數據不是自動產生出來,是需要上報,以及分析,這時就需要『碳審計』。政府裡有專家,亦可以與香港及內地高等院校團體合作。在我們的建議書當中也提及了『碳審計』全面實施如何去做,可以讓商業製造KPI,也讓市民知道自己碳排放,這樣才能鼓勵全民減碳。」

理大計劃設「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倡大推低空經濟

《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在專訪提及在理大的2024《施政報告》建議書中提及「低空經濟」,這是一種創新的方法去產生新的經濟產業的同時,也能達至「碳中和」。趙教授表示,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步伐比內地城市慢:「小型飛行工具不只是送貨,內地已有很多城市已將低空經濟結合旅遊業,坐上去體驗及觀光。我們想吸引多點旅客,香港也有很多島嶼,都很適合低空經濟旅遊。事實上,飛行載具交通網絡的問題相對複雜,所以『河套區』港深及深港部分,是相當適合作『低空經濟』試驗區,這時政府一定要牽頭去做。」

理大的2024《施政報告》建議書中倡議積極發展「低空經濟」 (資料圖片)

理大的2024《施政報告》建議書中倡議積極發展「低空經濟」 (資料圖片)

理大計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與香港及內地頂尖大學合作去研究如何發展「低空經濟」(巴士的報記者攝)

理大計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與香港及內地頂尖大學合作去研究如何發展「低空經濟」(巴士的報記者攝)

趙教授還透露,理大亦將會計劃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與香港及內地頂尖大學合作去研究如何發展「低空經濟」,促進創科發展:「低空經濟不只有無人機,亦蘊含政策研究、商業運作模式等。」「內地城市已經陸續去做了,香港不能再慢下去。」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建議書全文:https://www.polyu.edu.hk/precit/research/publications/

收看石榴台專訪完整版:https://www.bp-links.com/p/7055

往下看更多文章

石榴台專訪|何謂風水?通勝藏了多少中華智慧? 暢談中國哲理看人生世道

2024年07月30日 12:02 最後更新:12:02

「睇風水」、「查通勝」等的古代中國傳統習俗,很多時被認定為帶有迷信或神秘色彩。事實上,它們強調環境與人的關係,基於對自然法則的觀察和實踐累積而成,是一種科學的探索。今次石榴台專訪,請來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盧傑雄博士,以及香港電台節目主持洪健崴,與大家講講怎樣透過港台節目《乾坤幾何》,理性地去認識「風水」、「通勝」及「易經」等中國術數的學說,鑽研文化,警惕迷信,承傳中華智慧。

《乾坤幾何》兩位主持、盧傑雄博士(左二)以及洪健崴(右二),接受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右一)以及總編輯李彤(左一)訪問(巴士的報記者攝)

《乾坤幾何》兩位主持、盧傑雄博士(左二)以及洪健崴(右二),接受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右一)以及總編輯李彤(左一)訪問(巴士的報記者攝)

靠《易經》生活數千年 必含豐富智慧

「乾、坤」是出自《易經》,被視為風水學說之根。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表示講到《易經》就要講金庸筆下所描繪的武功絕學,以《射鵰英雄傳》的「降龍十八掌」最為深入民心,每一招所引用的,都是由《易經》的基本元素卦爻,經過金庸轉化成武學的具體招式,如「飛龍在天」、「見龍在田」。盧社長表示很多人對《易經》的認識源自這裡、停留在這裡。盧傑雄博士回應指,《易經》一方面解釋宇宙,並以宇宙的哲理來啟發人生:「《易經》主張所有東西是氣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氣化成陰陽』。陰陽對立互補,產生了『五行』。」盧博士強調中華文化很多時都講一對, 互補,循環不息、生生不斷,都是源於《易經》,中國人靠這套哲理生活了數千年:「當中必定有一些可以學習的智慧。」

盧傑雄博士(左)表示《易經》以宇宙的哲理來啟發人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盧傑雄博士(左)表示《易經》以宇宙的哲理來啟發人生(巴士的報記者攝)

「睇風水」、「查通勝」等的古代中國傳統習俗,很多時被認定為帶有迷信或神秘色彩(資料圖片)

「睇風水」、「查通勝」等的古代中國傳統習俗,很多時被認定為帶有迷信或神秘色彩(資料圖片)

存在誤解、不被正視才變「迷信」

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在專訪中問及「睇風水」、「出門查通勝」、「擇良辰吉日」等等這社會上被形容為「古老的東西」,如何去了解以及解釋《易經》、「風水」及曆法等等這個普遍被形容為「迷信」及「神秘領域」?盧傑雄博士表示,希望以歷史、文化及哲學的角度去講,去了解背後的中華傳統智慧:「其實這是一個被忽視了的中華文化領域,社會不正視它,存在誤解,就成為了『迷信』。」洪健崴表示節目旨在鑽研文化,警惕迷信,希望讓聽眾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智慧:「我們在十多集的節目,會介紹如『陰陽』、『五行』等的基本知識,讓不太懂的聽眾容易理解背後的理論,亦會邀請不同的嘉賓。」

洪健崴(左)表示節目邀請不同嘉賓來深入淺出談《易經》及「風水」(巴士的報記者攝)

洪健崴(左)表示節目邀請不同嘉賓來深入淺出談《易經》及「風水」(巴士的報記者攝)

講到「風水」,李彤表示香港現時都有很多年輕人鑽研相關學問。洪健崴同意,表示節目當中亦會請來了年輕的嘉賓,如風水設計師周亦彤:「她是很年輕,父親是一位『玄學家』,她自己也對『風水』等方面有興趣,將風水與設計融合,體現中國智慧融入生活。」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風水設計師周亦彤 (中)(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風水設計師周亦彤 (中)(香港電台提供圖片)

「風水」幾千年學問影響現代家居設計

李彤再追問指,大家經常說「入到一間屋『聚不聚財』」,即是讓人感到舒服不舒服,背後是否有一套邏輯及理論存在?盧傑雄博士回應,這個涉及選擇適合的地點為居所的邏輯,早在商代已經存在,如背山面水、『左青龍』『右白虎』,其實是有防衛作用。

盧傑雄博士說,「風水」就是生活上的各種資源的配合及運用:「如有良好的水土、防風及採光等等,如何生活得舒適都蘊含客觀元素,事實上這些也是現代家居設計的基本要求。」洪健崴補充,「風水」是數千年來中國前人所累積而來的「大數據」及經驗,反映在其的理論當中。兩位主持又表示,其中一集請來建築師蔣匡文,他同時都是風水師,擅長將傳統的風水學,應用在建築設計,會講講風水與建築設計的關係。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建築師蔣匡文 (左)。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建築師蔣匡文 (左)。

「風水」帶來的心理作用

盧傑雄博士強調,「風水」是中國幾千年來累積的學問,了解它的同時,不應該「神化」它:「風水當中有一種『補救法』,如家居選擇了一個不理想的位置、又不能即時搬遷之下,在寓所放設『陣』,這些有很多傳統風水師都不認同的。這只是有安慰心理作用。」盧永雄說:「這有如口服安慰劑(placebo),其實只是澱粉丸或生理鹽水,以假亂真,無療效作用。」盧傑雄博士同意這只是個心理問題。洪健崴說在節目中邀請組織心理學家黃仲遠,解釋風水設計或者遇上一些人生問題之時,做了一些事後,如何影響人的心理。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組織心理學家 黃仲遠 (中)。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組織心理學家 黃仲遠 (中)。

「通勝」是奇書?背後亦集中國古人經驗之大成

李彤問現在不少人做事都喜愛用「通勝」擇吉日,這是否涉及「迷信」、背後又有甚麼原理及邏輯?盧傑雄博士表示,「通勝」與《易經》是有關連,《易經》將易數與曆法配合,與古人對大自然的陽光雨水多寡、農作物生長等的總結的經驗而寫成的一套曆法系統,成為具備了推斷、預測的功能書。洪健崴表示他們亦在節目邀請了堪輿曆學家蔡興華女士,她的家族一直在編「通勝」,由她來拆解「通勝」,以及講講如何製作「通勝」。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堪輿曆學家蔡興華 (左)。

《乾坤幾何》受訪嘉賓-堪輿曆學家蔡興華 (左)。

《乾坤幾何》於星期六晚上8時30分在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港台網站(radio1.rthk.hk)及「RTHK 電台」流動程式同步播出及提供節目重溫。視像資料已上載港台Youtube頻道。大家亦可透過港台Podcast One下載節目,隨時收聽節目內容。

節目連結: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chinese_numerology

節目港台Podcast One連結: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57

收看石榴台專訪完整版:https://www.bp-links.com/p/6694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