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正全力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今年底展開新田科技城首階段發展工程,亦會在今年稍後公布餘下幾個新發展區,包括牛潭尾、馬草壟和新界北新市鎮的土地用途方案。
發展局 FB圖片
甯漢豪出席有關城市未來發展國際研討會致辭表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兩大發展項目,合共可提供約4000多公頃新發展土地,既可滿足不同產業的發展需要,亦能提供更多優質和綠色的生活空間。至於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團隊正最後擬備填海工程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計劃於今年內提交報告,正式啓動法定環評程序,目標是在今屆政府任期內啓動有關填海工程。
發展局 FB圖片
她又說除了新發展項目,市區更新及樓宇重建在構建宜居活力城市亦發揮重要作用。香港樓齡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約1萬幢,政府已加大力度,採取措施推動和鼓勵樓宇維修及重建,包括加強執法力度,並透過法例修訂推動私人業權統一,促進樓宇重建。
發展局 FB圖片
發展局 FB圖片
政府提出修訂尚未實施的《土地業權條例》,以在新批土地先行實施業權註冊制度,簡化物業轉讓程序。
修例亦提出確保相關土地的業權不可被推翻、不可被逆權侵佔,又將物業轉讓彌償上限定為5000萬元,如果修例獲立法會通過,政府期望在2027年上半年生效。
在立法會相關法案委員會會議,多個出席團體表示支持修例,其中律師會代表認為,修例可提供確定性,簡化物業轉讓程序可為香港提供更有利的營商環境,亦可減省律師的工作,不過擔心在業權不可推翻下,或會增加物業欺詐個案。
消委會代表希望政府在通過修例後,能調配足夠資源到相關機構,利用科技建立健全系統,並盡早做好公眾教育。高力國際物業顧問的代表期望政府有時間表,將業權註冊制度擴展至不同土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資料圖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現時土地註冊處正做分析,當局希望在明年交代下一階段工作,她明白律師會的關注,但不用過於擔心,雖然修例後物業轉讓程序有所簡化,但屆時會有防偽特徵,有信心在清晰的制度下,阻截欺詐的能力更高。
甯漢豪認同將來運作模式始終有分別,當局需要從實戰角度出發,提供更多指引及「問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