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首辦 逾30師生到順德學傳統製作技藝

社會事

「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首辦 逾30師生到順德學傳統製作技藝
社會事

社會事

「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首辦 逾30師生到順德學傳統製作技藝

2024年08月29日 14:05 最後更新:17:03

逾30名學生赴順德學習嶺南美食文化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與中華廚藝學院聯手合作,首次舉辦「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逾30名來自香港的學生和導師於8月前往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烹飪學院舉參加為期八天的培訓課程,學習傳統鳳城點心的製作技藝,亦是該校首次培訓來自香港的學生。

一連8日的培訓課程既有創新又有傳統,烹調方法涵蓋蒸、煮、焗、炸、燉、煎、炒,亦是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烹飪學院首次培訓來自香港的學生。

一連8日的培訓課程既有創新又有傳統,烹調方法涵蓋蒸、煮、焗、炸、燉、煎、炒,亦是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烹飪學院首次培訓來自香港的學生。

培訓由多位順德名廚親自授課,包括以創新技藝聞名的年輕師傅陳小東、著名點心師傅梁兆基,以及有「南粵點心泰斗」之稱的吳南駒等人。培訓計劃涵蓋了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烹飪方法,包括蒸、煮、焗、炸等多種技術,在培訓期間,學員們除了學習點心製作技巧,還有機會親身品嚐各式順德美食,深入體驗當地飲食文化。

推動粵菜文化傳承與創新

親自北上為學生打氣的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表示,選擇鳳城點心作為培訓內容,是基於鳳城是廣府粵菜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以及其點心的功夫。龔女士還親自品嚐了學員們創作的融合嶺南醒獅文化的創意點心「醒獅酥」,並對學生們的努力讚不絕口。

大灣區青年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還親自品嚐學生製作的一款融合嶺南醒獅文化的創意中式點心——醒獅酥,讚不絕口。

大灣區青年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還親自品嚐學生製作的一款融合嶺南醒獅文化的創意中式點心——醒獅酥,讚不絕口。

中華廚藝學院院長葉漢鵬則表示,這次培訓之旅不僅強化了香港學生的實踐技能,也讓他們對粵菜的文化底蘊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期待學生們將學到的鳳城點心技藝帶回香港,為香港這個「亞洲美酒佳餚之都」注入更多新元素。

為粵港飲食文化交流搭建橋樑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烹飪學院院長馮才敏亦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創意表示肯定,認為透過這次合作可推動傳承順德作為世界美食之都、並將中華美食文化宣揚國際。

來自中華廚藝學院的二年級學生黎寶桂分享到:「這次學習使我深刻了解了鳳城點心的製作特色,特別注重食材的質量和鮮味,讓我獲益良多。」她計劃回港後將所學融會貫通,創作更多創新的點心。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夥拍中華廚藝學院首辦「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夥拍中華廚藝學院首辦「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

有調查發現,超過四成的受訪海外遊客來港旅遊首選生態觀光,歷史古蹟和藝術文化緊隨其後,反映旅客逐漸傾向生態旅遊。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將本港75個景點分為五大類別,分別為歷史古蹟、生態觀光、美食購物玩樂、藝術文化及建築地標,以網上問卷及訪談形式,訪問了800多名港人及400多名來自35個國家及地區的海外人士,了解他們對各類景點的喜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調查發現,約41%受訪海外人士選擇生態觀光類別;其次為歷史古蹟、佔18.1%;第三是藝術文化、佔15.6%。至於港人對遊客推薦的旅遊類別,最多港人推薦美食購物玩樂、約佔27%;其次是生態觀光、佔24%;第三是歷史古蹟、約佔19%。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生態景點方面,調查發現有近八成海外遊客會選擇西貢、近七成人選擇大澳、約四成人會選擇「四徑」。

大澳。資料圖片

大澳。資料圖片

團體認為,旅客的旅遊取向轉為生態旅遊為主,不再是傳統的「食買玩」,遊旅業界設計旅遊產品時,應有所調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