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心辦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 邀專上院校生參與共同減塑減廢

社會事

美心辦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  邀專上院校生參與共同減塑減廢
社會事

社會事

美心辦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 邀專上院校生參與共同減塑減廢

2024年09月22日 18:38 最後更新:18:58

美心集團(美心)積極創新求變,推動全民減廢、減碳、減塑,並於今年首次聯同學術機構、知名設計師及環保物料生產商等舉辦了「BEST with LESS 香港大專飲食業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BEST with LESS),廣邀全港專上院校學生以公開比賽形式,徵集環保設計方案,透過採用紙質或甘蔗渣設計餐盒,當中涵蓋餐盒、杯、杯蓋、醬料盒子等等,並研究如何減少外賣包裝。具實用性及成本效益的環保餐盒優異設計方案,將有機會被美心集團餐廳採用。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BEST with LESS 得到跨界合作夥伴的支持,包括由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創新研究中心(CSIS)擔
任顧問及研究機構,向公眾發佈減塑成效及活動中獲得的啟發。香港設計師協會亦邀請了 18名設計師作為義務導師,為近30隊學生團隊提供設計指導。

更多相片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亞軍是「自信派門」。

亞軍是「自信派門」。

亞軍是「自信派門」。

亞軍是「自信派門」。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致辭。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致辭。

美心集團舉辦BEST with LESS 香港大專飲食業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

美心集團舉辦BEST with LESS 香港大專飲食業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綠饗」奪得冠軍,其追求綠色環保的設計,提倡簡化外賣包裝的款式及減少整體用料。

為了讓參賽團隊了解現時管制即棄塑膠規例的要求,和顧客及營運需要,美心於暑假期間舉辦了賽前的工作坊,由學術單位、評審團成員、環保物料專家等向參賽者剖析市場需要、顧客習慣、實際操作及成本效益等,更安排他們到餐廳考察,以獲取顧客及前線店員的意見,確保設計方案既符合法規的物料要求,亦可應用至美心旗下不同菜系的餐廳。

亞軍是「自信派門」。

亞軍是「自信派門」。

專業評審陣容來自多個界別,包括中大亞太研究所所長馮應謙教授、CSIS負責人胡嘉明教授、著名設計師何啟亨及創作總監「又一山人」黃炳培、身兼品牌管理專家的港大客座副教授袁文俊博士,另外還有美心集團快餐總監范滿強和供應鏈總監區晉禮。經首輪評審脫穎而出的八組入圍作品,於9月21至24日於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展出。第二輪評審由評審團以五大準則評分,包括「減少包裝物料」、「環保性」(採用可降解物料、可回收)、「實用性」(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美觀及原創性」、「延續性」(鼓勵消費者日後重用該容器或包裝)。參觀者亦可由9月21日中午至22日上午的展期參與公眾投票,投選心目中的設計方案。

亞軍是「自信派門」。

亞軍是「自信派門」。

經過兩輪嚴謹的評審,比賽結果於22 日的頒獎典禮中公佈。首三名勝出隊伍會贏得美心獎學金及由大灣區航空贊助由香港出發之免費來回機票,其作品亦將有機會被美心旗下餐廳採用。「優異創作獎」及「最受歡迎設計獎」得主則可獲美心飲食禮券及獎學金,總值港幣一萬元。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季軍是「傳意達無限」。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感謝一眾跨界別夥伴不吝出謀獻策,促成今次比賽順利舉行。他表示,美心希望藉 BEST with LESS,可以喚起顧客、業界及社會關積極討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來,一起尋求更多減塑減廢的可能性,繼而將討論及想法化為付諸實行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及環境帶來正面改變。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致辭。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致辭。

評審團之一的馮應謙教授亦表示:「這場比賽提供了一個給年輕人展現創意的平台,讓他們探索創新方案,積極參與解決環境問題。他們的設計啟發了我們,展示了合作與創新的力量。」

所有得獎及入圍作品將於9月25 日開始在各大專院校巡迴展出,美心期望展覽可啟發社會就香港的減塑減廢,以至碳中和進程,展開建設性討論。

美心集團舉辦BEST with LESS 香港大專飲食業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

美心集團舉辦BEST with LESS 香港大專飲食業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

為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挑戰,美心積極透過創新意念推行不同範疇的減廢、減塑及減碳項目,實現社會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美心較早前已於餐廳推行多項環保計劃,鼓勵顧客一起減少使用即棄餐具。其中美心快餐於 2018 年率先推行「日日無飲管」,成為全港首個中式快餐連鎖店全面推行無飲管計劃;至2022年全線堂食全面使用可重用餐具,而2023年3月更推出「走塑大行動」,顧客凡惠顧美心MX 、can.teen及美心Food2外賣時免取餐具,自備餐盒或自備杯,均可於美心專屬的手機應用程式 Eatizen 中獲贈電子印花一個。顧客累積滿五個電子印花,即可獲贈5元電子優惠券一張。計劃至今已節省逾63萬份即棄塑膠外賣餐具。

Tags:

大灣區

再有連鎖飲食集團計劃在全線中式酒樓及指定快餐店,推出專為吞嚥遇到困難人士而設的軟餐。集團未來數月將為護老院院舍長者提供近萬份軟餐,日後亦會以成本價向院舍供應軟餐。有語言治療師認為,有助提高長者的官感認知。

美心集團推出專為吞嚥困難患者研發的全新軟餐品牌「軟心膳」。巴士的報記者攝

美心集團推出專為吞嚥困難患者研發的全新軟餐品牌「軟心膳」。巴士的報記者攝

讓集團提供的軟餐是將烹調好的食物攪碎並製作成果凍形狀,外型與普通食物相似,但口感軟容易被吞嚥。聖公會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隊高級言語治療師湯迪生表示,隨著人口高齡化,全港院舍平均6成院友面對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輕則飲水需要加入凝固粉,最嚴重要插鼻胃管進食。目前院舍提供正常餐、碎肉碎菜餐,及糊餐,供不同院友需要。

美心集團推出專為吞嚥困難患者研發的全新軟餐品牌「軟心膳」。巴士的報記者攝

美心集團推出專為吞嚥困難患者研發的全新軟餐品牌「軟心膳」。巴士的報記者攝

湯迪生表示,糊餐是將菜肉和飯打成糊狀,院友根本不會知道自己在進食甚麼,每天進食糊餐,會令院友認知退化,生活質素亦變差。他說,軟餐的安全標準高,能為院友提供視覺及味覺,有良好的感官認知。但他說,一般市民能在社區買到軟餐的途徑不多,即使連鎖食肆推出軟餐,也不是每間分店均有出售,一些小店也因為成本高而沒有推出軟餐的動力,建議政府在政策上配合,讓更多人可以認識軟餐及購買。

美心集團推出專為吞嚥困難患者研發的全新軟餐品牌「軟心膳」。巴士的報記者攝

美心集團推出專為吞嚥困難患者研發的全新軟餐品牌「軟心膳」。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