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秘魯或曾有女帝統治? 1300年前王座髮絲及壁畫揭蹤跡

大視野

古秘魯或曾有女帝統治? 1300年前王座髮絲及壁畫揭蹤跡
大視野

大視野

古秘魯或曾有女帝統治? 1300年前王座髮絲及壁畫揭蹤跡

2024年10月03日 13:20 最後更新:17:28

考古學家近日在秘魯發現了一個石製王座和壁畫,精細描繪出一個獨特的場景,顯示在1300多年前的「摩奇(Moche)」文化時期,秘魯沿海河谷地區可能存在一位女性統治者。

古秘魯或曾有女帝統治

據外媒報導,這些文物是在秘魯西北沿海的帕尼亞瑪卡(Pañamarca)考古遺址發現的。該遺址的考古計劃研究主任歐提茲(Jessica Oritz)表示,這些古壁畫的內容「可能表明這個空間的使用者是一位女性,可能是一位統治者」。

壁畫描繪一位權力女性接見訪客

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有柱子的覲見廳(也稱為「王座廳」),四周飾有描繪著一位權力女性身披海洋生物的壁畫,以及象徵新月的圖案。在壁畫中,這位女性坐在王座上接見訪客。根據在石製王座上找到的人類頭髮和使用痕跡,推測這個王座曾經被使用過。

考古學家:最令人興奮的發現是使用痕跡

考古學家歐查托馬(Jose Ochatoma)表示,「最令人興奮的發現是這些使用痕跡」。這個房間的每面牆都描繪了神話場景和人物的壁畫。他將這個房間比作梵蒂岡著名的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指出西斯汀教堂的穹頂上有著米開朗基羅描繪的聖經場景壁畫,而這個秘魯的房間則描繪了摩奇文化思想的場景。

秘魯在500多年前是南美洲高原地區的印加帝國之所在地,擁有豐富的考古遺址,許多遺址可追溯到數千年前。帕尼亞瑪卡遺址位於太平洋沿岸,以其色彩繽紛的壁畫而聞名。

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

考古學家認為,這個覲見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當時秘魯西北部沿海河谷正處於摩奇文化時期。研究團隊還在附近發現了一個能夠俯瞰廣場的房間。根據其中描繪一個腿部纏繞著蛇的人物的壁畫,將該房間命名為「纏繞蛇室」。之前的考古研究從未發現這類圖像,該房間內還有其他描繪戰士、擬人化武器以及一隻怪物追趕男子的壁畫。

paisajespanamarca IG圖片

paisajespanamarca IG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距今逾6千年紅山文化考古大發現!內蒙出土迄今體量最大紅山文化玉龍

2024年09月27日 10:20 最後更新:23:21

「中華文明的璀璨星辰『紅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討會」9月22日舉行,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工作進展,出土了迄今體量最大紅山文化玉龍及逾百件紅山文化玉器。

內蒙古日報圖片

內蒙古日報圖片

紅山文化百年考古重大發現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了今年5月起展開的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元寶山積石塚考古工作的最新進展。這次考古首次揭示了結合了墓葬與祭祀功能的建築遺址,呈現出「南方北圓、南壇北塚」的獨特特徵,規模是內蒙古至今最大的,並且一次性出土了逾百件紅山文化玉器,幾乎包含了所有類型的紅山文化玉器。

內蒙古日報圖片

內蒙古日報圖片

出土迄今體量最大紅山文化玉龍

據央視新聞報導,從M15號墓中出土的玉龍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紅山文化玉器中體量最大的。此外,還發現了與凌家灘文化玉冠飾相似的器物,填補了內蒙古紅山文化玉器考古研究的空白,為研究河套地區龍山時代「藏玉於牆」現象提供了新的考古線索。

迄今體量最大紅山文化玉龍(內蒙古日報圖片)

迄今體量最大紅山文化玉龍(內蒙古日報圖片)

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演變提供重要線索

內地學界認為,紅山文化將中華文明的起源提前了1000多年,跨越了夏、商、周等時期。紅山文化的形成、發展、變遷以及其後續影響,對中華文明的起源研究至關重要,同時也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線索。

內蒙古日報圖片

內蒙古日報圖片

一些學者指出,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約在距今6500年前後興起,約在距今5800年左右進入古國文明階段,並與其他地區文化相互融合演變而成。目前發現的半地穴式房屋、玉器、陶器展示了紅山文化與仰韶文化、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等地域文化之間的聯繫。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