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立法會議員參觀南丫發電廠 了解港燈減碳及應對極端天氣等工作

政事

立法會議員參觀南丫發電廠  了解港燈減碳及應對極端天氣等工作
政事

政事

立法會議員參觀南丫發電廠 了解港燈減碳及應對極端天氣等工作

2024年10月07日 18:24

立法會一眾議員包括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副主席陳紹雄,10月7日早上前往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實地了解港燈如何透過把發電燃料「由煤轉氣」作為中期措施,加上其他環保方案,以配合特區政府的減排減碳目標。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議員亦深入認識南丫發電廠內包括新天然氣發電機組等主要設施的設計和運行,以及發電廠如何抵禦風暴潮與越堤浪的襲擊和在港島多區變電站應對水浸的影響等。港燈相信推行這些措施有助公司抵禦直至世紀末由極端天氣對供電帶來的挑戰,確保港燈的供電系統的穩定和可靠。

更多相片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鄭祖瀛及港燈管理層向議員講解公司為減碳和應對極端天氣挑戰所採取的措施。

鄭祖瀛及港燈管理層向議員講解公司為減碳和應對極端天氣挑戰所採取的措施。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中)與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右6)、副主席陳紹雄(左6)及一眾議員,參觀南丫發電廠L12天然氣發電機組的汽機大堂。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中)與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右6)、副主席陳紹雄(左6)及一眾議員,參觀南丫發電廠L12天然氣發電機組的汽機大堂。

議員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洞穴系統,了解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運作。

議員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洞穴系統,了解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運作。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鄭祖瀛及港燈管理層向議員講解公司為減碳和應對極端天氣挑戰所採取的措施。

鄭祖瀛及港燈管理層向議員講解公司為減碳和應對極端天氣挑戰所採取的措施。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和多名管理層,陪同議員先參觀剛於今年年初投產的L12天然氣發電機組和控制中心,了解港燈近年藉興建新天然氣發電機組,取代老舊燃煤機組,以減少發電過程中的碳排放和其他空氣污染物的排放,致力實踐低碳轉型。鄭祖瀛表示,預計在 2035 年或之前停止以燃煤作日常發電用途。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中)與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右6)、副主席陳紹雄(左6)及一眾議員,參觀南丫發電廠L12天然氣發電機組的汽機大堂。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中)與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右6)、副主席陳紹雄(左6)及一眾議員,參觀南丫發電廠L12天然氣發電機組的汽機大堂。

議員亦了解到港燈目前正研究如何安全穩定地把日後由內地輸入的零碳電力接駁上本身電網,另外正探討在現時的天然氣發電機組燃料內,摻入氫氣的可行性,以逐步過渡至使用 100% 綠色氫氣燃料,在2050年或以前實現發電「淨零碳排放」。

議員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洞穴系統,了解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運作。

議員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洞穴系統,了解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運作。

鄭祖瀛承諾未來會持續加強與議會的溝通和合作,並將一如既往,繼續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服務,同時全力支持政府的中期減碳和長遠碳中和目標。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議員參觀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新一年度的雨季、風季即將到臨,港燈聯同機電工程署日前在杏花邨舉行演練,強化工程人員對處理由極端或惡劣天氣所引致電力事故的應變能力。

港燈聯同機電工程署日前在杏花邨舉行演練,強化工程人員對處理由極端或惡劣天氣所引致電力事故的應變能力。

港燈聯同機電工程署日前在杏花邨舉行演練,強化工程人員對處理由極端或惡劣天氣所引致電力事故的應變能力。


演練模擬香港廣泛地區受到暴雨影響、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由於每小時降雨量超過 70 毫米,暴雨令數間位於杏花邨沿岸住宅大廈的變電站被水淹浸,觸動站內的水浸警報系統,站內的自動抽水泵隨即開動抽走積水,但由於遇上海水倒灌情況,令站內的水浸情況加劇,影響電力供應。

港燈設立現場指揮中心,並派出流動發電車和流動電池儲能車參與緊急復電演練。

港燈設立現場指揮中心,並派出流動發電車和流動電池儲能車參與緊急復電演練。


演練歷時約 3 小時,模擬由港燈系統控制中心調派工程人員、調配流動指揮中心前赴現場,開展緊急修復和復電工作,又派出流動發電車和流動電池儲能車,演練一旦變電站內設施無法在短時間內重啟,可為居民提供臨時電力供應。為加強沿海和低窪地區電力設施抵禦極端和惡劣天氣的能力,港燈已為數百個變電站加強防洪設備,同時亦正為所有距離岸邊 100 米內、位處有水浸風險地區的電力設施,加裝或提升高度至主水平基準(PD)+6.0 米的擋水牆,進一步提升抗洪能力。

港燈模擬系統控制中心收到水浸警報後,即時調派工程人員及調配流動指揮中心前赴現場開展緊急維修和復電工作。

港燈模擬系統控制中心收到水浸警報後,即時調派工程人員及調配流動指揮中心前赴現場開展緊急維修和復電工作。


此外,港燈亦不時檢視和優化現行的緊急應變方案,包括在 3 號或以上颱風訊號懸掛時安排足夠人員駐守南丫發電廠作 24 小時兩更制不停運作,若遇上強颱風或超強颱風襲港,會再額外增派人手以加強應變能力,另外在 8 號或以上颱風訊號懸掛的情況下亦會調派工程人員在港島不同地區待命;遇上緊急情況下,會透過不同渠道向客戶提供最新資訊,以及與港島和南丫島的民政事務署、區議會和關愛隊等保持緊密聯絡,在可行的情況下以最大的力度提供支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