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移英港人難捱高學費 肥彭要求轉交本地生學費 高人:工黨政府睇錢份上不會接受

博客文章

移英港人難捱高學費  肥彭要求轉交本地生學費  高人:工黨政府睇錢份上不會接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移英港人難捱高學費 肥彭要求轉交本地生學費 高人:工黨政府睇錢份上不會接受

2024年10月18日 18:00 最後更新:18:11

10月17日,前港督彭定康及包括牛津大學前校長在內的6位英國大學現任和前任校長,聯名致函英國教育大臣方佩芝 (Bridget Phillipson),呼籲為在英國居住滿三年的香港BNO簽證持有人提供本地生學費待遇。

現時,持BNO移英港人學生,只能以「國際生」身份付高昂學費。肥彭在聯署信中指,「羅素集團大學」(Russell Group)的國際生本科課程年均學費約為25,000英鎊,對於一個想讀醫的BNO持有人來說,即使克服了重重困難,考取了醫科學位,但仍面臨5年內每年支付高達50,000英鎊學費,且沒有學生貸款資助。

持BNO移英港人學生,只能以「國際生」身份支付高昂學費讀書。

持BNO移英港人學生,只能以「國際生」身份支付高昂學費讀書。

自2021年BNO簽證計畫推出以來,已有超過18萬BNO持有人及其家屬移英,當中不少是帶著孩子到英國讀書的家庭。2022年11月英國更允許18至27歲年輕人獨立於父母申請BNO計畫,但他們要在當地讀書,只能以國際生身份,支付難以負擔的高昂大學學費。

相反,在當地,現時來自烏克蘭或阿富汗的學生,都可享本地生學費待遇,歐盟學生在英國、歐洲經濟區或瑞士居住滿三年後,也可獲得本地生學費資格。

彭定康在信中指,根據歐盟定居計畫獲得「定居」或「預定居」身分的歐盟公民,只要符合通常的居住規定,即在課程開始前的三年內一直居於英國、直布羅陀、歐洲經濟區(EEA)或瑞士,通常就可獲得本地生學費待遇和學生貸款系統的資格,但BNO移英學生卻無此待遇。

彭定康去函英國教育大臣要求在英國居住滿三年的香港BNO簽證學生可享本地生學費待遇。

彭定康去函英國教育大臣要求在英國居住滿三年的香港BNO簽證學生可享本地生學費待遇。

彭定康還以數據提出「利誘」,指據英國政府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年收入比未上大學的人高出10,000英鎊,相等於每名畢業生每年向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多繳納2,000英鎊,生產力水準就會提高0.2%至0.5%,故呼籲英國政府效仿蘇格蘭政府的做法,2023年因法庭裁定一名伊拉克裔女生Ola Jasim勝訴,指高等教育的居住要求違反了《歐洲人權公約》,蘇格蘭政府遂於2023年引入了BNO持有人在蘇格蘭居住滿三年後可獲得本地生學費待遇的政策。

除彭定康外,其他聯名的校長包括:格林威治大學校長博滕勳爵(Lord Boateng)、伯恩茅斯大學創始校長考克斯男爵夫人(Baroness Cox)、杜倫大學校長凱倫·奧布萊恩(Karen O'Brien)教授、伯明翰大學校長亞當·蒂克爾(Adam Tickell)教授、埃塞克斯大學校長安東尼·福斯特(Anthony Forster)教授和萊斯特大學校長尼尚·卡納加拉賈(Nishan Canagarajah)教授。

聯署包括牛津大學前校長在內的6位英國大學現任和前任校長。

聯署包括牛津大學前校長在內的6位英國大學現任和前任校長。

英國教育部指,已收到相關聯署及會面請求,但尚未確認是否會安排會議。

高人話,工黨政府上任初期,英媒已曾揭露保守黨政府遺留下來的「財政黑洞」如何巨大。英國天空新聞台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英政府面臨的公共財政缺口比220億英鎊更多,單是今個財政年度就已達200億英鎊(約2,038億港元)。

英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10月30日便將公布首份財政預算案,她早已預告,加稅及迅速削減一些公共開支是在所難免,否則難改善英國惡劣的財政狀況。高人認為,一眾移英港人應有心理準備,工黨新政府要大量「填氹」的情況下,會否接受彭定康的呼籲讓BNO持有人享本地生學費待遇?相信大家心裡有數。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港澳辦發文讚《施政報告》展現革新求變決心 高人:鼓勵各界支持施政

2024年10月18日 10:55 最後更新:11:03

新一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為大主題,行政長官李家超連日來出席記者會或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多次闡釋其改革理念,指香港正處於關鍵經濟轉型期,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結時」,改革是為結果的提升,並非為改而改,必須要明白「立甚麼」、「破甚麼」,要因地制宜,張弛有道及拿捏得當。難怪中央港澳辦昨也刊出署名「港澳平」的文章,從3方面讚揚《施政報告》有「銳意改革、奮發進取、造福民眾」的堅定信念和堅實行動。

李家超指,改革若只講顛覆或只求推倒重來,是忘記了改革目的,他認為改革要整個社會一起參與和推進,行政立法機關有帶領社會改革的角色。在要求他人改革的同時,更重要是從自身開始,自我革新,自我識變、應變和求變。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講辭中,提及「改革」多達40多次。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講辭中,提及「改革」多達40多次。

由中央港澳辦發表署名「港澳平」的文章指,《施政報告》能「貫穿改革精神,展現決心意志」,鮮明提出要「不斷求進、自我革新」,「識變、求變,守正創新,靈活應對挑戰和機遇」,還系統闡述其改革理念,提出注重系統觀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等的關係,明確指出「體系中欠缺但需要建立的,要建立;有嚴重缺失的,要撥亂反正;有瓶頸、短板或阻礙的,要突破瓶頸、清除障礙;有需要鞏固的,要強化和完善」。

「港澳平」稱,有媒體關注《施政報告》提及「改革」多達40多次,許多評論都認為《施政報告》響應了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回應了社會各界以改革謀發展的期盼,展現出特區政府革新求變的決心和魄力。

「港澳平」讚《施政報告》能突出本港優勢,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港澳平」讚《施政報告》能突出本港優勢,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港澳平」又指,《施政報告》能「突出優勢發揮,為發展添動能」,緊密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緊扣香港發展定位,重點圍繞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促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推動多元經濟,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引擎、深化大灣區合作等進行部署,大力發掘經濟新增長點,充分體現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香港獨特功能作用的自覺和更有力行動。

文章舉例指,《施政報告》提出在金融方面強化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利用香港黃金進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列的有利條件積極打造國際黃金交易中心;航運方面,加快綠色航運中心建設,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在貿易方面,建設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到香港建立總部或分部。所以,社會普遍認為《施政報告》以宏觀視野審視全局,對香港未來發展的謀篇布局方向明確、路徑清晰、舉措到位,針對性、集成性、前瞻性強,與過去兩份《施政報告》的政策舉措連貫互補,為不斷增強香港發展動能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

「港澳平」指特區政府不避民生痛點,穩定有序解決「劏房」這老大難問題。

「港澳平」指特區政府不避民生痛點,穩定有序解決「劏房」這老大難問題。

「港澳平」又稱讚道,就任兩年多年來,李家超和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為民幸福,彰顯責任擔當」,特別是市民廣泛關注的房屋問題,在通過增加公營房屋用地、推出「簡約公屋」等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又提出以立法方式制定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推動所有住宅樓宇分間單位改建成符合標準的「簡樸房」,穩定有序解決「劏房」這個老大難問題,得到市民充分肯定,有媒體在《施政報告》發表當天的即時民調已顯示,逾7成市民感滿意。

高人話,今次港澳辦發表署名文章力挺《施政報告》的改革理念和舉措,在民生痛點難點上有「心」更有「行」,體現「事不避難」的責任擔當,是為行政長官李家超領導的特區政府送上「定心丸」。文章同時發放訊息,不要對《施政報告》在雞蛋裏挑骨頭,像第三者作出剝花生式批評。並鼓勵社會各界要團結一致,以自身行動參與改革,以實際行動支持特區政府施政,讓「美好願景變為輝煌現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