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國記者節」當日,一部短劇《鳥籠》在網上流傳,引起熱議,不少網民都看出短劇是諷刺《蘋果日報》前社論主筆楊清奇,早前在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中作供時表示,《蘋果日報》所謂的「編採自主」是「鳥籠自主」,其實都是老闆黎智英指定的政治觀點。
短片上傳至今短短數日,不同頻道累計點擊已過十萬,吸引不少網民留言,指該片令人反思所謂「編採自由」,實際在傳媒老闆眼中不過是政治工具。
短劇中,新人記者Judy懷抱理想進入大報館,在採訪主任阿旻指導下工作,撰寫稿件亦都力求平衡報道,惟仍遭副總編輯雄哥批評報道為「垃圾」,因雄哥只想按照老闆要求刊登反對派的聲音,甚至為了強化立場而修改甚至捏造採訪對象發言。
此後,Judy在雄哥威逼利誘下洩露了被採訪者資料,導致多年朋友跟她絕交,令她感受到原來整間報館就好像設定一個鳥籠,採編人員在鳥籠內有一定自由,卻不能走出「鳥籠」的框架,「原來公眾利益都比不上老闆的利益」。
最終Judy決定辭職,最後一幕她把家中的籠中鳥放飛,讓鳥兒自由飛翔,寓意女主角希望打開鳥籠重獲自由,不欲被操縱。
不少人看筆短劇後,都認為含意不言而喻,因大家都記得在黎智英涉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中,筆名「李平」的前《蘋果》主筆楊清奇就曾在庭上作供指,《蘋果》所謂的「編採自主」,其實是「鳥籠自主」,都由老闆黎智英指定基本立場,就像設下一個「鳥籠」,採編人員在「鳥籠」內有一定自由,但不可跳出這個框架。
楊清奇庭上明言,不論是社評或論壇版,都要跟隨黎智英的觀點,「一定唔會同佢作對」,若編輯堅持用不符《蘋果》立場的作者,「到時被炒嗰個可能就係我,因為之前都有先例。」
高人話,短劇揭示了反對派媒體過往在新聞採訪和報道過程中,如何藉「編採自主」之名歪曲真相,以達到個人政治目的。短劇在中國記者節當日流傳,更令人反思新聞工作者應何去何從,媒體又應怎樣運作,如何避免淪為某些政治勢力的工具,正如有網民指「作為新聞從業者必須堅守底線」。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