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棄塑膠新法例的適應期10月21日結束,環保署表示,新法例實施一個月社會整體已大致合規,業界亦已逐漸適應新法例的要求,在業務上作出配合。
環境及生態局FB圖片
適應期內,環保署在過去一個月派員巡查適應期內約160間仍未合規的源頭銷售店舖,發現所有這些店舖均已符合新法例的要求。
環保署
至於下游的酒店和食肆,環保署說,在過去一個月內,共接獲43宗有關投訴,並已就所有投訴個案作出調查,絕大部分已作出更正。當中有兩宗個案在進一步巡查時仍未有具體行動作出改善,環保署已發出書面警告,要求負責人在10個工作天內作出改善,否則會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資料圖片
發言人說,適應期過後,業界積極配合新法例停止售賣或提供受管制的即棄塑膠產品,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有關產品的習慣亦有所改變,例如外賣「走餐具」的市民比法例實施前明顯增加,市民逐漸習慣自備可重用餐具,連鎖食肆更有超過八成顧客不需要外賣餐具,估計新法例每年平均可為香港減少超過6000萬套即棄餐具,整體達致有效的減廢成績。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承認,政府推行「走塑」政策是汲取了垃圾收費的經驗,強調政府重視民意。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新法例的適應期日前結束。謝展寰早上在電台節目上說,本港正開始建立「走塑」文化,很多市民都開始自帶餐具,絕大部分食肆都符合法例要求,在適應期內,減少了3000萬套即棄餐具,而本港垃圾的塑膠量亦慢慢下跌。
政府致力與餐飲業界試驗即棄塑膠餐具的替代產品。資料圖片
至於第二階段管制何時推行,謝展寰指要視乎替代產品的成熟度、價錢、社會接受程度等,政府正與餐飲業界試驗替代產品。他認為如果社會的接受度高,有關政策便可行得「更深更遠」,否則社會會有反彈。
他承認推行「走塑」政策是汲取了垃圾收費的經驗,強調政府重視民意。至於今屆政府任期內會否再推行垃圾收費,謝展寰說,要評核社會的接受程度、減廢回收的參與度等,待成熟才能推行,政府會在明年中到立法會報告情況。
謝展寰(中)指垃圾收費的宣傳過程中,讓市民對垃圾分類回收的認識和支持度都有增加。資料圖片
謝展寰提到,雖然政府暫緩推行垃圾收費,但在宣傳過程中有正面之處,市民對垃圾分類回收的認識和支持度都增加,政府隨後亦加大減廢回收工作。由1月起,家居廚餘量增加4倍,其他回收物亦多了五至六成。
他又說,政府在6月開始,逐步向所有公共屋邨的住戶,每月免費提供20個指定垃圾袋,作為宣傳教育之用,由6月至今,公共屋邨所收到的回收物至今增加七成,家居廚餘亦多了一半。
謝展寰(左)指第二階段走塑管制何時推行,要視乎替代產品的成熟度、價錢、社會接受程度等因素而定。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