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支持籌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其中表明有意爭取開辦的科技大學,本月初成立校董會顧問小組為校方提供意見,並由前醫管局主席、前港大校委會主席梁智鴻擔任小組主席。
梁智鴻接受訪問表示,醫學界需要透過科研持續發展,而科研是科技大學建校理念和強項,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學領域有一定成績,希望新的醫學院提供內外全科訓練的同時,亦培訓具科研背景的醫生,他強調並非要為現有兩間醫學院,帶來惡性競爭。
科技大學
梁智鴻又說,同意新醫學院以招收第二學位學生為主,認為醫生需要醫術,也需要人生經驗和同理心,相信原本已完成基本學位的人士處事較成熟。他亦認同,醫學院開辦初期,招收約50名醫科生,是適合的數目,之後會逐步增加。
對於科大校長葉玉如曾表示,第三間醫學院的構想定位為「醫工結合」,希望培訓具醫學,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工程知識的人才,梁智鴻指出,最終定位要由校方決定,但醫療發展一日千里,科技有助前線醫護工作,令流程更順利和精準,又相信師資和籌集資金方面不會有問題。
資料圖片
梁智鴻又指醫學院和教學醫院選址不一定限於大學本部或附近,他認為開辦初期任何一間綜合醫院也可以成為教學醫院。
理工大學和浸會大學早前都表示有意設立第三間醫學院,理工大學回覆查詢說正籌組專責工作小組,針對醫學院策略定位、課程設計、收生安排和教研設施等提供意見,並按時向政府提交建議書。浸大早前表示,已向政府工作組遞交意向書,並已成立籌備委員會,向工作組闡述新醫學院的策略定位和功能。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年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SALSA)錄取11名香港精英運動員,人數創歷年新高。校方今日舉行歡迎典禮,邀請運動員新生、家長、教練及體育界代表共賀這批精英展開學業與運動雙線征程。
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處長劉夢琳教授(左二)與三名即將入讀的傑出學生運動員新生林新棟(左一)、符歡(右二)和莫竣林(右一)合照。
新學年將於9月入讀的運動員涵蓋桌球、劍擊、賽艇、棒球等8個項目,包括:
林新棟(工商管理學課程):賽艇運動員
符歡(理學士經濟及金融學):美式桌球運動員
莫竣林(工學士計算機工程學):棒球運動員
吳婉琳(工程學延伸主修人工智能):劍擊運動員
羅子豐(科技及管理學雙學位):帆船運動員
其餘運動員分佈於花様滑冰、田徑等項目,如拯溺運動員陳樂心將攻讀計算機工程學。
一眾即將入讀科大的傑出學生運動員合照,他們包括:(前排左起)符歡(桌球)、羅子豐(帆船)、吳婉琳(劍擊)、莫竣林(棒球);以及(後排左起)周哲弘(花樣滑冰)、陳穎東(劍擊)、林新棟(賽艇)、黃浩軒(劍擊)及陳立仁(桌球)。
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學事務處長劉夢琳教授致辭時指出:「運動員的自律、毅力與鬥志,與學術成就息息相關。他們的經歷能啟發同學,並為校園注入正能量。」她強調,科大將持續優化SALSA計劃,配合教資會資源,吸引更多具潛質的運動員入讀。
科大舉辦歡迎典禮,特別邀請學務長梁伯和教授(第二排左十)會同一眾傑出學生運動員新生、香港體育學院代表、運動員的教練、中學校長、老師及家人等,慶祝各精英運動員即將展開人生新一頁。
除SALSA外,科大「學生運動員入學計劃」(SAAS)提供獎學金、彈性課程及專屬輔導:
經濟支援:最高全額學費減免連生活津貼HK$104500(可續領),另設海外比賽津貼。
生活配套:四年宿舍住宿、免費醫療及心理輔導。
學術彈性:允許延長修業期、調整學分負荷,並配備學術導師團隊。
科大近年設立專屬顧問委員會,並為頂尖選手提供考試時間調適等便利。校方表示,此舉旨在平衡香港體育人才培養與國際競技需求,助力運動員在學界與專業領域同步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