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衛星雲圖揭新疆植樹治沙成就 10年間荒漠變「綠色奇蹟」

兩岸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兩岸

      兩岸

      衛星雲圖揭新疆植樹治沙成就 10年間荒漠變「綠色奇蹟」

      2024年11月29日 10:20

      內地衛星雲圖揭新疆10年沙漠治理和植樹成就,成功將荒涼沙漠打造成一片「綠色奇蹟」。

      衛星雲圖展示新疆人民10年沙漠治理成果

      綜合內媒報導,內地一部紀錄片近期透過衛星影象的今昔對比,展示了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人民10年來在沙漠治理和植樹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在過去10年,各族人民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鋪設了33,680公頃的草方格,完成了11,840平方公里的人工造林,種植了20億棵樹。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且末縣人民10年來在沙漠鋪設逾6200公頃草格

      巴州且末縣是一個被沙漠包圍的小城,人口只有7萬多人。過去,這裡的沙漠每年以3到5米的速度向城市逼近。透過衛星雲圖可見,2014年,這裡被沙漠覆蓋,一片蒼茫。如今,這裡已經披上「綠裝」。近10年來,該縣人民在沙漠中鋪設了超過6,200公頃的草格,相當於超過8,700個標準足球場。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民豐縣人民種植逾3700公頃樹木還建立農田防護林

      由於地勢原因,且末縣的風向從東向西,一路來到和田民豐縣。近年來,民豐縣的40,000多名居民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種植了超過3,700公頃的樹木,建立了1,600公頃的農田防護林,並種植了1,065.6萬株防沙植物,足以覆蓋整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于田縣人民梯田種植植被抵禦風沙

      另一個受風沙侵襲嚴重的地區是和田地區于田縣。2014年,于田縣的全年的風沙天數為225天。從衛星雲圖上可以看出,這裡滿是被風沙侵襲過荒涼。在抗擊風沙的過程中,當地人民研究出了「于田治沙模式」。在這片原本寸草不生的漫漫黃沙中,用梯田的方式種出了梭梭、紅柳、四翅濱藜等植物。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策勒縣人民種植逾2000萬株樹木和1.2萬公頃經濟作物

      沿著於田縣再往西走,便到達了和田地區受風沙侵襲最為嚴重的策勒縣。衛星雲圖顯示,這片地區不僅覆蓋著茂密的植被,還有當地人民種植的大片果園。近年來,策勒縣人民積極參與到治沙工作中,在沙漠中相繼種植了2148.28萬株樹木和1.2萬公頃的經濟作物,如核桃和紅棗等,使這裡逐漸變成了和田地區沙漠中的「奇跡之城」。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柯柯牙森林覆蓋率達到驚人73%

      新疆的柯柯牙鎮曾經風沙肆虐,寸草不生,最近的沙漠距離城區僅6公里,且每年以5米的速度逼近。1986年,這裡的森林覆蓋率僅為8%,但現在已驚人地達到73%。到目前為止,阿克蘇地區近400萬人參與了自願植樹活動。

      根據研究,2024年空氣污染最嚴重的9個城市中有6個在印度,新德里更是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首都。

      印度是2024年空氣污染第5嚴重的國家

      瑞士公司IQAir於3月時公布「2024世界空氣品質報告」(2024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該公司在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支持下,分析138個國家或地區,共8954個地點、4萬多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的資料。

      這份報告指出,印度是2024年空氣污染第5嚴重的國家,其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達每立方米50.6微克,比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安全標準高出10倍以上。

      新德里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首都

      IQAir的報告提到,全球9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6個在印度,而新德里(New Delhi)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首都,伯尼哈特(Byrnihat)是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大都會區。

      焚燒物品產生的污染是其中的一大主因

      印度的空氣品質不佳,尤其在冬季時更為嚴重,焚燒物品產生的污染是其中的一大主因。

      印度農民在入冬後,會大規模焚燒稻稈等農業廢棄物,這是形成大規模霧霾的關鍵。而這段期間也進入節慶的高峰期,為了慶祝、祭祀焚燒的蠟燭、爆竹等物,助長了空氣污染的程度。

      空氣污染另一原因是就地取材生火取暖

      另一個空氣污染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人為了與低溫搏鬥,就地取材生火取暖,木材、牛糞、垃圾已是基本款,廢五金、塑膠、廢輪胎也是他們力抗寒冬的生火取暖配備,這些都是讓空氣品質大幅惡化的成因。

      在印度空氣污染情況嚴重時,學校會改採線上教學,而機場每天都因能見度不佳有數百個航班的起降受到影響,當局也會要求年長者、兒童、患有呼吸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避免戶外活動。

      印度人面對空氣污染習以為常

      即便有許多不便,甚至會危害健康,但印度人面對空氣污染的習以為常之際,且也有那麼一些的莫可奈何。

      印度德里一位大學教授滿臉無奈、雙手一攤地表示,大家都知道入冬後焚燒稻稈會造成空氣污染,政府確實也下令禁止,「但為了獲得農民的選票,誰敢真的全力取締?」

      德里市民戴口罩出門。AP圖片

      德里市民戴口罩出門。AP圖片

      印度民眾卡格勒(Neetu Kagra)說,冬天我們會燒曬乾的牛糞、木材、塑膠、報紙,用來取暖,也會依傳統拿來烤印度煎餅、煮蔬菜,「這就是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外國人不得不外出時會戴緊口罩

      來印度定居6年多的林姓民眾表示,德里冬天的空氣污染是最嚴重的,且嚴重到即使在室內,看起來也是霧茫茫的一片,在污染最嚴重的時候,通常就是減少外出,大家在家裡也都會買很多台空氣清淨機,空間大一點的地方還得一次擺上兩台,要出門的話一定會戴能防止PM2.5的口罩,「我聽過最誇張的,是有人連睡覺都得戴口罩」,且「連我們的印度朋友都說,全印度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首都德里。」

      雖然印度整體的PM2.5年平均濃度比2023年減少7%,但各城市仍受到來自車輛、農業燃燒、垃圾和工業廢物的細懸浮微粒的影響仍十分嚴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