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C919掂! 香港發揮獨特作用

博客文章

C919掂! 香港發揮獨特作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C919掂! 香港發揮獨特作用

2025年01月02日 19:43 最後更新:21:11

新年伊始,國產C919大飛機開啟對香港的定期航班,每日對飛各一班往返上海和香港。我們不但以國家生產的大飛機為榮,亦為香港航空可發揮獨特作用深感欣慰。

中國生產C919大飛機,成為繼美國波音、歐洲空巴和俄羅斯伊爾飛機之外,第4個國家可以自行生產大型客機。俄羅斯長期受西方抵制,所以現在各國包括我國的航空公司,主要都是採購波音和空巴的飛機。縱使波音公司的飛機接連出現問題,但航空公司亦別無選擇,因為大飛機供不應求。如今中國終於造出另一個選擇,就是C919大飛機。

我有幸詳細了解到C919的發展狀況,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先進性。千萬不要以為由於C919尚未全面國產化,以為C919是比較落後的飛機,這是完全錯的。C919是現在全球大型飛機當中,相當先進的機型,主要體現在幾方面:

1.     省油。由於有後發優勢,飛機材料和設計方面用了最先進的方式,機身使用大量複合材料和新型航空合金,所以C919更快速、更慳油、更環保。2. 空間較大。C919的設計較新,艙內空間較同級的飛機闊,讓旅客有更佳空間感。3.駕駛體驗佳。據曾經參觀C919駕駛艙的航空界人士話,C919屬於最先進的操控方式,相比與舊飛機來說,C919操控流程絲滑,非常先進,加上機頭屏幕只有4塊玻璃,而傳統大飛機有6塊玻璃,視野更加廣闊,更受機師歡迎。

總的而言,C919是一架最先進的飛機,因此我國從不擔心C919的需求,單是國內的訂單已經收到手軟,現在手頭上有1300架訂單,遠超C919生產商的產能。

第二,產量。C919於2024年生產14架,估計今年生產50架,可以交付30架。需求和產能落差極大,主要原因不是中國產能擴展問題,而是環球的飛機零部件供應出現斷層,特別在疫情之後打亂了供應鏈,很多飛機零部件供不應求,所以現在無論是波音還是空巴,生產都出現問題,主要是零部件供應不足。中國亦同樣面對這個局限,所以另一方面中國亦大力發展大飛機零部件國產化,希望可以填補外來零部件的缺位。

順帶一提,中國正在研發更加大型的C929飛機,項目已經立項,估計到2035年就可以量產,這是中國另一個要攻關的領域。

第三,認證。一架新的航機飛行,要得到當地的適航證。C919可在國內飛行,但國際上兩大航空區域美國和歐盟,仍未對C919發出適航證,估計美國是C919最難獲得認證的地方,主要因為美國要和中國競爭,會卡壓C919,不易發出適航證。不過即使在歐洲暫未有適航證,也不會影響到C919的需求,因為單是供應內地在內陸飛行的飛機,C919已經供不應求。

第四,香港的角色。如今香港的獨特地位已突顯了出來,因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和內地屬於不同的空域,飛機飛出大陸來到香港,就等於是進入另一個空域。香港率先給予C919認證,C919可以搞定期航班來港,就有助於C919取得中國大陸以外的飛行安全紀錄,對其日後爭取其他國家的適航證有很大的幫助,預計未來陸續會有亞洲國家向C919發出適航證。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香港可幫助C919打開國際市場。她指出,國產大飛機踏出世界市場,需要設立飛機租賃公司(購買了飛機租給航空公司使用),也要為這些飛機租賃公司提供融資平台,而香港是重要人民幣離岸中心,並設有飛機租賃稅務優惠,若飛機租賃公司在港設立總部,便可豁免一半稅務,這樣可吸引相關公司來港設總部,增加飛機租賃公司對C919的需求,達到中間人和聯繫人的角色,香港可幫助C919「踏出世界舞台」。

我們為中國能夠成功製造大飛機感到興奮,甚至對飛機最核心部件飛機引擎未來國產化滿有期待。而香港亦可以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協助國家的大飛機飛向世界,這就是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

盧永雄

Tags:

新年

往下看更多文章

連美國人都注意到 習主席看的一本書

2025年01月03日 19:40 最後更新:21:05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2025年新年賀詞。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指出:「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

人民日報總結為:「力量源於團結,奮鬥創造奇跡。」

在中美鬥爭步向新階段的前夕,習主席的講話,好像在吹起動員號角。

有時從國家領導人讀的書中,可以看到他們眼中世界的未來。最近美國《紐約時報》注意到習主席讀的一本書。

今年10月底, 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上,習主席在發言時對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伊朗、埃及和其他幾個國家的領導人說,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以動盪和變革為特徵」的關鍵新時代。

習主席問:「是任由世界繼續動盪,還是推動世界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習主席這兩句話,是引用了1863年的一部俄羅斯著名小說《怎麼辦?關於新人類的故事》,這部小說啟發了列寧,發動俄國十月革命。

《紐約時報》在12月16日發表一篇文章,題為「一本成為習近平精神指南的俄羅斯小說」,講起這段故事。《紐約時報》指習近平經常引用俄羅斯的歷史和文學傳統來表達的意圖。習近平通過在金磚國家內部倡導革命犧牲精神,表明他有意團結發展中世界,加強與美國的鬥爭。

《怎麼辦?》這本小說,是俄國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於1862年在沙皇的牢房中寫成的。書中一個叫拉赫梅托夫的主要人物,吸引了習主席的注意。拉赫梅托夫是貴族後裔,16歲時反抗專制的父親,通過艱苦的體力勞動強健體魄,並移居聖彼得堡,在那裡他被招募到一個地下組織,重生為一個「非凡的人」,成為一個終極的革命者。

拉赫梅托夫捨棄了美食、美酒和美色。他閱讀哲學、文學和科學經典。他不用床墊,甚至為了考驗自己,在釘床上過了一夜,弄得渾身是血。他「完全漠視個人情感,沒有私心」,只專注於不惜一切代價實現自己的目標。

習主席也有上山下鄉的艱苦經歷。1969年新年剛過,不到16歲的習近平,輾轉坐火車、卡車、徒步,從北京來到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大隊插隊。

2013年3月,習主席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講到,「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習主席提到,他讀到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麼辦?》,他效仿主人公拉赫梅托夫那樣磨練意志,把褥子撤了,睡在光板炕上,一到雨雪天就出去摸爬滾打進行戶外鍛煉。

習近平去年在金磚國家峰會上提到《怎麼辦?》一書中的名句:「是任由世界繼續動盪,還是推動世界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他呼籲的正是那種犧牲和堅韌的精神,他對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說,「拉赫梅托夫堅定不移的決心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我們時代的風暴越大,我們就越要以堅定不移的決心,開拓進取的勇氣,站在最前列」。

《紐約時報》話,近平正在繼承拉赫梅托夫的衣缽——做「非凡的人」、歷史的推動者。信他的鋼鐵意志和高瞻遠矚的領導力,將把世界從美國的動盪中解救出來。

雖然《紐約時報》不忘把中國和美國放入威權主義對抗民主美國的框架中分析,但他們作為美國東岸精英,也確實對特朗普的自利孤立主義不敢恭維。所以《紐約時報》甚至不敢過份否定習主席要將把世界從美國的動盪中解救出來這種努力。或許《紐約時報》的精英們,也很想有人把他們從特朗普的動盪中解救出來。

習主席在新年講話中提到,「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他希望所有中國人咬一咬牙,堅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難苦奮鬥,捱過2025年世界的驚風惡浪。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