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俄烏「斷氣」僅3天 歐洲國家嘗苦果 有一國擬對烏克蘭實行報復

博客文章

俄烏「斷氣」僅3天 歐洲國家嘗苦果  有一國擬對烏克蘭實行報復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俄烏「斷氣」僅3天 歐洲國家嘗苦果 有一國擬對烏克蘭實行報復

2025年01月05日 12:30 最後更新:13:13

近期,俄羅斯終止過境烏克蘭向歐洲輸氣事件持續發酵。由於正值冬季,天然氣需求大,斷供天然氣已經開始給歐洲很多國家帶來諸多影響。意大利、荷蘭開始上漲能源價格,斯洛伐克政府稱正商議對烏克蘭採取報復措施。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AP資料圖片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AP資料圖片

2019年12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簽署了關於經烏克蘭領土輸送天然氣的協議,協議有效期5年,於2024年12月31日到期。此前,烏克蘭頻頻表態「停氣」「不續約」,引發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對於能源供應的擔憂。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1月1日發表聲明說,因過境協議到期,自莫斯科時間1月1日早8時起終止過境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同日,烏克蘭能源部表示,基輔時間1月1日早7時,烏克蘭停止了俄羅斯天然氣過境輸送服務。

俄停止通過烏克蘭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對於此前通過俄烏這條管線獲取俄天然氣的歐洲國家產生巨大影響。

根據歐洲天然氣管道設施運營商聯盟和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協會等機構提供的信息,自北向南,俄羅斯依次通過波羅的海海底「北溪」管道、過境白俄羅斯和波蘭的「亞馬爾」管道、過境烏克蘭的「兄弟」管道和「聯盟」管道,以及向土耳其及歐洲南部輸送天然氣的「土耳其溪」和「藍溪」管道向歐洲國家輸氣。截至目前,前四條管道已經停止運行。

日前,意大利能源網絡和環境管理局發佈聲明說,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和目前冬季氣溫較低影響,從3日起,意大利2025年一季度限制性電價環比上漲18.2%。意大利媒體報道稱,這一決定與俄烏天然氣過境運輸協議終止有關。

據央視新聞,本次上調的是針對年齡75歲以上、領取社保補貼的居民和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的限制性電力價格,涉及340萬用戶。由於不受限制的自由市場電價普遍高於限價,因此預計意大利電價未來可能會上漲30%。此外獨立機構預測稱,未來一年里每個意大利家庭還將多支付230歐元的天然氣費用。

除了意大利,荷蘭天然氣價格也受到影響。

當地時間1月2日,荷蘭海牙戰略研究中心能源專家伊勒斯·范登·貝克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天然氣中斷已造成荷蘭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據悉,荷蘭天然氣已達近一年多來最高點,由2024年年初每兆瓦時30歐元,漲至50歐元左右。專家表示,未來天然氣價格仍將保持在高位,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俄羅斯對歐供氣中斷,液化天然氣市場短缺以及天氣狀況。

對於俄停止通過烏克蘭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對於斯洛伐克來說,由於其距離目前歐洲所有的天然氣管線相對較遠,它對於過境烏克蘭的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是最深的。所以烏克蘭這條線一旦斷了以後,在能源安全、在天然氣供應方面,對斯洛伐克的直接影響是最大的。

崔洪建指出,烏克蘭方面切斷和俄羅斯的天然氣聯繫,不僅影響到了歐洲的能源安全,更重要的是讓歐洲和俄羅斯之間關係,似乎更難再回到從前。因為這樣下去的話,現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不僅在戰略安全上處於對抗的態勢;在經濟上,存在逐漸切割的狀態;同時在能源上,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直接的天然氣聯繫。

據斯媒報道,烏克蘭終止俄氣過境協議後,斯洛伐克可以經德國、波蘭或者希臘的港口進口液化天然氣,再氣化以後進行運輸,成本非常高昂,斯經濟部估計,從其他渠道進口天然氣將產生1.77億歐元的額外成本。對於歐盟默許烏克蘭終止俄羅斯天然氣過境運輸,2日,斯洛伐克總理菲佐表示,此舉損害了斯方利益,斯洛伐克政府將商議對烏克蘭採取報復措施,可能的選項包括停止向烏克蘭供應電力。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稱:「烏克蘭停止俄氣過境,輸往斯洛伐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單邊主義做法,使得斯洛伐克每年將遭受近5億歐元的損失。我代表方向黨宣佈,我們已經準備好與執政聯盟夥伴協商,並同意停止對烏電力供應,以及大幅減少對斯洛伐克境內的烏克蘭公民的支持。烏克蘭要麼恢復轉運俄羅斯天然氣,要麼補償斯洛伐克公共財政因停氣遭受的損失。」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AP圖片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AP圖片

菲佐在2日的講話中再次強調,烏克蘭停止俄羅斯天然氣過境,對俄羅斯經濟打擊不大,而從中獲益的是美國。

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追隨美國對俄羅斯能源產品施加多輪制裁,並制定了在2027年前與俄「能源脫鈎」的目標。輿論指出,兩年多來歐盟逐步減少對俄能源依賴,自身卻遭受了這一系列政策的反噬,而美國則從中坐收漁利、成為最大贏家。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俄烏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天然氣過境問題,部分歐盟成員國將進一步受到能源短缺壓力,俄羅斯每年將失去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烏克蘭每年也將損失約8億美元的過境費,只有美國從中坐收漁利。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和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022年報道,美國能源公司只需要花6000萬美元就可以將一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裝滿,而歐洲的收購價卻高達2.75億美元。除去運輸等成本,美國的每船液化天然氣都可以從歐洲賺取超過1.5億美元。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歐盟必須通過大規模購買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來彌補對美巨額貿易順差,否則將面臨全面關稅。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試圖將歐盟在能源供應領域與美國深度綁定,以更高價格向歐盟出售能源,一方面加強對歐洲能源市場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借機進一步鞏固美國在歐洲地緣政治中的影響力。

波蘭近些年來為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大幅增加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和從挪威進口管道天然氣。儘管如此,波蘭並不能獨善其身,也將受到「斷氣」帶來的間接衝擊。

波蘭官員已經提出,如果斯洛伐克切斷對烏克蘭的電力供應,波蘭願意從本國的發電廠輸送電力幫助烏克蘭渡過難關。對此,華沙企業研究所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沃伊迪加指出,波蘭的電力生產主要依靠煤炭,其額外支付的排放費用佔到能源價格的60%,使得波蘭成為歐盟電價最昂貴的國家之一,如果波蘭決心幫助烏克蘭填補電力缺口,將電力輸送到烏克蘭會進一步增加成本,最終將損害本國消費者的利益。

此外,波蘭政治學家圖霍爾斯基認為,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慮,此事使得斯洛伐克和波蘭兩個原本友好的鄰邦產生難以修復的隔閡,儘管波蘭每年可以向斯洛伐克輸送超過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斯洛伐克卻考慮從其他方向進口,而不是波蘭。圖霍爾斯基認為,波蘭為了基輔的利益,付出與斯洛伐克交惡的代價,並不會贏得烏克蘭的感激和獎勵,反而使得歐盟內部的裂痕日益加深,得不償失。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特朗普

往下看更多文章

杜魯多內憂外患 「明白已無留任之路可走」

2025年01月06日 13:32 最後更新:13:40

內有政治勢力逼宮,外有特朗普施壓和羞辱,已擔任加拿大總理一職超過九年的杜魯多深陷「內憂外患」,消息指杜魯多擬1月8日前辭去執政黨黨魁。

杜魯多。AP資料圖片

杜魯多。AP資料圖片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當地時間1月5日援引三名消息人士報道,預計杜魯多最早將於本周一(1月6日)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魁一職。消息人士强調,他們不確定杜魯多究竟將在何時宣布辭職的計劃,但表示,預計他將在本周三(1月8日)舉行的一次重要全國黨團會議之前宣布。

其中一名近期與杜魯多交談過的消息人士表示,杜魯多意識到他必須在與自由黨黨團會面之前宣布辭職消息,以免顯得他是被本黨議員們趕下台的。消息人士稱,目前仍不清楚杜魯多是會立即離職,還是會繼續擔任總理直到新黨魁選出。自由黨全國執行委員會負責决定領導層事宜,計劃本周(很可能在黨團會議之後)舉行會議,而推選杜魯多繼任者的計劃也尚未確定。  

推選臨時黨魁,還是競選新黨魁?

除了這三個消息人士,《環球郵報》還援引第四個消息源稱,他們相信杜魯多將會繼續擔任看守總理一職,直到選出新的自由黨領導人。然而,包括阿爾伯塔省自由黨人喬治•查哈爾(George Chahal)在內的多位議員已表示,他們傾向於選出一名臨時黨魁。上周,查哈爾已就此請求致信黨團同事。

與杜魯多保持聯繫的第四個消息源告訴《環球郵報》,如果杜魯多辭職,並不是因爲他認爲自己不再是領導自由黨的合適人選,而是因爲他得出的結論是——黨團不再支持他,他已經沒有繼續留任的道路可走。

報道稱,自由黨目前有兩種選擇:一是根據全國黨團的推薦任命一位臨時黨魁;二是舉行一場縮短時程的黨魁選舉。不過,若要舉行黨魁選舉,總理需要向總督瑪麗•西蒙(Mary Simon)提出國會休會的請求,但憲法專家表示,這一點無法保證。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杜魯多與財政部長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討論了後者是否願意出任臨時黨魁和代理總理的問題,但如果勒布朗計劃參加黨魁競選(如預期所示),那麽這一安排可能無法實現。另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讓杜魯多繼續擔任總理直到選出新黨魁是合理的,這樣他就可以處理應對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及其25%的關稅威脅。

另一名自由黨消息人士稱,黨魁競選至少需要三個月,黨章要求更是至少需要四個月。此外,黨魁競選需要足够的時間來確保是一場真正的競爭。國家行政部門意識到,較短的時間可能會導致錯誤的選擇,該消息人士淡化了臨時黨魁的提議,指出加拿大現代史上的在任首相從未以這種方式交出領導權。

杜魯多政府,去年就已經「搖搖欲墜」

杜魯多在2015年領導自由黨首次贏得聯邦衆議院(下議院)選舉並出任總理,後於2019年和2021年兩度連任。

由於民衆對物價上漲和住房危機的不滿情緒,反對黨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此前也嚴厲批評杜魯多政府無力解决生活成本上升、住房危機和犯罪等問題,杜魯多的支持率大幅下降,自去年夏天以來,其政黨也在政治上遭遇了一系列挫折。

去年9月4日,加拿大新民主黨宣布終止與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簽署的「供給和信任協議」,這項協議承諾在議會信任投票中支持自由黨,確保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少數政府能够繼續執政,直到2025年10月底的大選。9月25日,加拿大反對黨針對總理杜魯多的不信任動議未在議會獲得通過,杜魯多因此得以繼續執政。

然而,杜魯多的危機並未就此結束。過去18個月的一系列民意調查顯示,自由黨很可能會在未來大選中被保守黨擊敗。近期,在被問及誰是加拿大總理的最佳人選時,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排名第一(31%),其次是新民主黨領袖賈格米特•辛格(13%),杜魯多僅排名第三(11%),比去年12月初下降了4個百分點。

去年12月16日,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突然宣布辭去內閣職務,理由是她與杜魯多就如何應對美國關稅威脅等議題存在分歧。

在此之前,方慧蘭一直被認爲是杜魯多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並一度被吹捧爲杜魯多的「潜在繼任者」。加拿大電視台(CTV)認爲,方慧蘭的辭職,對於本就不受歡迎的杜魯多政府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打擊」。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也說,方慧蘭此舉「令人震驚」且「史無前例」,對民調大幅下滑的杜魯多來說「是灾難性的」。

加拿大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AP圖片

加拿大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AP圖片

去年12月20日,杜魯多的關鍵盟友、加拿大新民主黨領袖辛格公開表態將採取行動,於今年1月27日在下議院結束冬季休會後提出對自由黨政府的不信任動議。如果所有反對黨都支持該動議,杜魯多將在擔任加拿大總理長達9年多後卸任,並將舉行大選。

內憂外患壓垮「加拿大州州長」

與此同時,杜魯多所在的自由黨也有越來越多的議員要求他辭職。此前,包括大西洋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自由黨地方黨團,有大批議員要求杜魯多下台。自由黨在下議院擁有的153個席位中,這三個地區占據了其中的131個。

AP圖片

AP圖片

外界認爲,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也可能會加速杜魯多的下台。加拿大反對黨,甚至杜魯多所在的自由黨的成員都認爲,杜魯多在反擊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上做得不够。

去年11月25日,特朗普揚言要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以解决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此後,特朗普多次嘲諷加拿大可以成爲美國的「第51個州」,杜魯多可以當「州長」。去年聖誕節當天,特朗普甚至「補刀」稱,他心目中的下一任「加拿大州州長」人選,是冰球運動員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

《環球郵報》指出,可能角逐自由黨黨魁的候選人包括: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外交部長喬美蘭(Melanie Joly)、創新、科學和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交通部長阿尼塔•阿南德(Anita Anand)等人。

過去一年的民調支持率顯示,反對黨保守黨對執政黨自由黨有著兩位數的領先優勢。安格斯•里德研究所1月3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杜魯多的領導下,自由黨只有13%的選民支持,但如果新領導人上台,數字確實會發生改變。如果方慧蘭上台,21%的選民將把票投給自由黨,這在接受測試的領導人候選人中是最高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