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推行、俗稱「中央收膠」的「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導計劃」即將結束,由本月19日起,先導計劃下的屋苑塑膠收集服務將由「綠在區區」營辦團體接手。
香港減廢網站圖片
環保署強調,所有屋苑的塑膠回收服務不會受影響,市民可一如以往將廢塑膠掉到屋苑的三色回收箱。
環保署助理署長黃智華表示,現時先導計劃下的塑膠回收承辦商,在東區、觀塘及沙田3區的屋苑提供上游及下游塑膠收集回收服務,但同時「綠在區區」營辦商會在這3區的屋苑收集廢紙、廢金屬等其他種類的回收品,新安排下,全港18區可回收物品都由「綠在區區」收集,然後交由下游回收商處理,可以避免資源重疊,估計成本比在「先導計劃」下,減少約24%。
環保署
黃智華又指出,市場上有超過10間認可的下游回收商,不同種類的廢塑膠有不同價值,例如可用來製造環保磚、隔音物料等,相信不會出現「廢膠無人收」的情況;至於個別回收商可能要升級轉型,提高市場競爭力。
土木工程拓展署向環保署提交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發言人指出,政府會以穩慎態度,因應研究進展,以及各項造地及基建工程的整體部署,籌劃項目的推展策略。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擬議人工島項目涉及填海造地1000公頃。環保署會按照《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法定程序及要求,在接獲環評報告後的60日內,審閱環評報告以決定該是否適合供公眾查閱,以啓動後續的法定環評程序。
交椅洲人工島
土拓署發言人說,署方按照《環評條例》技術備忘錄及環評研究概要的要求,就人工島填海工程擬備環評報告。過程中進行全面的生態調查及採用先進的水動力和水質模擬工具,嚴格按照《環評條例》要求評估填海工程對環境的潛在影響,並制定合適的緩解及預防措施。過程中,署方與專家顧問團包括本地、海外和內地環境及生態專家就環評報告交流論證,深入討論水動力及水質、生態及漁業等環境相關議題。專家對環評報告給予正面評價,認為評估既科學亦合理。
發言人說,項目現處於研究及規劃階段,土拓署還須完成其他環節,包括策略性道路及土地發展的環評工作,亦會陸續開展詳細工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