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節過後重回工作崗位,如常上班下班,首數天可能有些失落感,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不如花些心思改變下造型增加些生活情趣,所以有人配戴不同的飾物出街,也有人選擇染髮改變造型。
染髮幾乎成為部份香港人日常生活的必要事項,網絡上也能看到由髮型屋經營的社交平台,經常也會發布染髮之作,不少青少年也會緊貼潮流,染上今期流行的發色。HOY TV《一線搜查》採訪多位市民表示都會染髮,而大部份市民亦都會選擇去髮型屋染髮。

《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而大家有沒有想過染髮很可能會對頭皮甚至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在受訪的市民當中,較多市民對染髮劑存在哪些成份並不知情,僅少數市民表示「有些有阿摩尼亞,但現在應該禁了,對身體應該有毒或致癌,或有雙氧水」。
為了深入了解染髮的風險,HOY TV《一線搜查》向中文大學化學系兼副教授史東甫進行了諮詢,探討染髮劑中哪些成分對人體有害及其潛在危害。他表示,染髮劑中最常用的是顏料,並且還會添加一些化學物質,以便顏色能在頭髮上持續較長時間。這兩類型的化學品可能帶來較大的安全問題,例如市民普遍關心的染料是否會引起過敏或致癌等問題。

《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針對這些化學劑本身的用途,史東甫介紹,很多時候要將顏料貼在頭髮上,很多時候需要稱為氧化還原的「還原劑」,很多時候也會問會否有如含阿摩尼亞這類別成份,會引致產生即時的刺激性反應而上色的化學物料中,大部份較為關注的是一些我們稱為「偶氮」的染料,英文是AZO DYE,不是所有的「偶氮」染料都有這個問題,而是當中有小部份經過長時間染色後,會分解產生一些我們稱為「芳香胺」從而引致皮膚敏感,甚至有部份「芳香胺」會致癌,一些主要的市場如歐美染料,如果它會產生「芳香胺」便會被禁。

《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HOY TV《一線搜查》亦向史東甫諮詢坊間較常見的幾款染料中的成份。史東甫表示,這裡其實有不同用途的染髮劑,有些是我們稱為傳統的染髮劑,可以長時間不需翻染,而另一種則是比較流行的塗抹較短時間的染髮劑,抹完頭髮可能1至2分鐘後沖水,這也是一種較新的染髮方法。兩者的分別在於,普通染髮劑劑量較高,所以才可以短時間做到你想要的效果,這類型的產品,多數顏色或上色的化學品也會相對地較高劑量,另外一種便是較短時間的染髮劑,可能沖染1至2分鐘就會慢慢變色,這類型的劑量相對地較低,但因為你要每天使用,所以你會長時間接觸它。

《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他續指,如果你說在敏感刺激性來說,低劑量一般情況下的致敏或刺激反應相對也會較為溫和,但如果你說一些慢性問題,如假設它真的是一個致癌的染料,你每天也使用一個很小的劑量亦有機會致癌。

《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有些染髮劑聲稱有天然成份,內裡成份是否真的天然呢?史東甫表示,一部份的產品聲稱天然其實也會加一些天然的成份,但不是一個全天然的狀態,坦白說全天然做出一個染髮而染髮又能長時間留在頭髮上,技術上是較為困難的,所以也會有些稱為人工染料或其他人工的化學品添加下去。市民選購產品時,如果它上面寫沒有一些刺激性或沒有一些致癌的或一些高危的化學品當然是較為好的。

《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市面上染髮產品五花八門,是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所有人使用呢?HOY TV《一線搜查》又向皮膚科醫生陳厚毅諮詢,他表示一般染髮未必會對頭皮造成傷害,但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如有皮膚過敏會出現痕養及紅疹的情況,如果處理得不好,有機會抓破皮膚令皮膚發炎,從而導致疤痕增生甚至脫髮的問題。
而有部份人群是不適宜染髮的,如他本身頭皮有活躍的皮膚問題,如濕疹、銀屑病及皮膚發炎等狀況時,一般在活躍的情況下,是不建議他進行任何的染髮,因為他在染髮時有機會令皮膚病更加嚴重,甚至產生疤痕或有脫髮的問題。如果染髮時有痛及痕應立即暫停染髮並用大量清水清洗頭皮,因為有機會或對染髮的物質有敏感,繼而有痛及痕。如果經常要染髮,也建議最多6至8星期才染髮1次,相對來說對頭皮及頭髮的健康影響較小。

《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更多詳情請到網站收看:HOY TV《一線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