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有一個禮拜,就是舉世矚目的新時代出現,大家準備扣好安全帶,歷史過山車即將開動。

特朗普的「吞併三國」主張,還以為已經淡出,大家等待下一個笑話伴隨爆出,西方傳媒反而認真起來,紛紛以「特朗普2.0」、「帝國主義」標題作出評論,得出一片狼來了的氣氛,奇怪的是主要話題都拉中國下水,整件事情混為一談。

總統就職典禮臨近,白宮進行彩排。AP圖片

總統就職典禮臨近,白宮進行彩排。AP圖片

德國《世界報》分析︰「格陵蘭人是不是能長久地保持獨立。在專家認定的50種未來關鍵礦產原材料中,格陵蘭擁有43種,是中國以外稀土礦儲量最豐富的地方。另外,據估計,全球13%尚未探明的石油、30%尚未開採的儲備天然氣田都位於格陵蘭。」這個全球最大島嶼還因為「氣候變暖、北極冰蓋縮小,格陵蘭周邊海域將會產生新的海運通道、潛艇航路、海底電纜通道。中國從2017年起就在北極地區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其合作夥伴也已經在北極地區重啟了475個軍事基地。」

明白了,格陵蘭因為環保失敗、國際變局使然,資源和戰略反而愈來愈重要。再者,中國「崛起」而要借取道北冰洋而上、打通歐亞的「冰上絲綢之路」,必然拍著俄羅斯而上,這樣便會威脅整個西方戰略安全。既然中俄染指格陵蘭區域,那麼歐洲的政治勢力現在站出來,先支持格陵蘭從丹麥獨立出來,下一步通過當地公投,明正言順的成美國領土;當然,此計不成,美國的情治部使會下手,一場「顏色革命」閒笑之間格陵蘭便可易幟。

格陵蘭一直處於殖民地統治下,如果可以「再投胎」,加入「美帝國」這美多好。根據《經濟學人》稱︰「格陵蘭大概值500億美元,要是平均分配給全體居民,每一個格陵蘭人都幾乎是百萬富翁。要是這也算帝國主義,那我也支持帝國主義。我唯一想問的就是:如何搞到一本格陵蘭護照?」

不過,格陵蘭總理埃格德強調︰「格陵蘭屬於格陵蘭人民,他們不想成為美國人,也不想成為丹麥人」,丹麥官方私下接觸特朗普團隊,並聲言:「格陵蘭是非賣品。」按道理,特朗普執政之後,決意執行「吞併三國」即包括加拿大、巴拿馬,加一個墨西哥都可以,況且,美國擁有超過200年的擴張歷史。

《世界報》稱,「在美國巴拿馬、格陵蘭問題上,特朗普只不過是重申了1823年以來美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時任美國總統門羅,當時宣佈,保持西半球不受外部勢力影響是美國的基本國策,(此外,巴拿馬列入美國範圍)。早在1803年,傑弗遜總統1867年,美國又從沙俄手中購得了阿拉斯加。1898年,美國動用武力將西班牙勢力趕出了古巴以及菲律賓。」美國建國250年,最重是是最初的100年內,領土面積增加了10多倍,成為世界第四大國家,這是得益民主公投而來,美國不是搶就是豪奪得來。

西方想深一層問題,支持特朗特復圖美國吞併行動,萬萬不可。「對於中國以及俄羅斯而言,局面再好不過了。既然特朗普能處於經濟考量而尋求擴張疆土,那麼習近平為什麼要放棄併吞台灣呢?俄羅斯戰爭販子普京也樂見叢林法則從此取代法治。」——《德國編輯部網路》——「這種想法最終可能讓整個地球陷入黑暗。對於歐盟以及北約而言,特朗普1月20日上任即意味著全球政治要開始激蕩。」

台灣與大陸是一國關係,不存在「併吞」,德國的編輯需惡補國際常識,不過,正如你們所說,如特朗普亂來,世界不安,「唯一明確的是:現在大家最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東方如日方中一片紅,往這邊行便可以。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