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學者沃克指出,有毛毛蟲的劇毒會令生物產生劇烈疼痛,可讓學界了解如何研發,進而開發新藥或麻醉劑。原來降血壓、抗凝血、減肥等藥物的靈感很多也都來自大自然的有毒物種。
人類尚未從毛毛蟲毒中萃取物質作成新藥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雖然只有2%毛毛蟲有毒,但由於其毒性組成複雜,甚至有些種類的毒會對人體造成永久影響,因此也引發學界關注。澳洲昆士蘭大學演化生物學家沃克指出,目前人類尚未從毛毛蟲毒中萃取物質作成新藥,但很多種類的毒性複雜,只要基礎研究足夠,未來潛力無限。
How venomous caterpillars could help humans design life-saving drugshttps://t.co/zKlXYKjSTd
— Sun5 (@55Sun5) January 20, 2025
既有毒液比開發新藥有效率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毒液科學家霍爾福德則說,沒有兩種物種擁有完全相同的毒液組成,研究愈多物種愈能讓科學家了解毒液如何在生物體內作用。他強調,測試既有毒液比開發新藥有效率,因為在大自然的演化過程中,「這些毒液已經經過數百萬年的測試」。
Deadly caterpillars: "Some species make venoms that are deadly. With more research, those toxic compounds could yield useful medicines." via @KnowableMag https://t.co/Ozj2QmTRsr pic.twitter.com/N9nEfKu2kX
— RealClearScience (@RCScience) January 17, 2025
大部分毒並沒有充分研究
「大自然大部分物種的毒,人類並沒有充分研究。」利物浦熱帶醫學學院的毒液生物學家卡斯韋爾分析,雖然僅有2%種類的毛毛蟲有毒,但這些物種在鱗翅目下的不同分類中廣泛分布,多樣性更多下值得更多關注。例如南美洲 Lonomia屬的毛毛蟲,有類似蛇毒的抗凝血功能。有些則會導致慢性發炎,以及馬匹流產。

示意圖
或靠毛毛蟲開發更強效的止痛藥
沃克則舉例說,多數劇毒毛毛蟲的毒會引發疼痛,若能分析這些毒液的成分與疼痛的關係,未來也許有機會開發更強效的止痛藥。人類雖然對有毒物種仍理解不深,但既有的成果已經誕生很多新藥,例如某些降血壓和抗凝血藥物靈感來自蛇毒,《時代雜誌》提到,知名的減重藥「胰妥讚」則是用蜥蜴毒研發製成。
Some species make venoms that are deadly. With more research, those toxic compounds could yield useful medicines.
— Shahriyar Gourgi (@ShahriyarGourgi) January 16, 2025
✍ By: Bob Holmes https://t.co/JsBw7ovw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