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燈社聯率退休人士到大灣區考察 推動本港實踐智慧養老

社會事

港燈社聯率退休人士到大灣區考察 推動本港實踐智慧養老
社會事

社會事

港燈社聯率退休人士到大灣區考察 推動本港實踐智慧養老

2025年01月31日 13:19 最後更新:23:13

由港燈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辦的「香港第三齡學苑」(U3A)早前推出「智惜用電樂齡大使訓練計劃 2024/2025」,吸引超過 80 位本地退休人士參加。他們接受多項訓練,加深對人工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近日更到訪大灣區,實地考察內地智慧養老的最新發展。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內地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內地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本年度的樂齡大使訓練計劃以「擁抱科技.智慧樂齡」為主題,除了一系列在本港舉行的訓練活動,各大使亦在 1 月中前赴廣州,考察當地結合醫療與安老的「康養」模式。這是 U3A 首個走出香港並對接大灣區的活動。

更多相片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內地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內地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U3A 大使在照護食工作坊上學習以家庭小電器自行製作軟餐,了解到吞嚥困難人士的特殊飲食需要。

U3A 大使在照護食工作坊上學習以家庭小電器自行製作軟餐,了解到吞嚥困難人士的特殊飲食需要。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內地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內地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來自香港亞洲歸主協會維港灣長者會所的活動幹事方袁秋(左三)指大使們對智慧生活的課題很感興趣,並欣賞 U3A 近年積極向退休人士推廣科技和低碳概念,協助他們與時並進。

來自香港亞洲歸主協會維港灣長者會所的活動幹事方袁秋(左三)指大使們對智慧生活的課題很感興趣,並欣賞 U3A 近年積極向退休人士推廣科技和低碳概念,協助他們與時並進。

楊玉蓮(右四)與一眾 U3A 大使參觀一年一度的樂齡科技博覽,認識新型樂齡科技產品。

楊玉蓮(右四)與一眾 U3A 大使參觀一年一度的樂齡科技博覽,認識新型樂齡科技產品。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國內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國內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除了智慧生活和科技,大使亦參與由地球之友主講的「走向可持續生活講座」,認識聯合國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更會採用港燈出版的《齊學SDGs 行動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地球永續發展。

除了智慧生活和科技,大使亦參與由地球之友主講的「走向可持續生活講座」,認識聯合國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更會採用港燈出版的《齊學SDGs 行動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地球永續發展。

U3A 大使在照護食工作坊上學習以家庭小電器自行製作軟餐,了解到吞嚥困難人士的特殊飲食需要。

U3A 大使在照護食工作坊上學習以家庭小電器自行製作軟餐,了解到吞嚥困難人士的特殊飲食需要。

考察團先後到訪位於廣州白雲區的康養小區和海珠區的養老公寓,了解內地在院舍規劃、適老化服務與創新科技的應用,體驗智能科技帶來的便利、安全和高效,有助更全面地規劃退休生活。大使們會就所見所聞提供意見,供有關方面參考,協助推動本地智慧養老。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來自博愛醫院郭興坤長者鄰舍中心的 U3A 大使楊玉蓮表示:「考察團讓我明白到安老規劃是我們這一代退休人士必須認識的課題,因為科技已成為退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經過本年度的訓練,我發現樂齡科技產品和各式線上系統,既易用又可以大大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我期待接觸更多並實踐所學,與身邊的老友記分享新知識。」

U3A大使對內地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內地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配合今年主題,訓練內容圍繞「醫、食、住、行」四大範疇,並獲包括香港理工大學樂齡與家庭研究中心、社聯【共創 - 點子匯】、賽馬會 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香港地球之友等不同界別的專業團體支持。 為期 5 個月的課程包括以下訓練和工作坊:

來自其中一間參與機構 ─ 香港亞洲歸主協會維港灣長者會所的活動幹事方袁秋表示:「近年 U3A 的訓練活動很有啟發和前瞻性,亦切合長者需要。在為退休人士注入新概念的同時,亦逐漸改變他們固有的觀念,讓他們有能力和有自信地融入訊息型社會,迎合新時代的退休生活。」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U3A大使對國內院舍的適老化設施和樂齡科技應用感到好奇,興致勃勃地試用喚人鈴、體位監測墊、生物驗證通行系統和緊急視察窗等樂齡科技與適老化產品。

隨著本年度的訓練日程圓滿結束,U3A 大使將向社區中的退休人士分享所見所學和推廣可持續發展,並提交學習報告,以在本年中舉辦的嘉許禮上競逐「傑出智惜用電樂齡大使」獎項。

來自香港亞洲歸主協會維港灣長者會所的活動幹事方袁秋(左三)指大使們對智慧生活的課題很感興趣,並欣賞 U3A 近年積極向退休人士推廣科技和低碳概念,協助他們與時並進。

來自香港亞洲歸主協會維港灣長者會所的活動幹事方袁秋(左三)指大使們對智慧生活的課題很感興趣,並欣賞 U3A 近年積極向退休人士推廣科技和低碳概念,協助他們與時並進。

「香港第三齡學苑」由港燈百週年紀念基金贊助,社聯統籌。透過撥款資助長者服務機構成立「第三齡自務學習中心」,鼓勵退休人士以「自發、自學、自教、自管」的模式,實踐終身學習、健康身心和服務社會。自 2006 年成立至今,已發展有 35 間自務學習中心,遍佈港九新界,合共開辦超過 9,500項課程,累積提供超過 162,000 個學習機會。有關 U3A、自務學習中心和「智惜用電智慧樂齡大使」的詳情,請瀏覽港燈網頁或致電 2864 2959 向社聯查詢。

楊玉蓮(右四)與一眾 U3A 大使參觀一年一度的樂齡科技博覽,認識新型樂齡科技產品。

楊玉蓮(右四)與一眾 U3A 大使參觀一年一度的樂齡科技博覽,認識新型樂齡科技產品。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國內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港燈與社聯率領近百位退休人士前往廣州考察國內的康養設施,了解院舍如何結合醫療與養老。

除了智慧生活和科技,大使亦參與由地球之友主講的「走向可持續生活講座」,認識聯合國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更會採用港燈出版的《齊學SDGs 行動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地球永續發展。

除了智慧生活和科技,大使亦參與由地球之友主講的「走向可持續生活講座」,認識聯合國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更會採用港燈出版的《齊學SDGs 行動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地球永續發展。

新一年度的雨季、風季即將到臨,港燈聯同機電工程署日前在杏花邨舉行演練,強化工程人員對處理由極端或惡劣天氣所引致電力事故的應變能力。

港燈聯同機電工程署日前在杏花邨舉行演練,強化工程人員對處理由極端或惡劣天氣所引致電力事故的應變能力。

港燈聯同機電工程署日前在杏花邨舉行演練,強化工程人員對處理由極端或惡劣天氣所引致電力事故的應變能力。


演練模擬香港廣泛地區受到暴雨影響、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由於每小時降雨量超過 70 毫米,暴雨令數間位於杏花邨沿岸住宅大廈的變電站被水淹浸,觸動站內的水浸警報系統,站內的自動抽水泵隨即開動抽走積水,但由於遇上海水倒灌情況,令站內的水浸情況加劇,影響電力供應。

港燈設立現場指揮中心,並派出流動發電車和流動電池儲能車參與緊急復電演練。

港燈設立現場指揮中心,並派出流動發電車和流動電池儲能車參與緊急復電演練。


演練歷時約 3 小時,模擬由港燈系統控制中心調派工程人員、調配流動指揮中心前赴現場,開展緊急修復和復電工作,又派出流動發電車和流動電池儲能車,演練一旦變電站內設施無法在短時間內重啟,可為居民提供臨時電力供應。為加強沿海和低窪地區電力設施抵禦極端和惡劣天氣的能力,港燈已為數百個變電站加強防洪設備,同時亦正為所有距離岸邊 100 米內、位處有水浸風險地區的電力設施,加裝或提升高度至主水平基準(PD)+6.0 米的擋水牆,進一步提升抗洪能力。

港燈模擬系統控制中心收到水浸警報後,即時調派工程人員及調配流動指揮中心前赴現場開展緊急維修和復電工作。

港燈模擬系統控制中心收到水浸警報後,即時調派工程人員及調配流動指揮中心前赴現場開展緊急維修和復電工作。


此外,港燈亦不時檢視和優化現行的緊急應變方案,包括在 3 號或以上颱風訊號懸掛時安排足夠人員駐守南丫發電廠作 24 小時兩更制不停運作,若遇上強颱風或超強颱風襲港,會再額外增派人手以加強應變能力,另外在 8 號或以上颱風訊號懸掛的情況下亦會調派工程人員在港島不同地區待命;遇上緊急情況下,會透過不同渠道向客戶提供最新資訊,以及與港島和南丫島的民政事務署、區議會和關愛隊等保持緊密聯絡,在可行的情況下以最大的力度提供支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