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片充滿機遇與活力的土地上,中資企業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香港加快由治及興進程的關鍵一年。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在中國企業協會新春酒會的講話,為在港中資企業指明了方向,強調了其在助力香港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大責任與擔當。
中資企業在助力香港增強發展動能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一獨特優勢為中資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中資企業的投入與布局,也進一步激活了香港的發展潛能。在北部都會區建設中,中資企業憑藉自身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積極投身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領域,為北部都會區的崛起注入強大動力,帶動區域經濟的騰飛。同時,在鞏固香港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征程中,中資企業同樣衝鋒在前。如在金融領域,眾多中資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活力與競爭力;在創科方面,不少中資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與香港本地科研機構、高校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香港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科技領域的發展,助力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家發展的大舞台上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維護香港的和諧穩定,是中資企業一直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是中資企業的一貫立場。在日常運營中,中資企業堅持以港為家,紮根香港的每一寸土地。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從社區建設到文化活動,從公益活動到志願服務,中資企業的身影無處不在。當香港面臨困難與挑戰時,中資企業總是挺身而出。在疫情期間,中資企業迅速行動,調配物資、提供醫療支持、保障生活物資供應,與香港市民攜手共渡難關,彰顯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為維護香港社會和諧穩定的中流砥柱。
在保障社會民生方面,中資企業同樣不遺餘力。加大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投入,是中資企業回饋社會的重要方式。設立教育基金,幫助貧困學生圓求學夢;開展醫療救助項目,為患病群眾送去希望;組織關愛長者活動,讓老年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中資企業還高度關注青年成長成才,提供實習機會、創業指導和職業發展規劃,為香港青年搭建起通往成功的橋樑。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推進的“中企服務進社區”系列活動,更是將中資企業的關懷送到了千家萬戶。通過改善社區環境、提供便民服務等舉措,讓香港市民切實感受到生活的變化,收穫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港中資企業是香港發展的“同舟人”,與香港社會各界攜手共進,共同描繪香港繁榮發展的美好畫卷。在未來的征程中,相信中資企業將繼續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為香港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讓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林偉文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區議員
特許測量師、公共行政管理碩士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