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025預算案|優先為北都創科項目投資源 預留90公頃土地建北都大學城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2025預算案|優先為北都創科項目投資源 預留90公頃土地建北都大學城

      2025年02月26日 12:12 最後更新:18:49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周三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將會繼續優先為北都項目投入資源,其中重點產業包括創科、高端專業服務和現代物流、專上教育及文化體育及旅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在創科方面,陳茂波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會提供大量創科用地,它們與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優勢互補。政府亦會推出新政策,促進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更多相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 (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茂波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會提供大量創科用地。 網上圖片

      陳茂波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會提供大量創科用地。 網上圖片

      為配合北都商業及創科發展,政府亦區內物色合適地方,供興建設施切合不同類型的需求。 資料圖片

      為配合北都商業及創科發展,政府亦區內物色合適地方,供興建設施切合不同類型的需求。 資料圖片

      政府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 資料圖片

      政府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 資料圖片

      北部都會區。政府網站圖片

      北部都會區。政府網站圖片

      陳茂波表示,河套合作區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合作平台,在政策創新、要素流動、科研項目落地等方面具備獨特優勢。政府高度重視河套合作區的發展。香港園區今年將進入營運階段,第一期的首三座大樓正陸續落成,首批涵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產業的租戶將會在年內進駐。

      陳茂波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會提供大量創科用地。 網上圖片

      陳茂波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會提供大量創科用地。 網上圖片

      陳茂波指出,已預留37億元加快完成香港園區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設施。同時,政府將揀選合適地塊並會於今年徵求私人發展計劃,借助市場力量加快發展。預期香港園區全面發展完成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每年可達520億元,並創造約5萬2000個職位。

      而新田科技城是推動創科的重要項目,當中20公頃用地將於2026/27年起陸續交由科技園公司發展和營運。科技園公司正進行總體規劃研究,預計在本年第三季完成。

      政府去年已啟動程序,把北區沙嶺十公頃土地改劃用途,發展沙嶺數據園區。改劃程序預計可在年中完成,政府正積極籌備把土地推出市場。

      為配合北都商業及創科發展,政府亦區內物色合適地方,供興建設施切合不同類型的需求。 資料圖片

      為配合北都商業及創科發展,政府亦區內物色合適地方,供興建設施切合不同類型的需求。 資料圖片

      為全力推進土地發展,繼去年開展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以及新田科技城首批土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三個大型項目後,政府今年將啟動元朗南新發展區第二期的工程,完成沙嶺數據園區用地的改劃程序,並會敲定牛潭尾以至新界北新市鎮和馬草壟的土地用途建議,其後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和其他法定程序。北部都會區在未來數年的房屋單位和產業用地將有可觀產出。

      而為配合北部都會區的商業及創科發展,政府亦會在區內物色合適地方,供興建設施以切合不同類型的會議和展覽需求。

      政府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 資料圖片

      政府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 資料圖片

      陳茂波指出,在專上教育方面,為配合創科產業發展及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政府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包括第三所醫學院;至於文化體育及旅遊方面,陳茂波表示,北部都會區將預留用地建設文化及體育設施,亦保存傳統鄉鎮及歷史人文資源。政府會因應區內獨有的特色,發展文體旅產業,包括推動生態旅遊。

      北部都會區。政府網站圖片

      北部都會區。政府網站圖片

      戴德梁行環球董事、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趙錦權表示,樂見政府以片區開發模式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此模式能借市場之力加速住宅、產業及公共設施落成,還能節省超 10 億公帑,減輕財政負擔。不過,片區開發規模大、周期長,前期高額成本與風險轉移至發展商,考驗其資金可持續性。但發展商在土地平整時可自主規劃設計,壓縮項目時間,靈活應對市場。

      趙錦權又建議,政府應參考新加坡引入外地勞工降低做地成本,同時妥善規劃新發展區內及對外交通設施,如深圳灣公路大橋和港深西部鐵路,提升交通便利性,吸引更多發展商參與,保障片區可持續發展。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出要於投資未來。在星期三(4月16日)的立法會會議,恢復《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多名議員都支持政府在預算案中對於創科的投入,倡政府與業界合作,促研發與應用對接,加快成果轉化落地。

      2025年財政預算案

      2025年財政預算案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容海恩就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和低軌衛星三方面提出建議。她表示,人工智能需要上中下遊全面發展,目前香港發展AI集中在應用方面,而算力、算法較弱。政府應建立更多高性能計算中心,並和引進內地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留意市場已有成果,重點在培育市場而非加入市場。並可增加人工智能的碩士、博士課程,和中小學試驗計劃,優化人才培育。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指出,香港有發展低空經濟的條件,建議提高空域使用率,利用城市景貌和海島資源發展低空旅遊;並優化基礎建設,例如充電站、起飛場,助力低空物流實施更快速、精準的貨物配送。在低軌衛星方面,容海恩表示,低軌衞星是全球衞星發展的新趨勢,應加快發展民用衛星,為偏遠地區和海上提供網絡建設。她相信,在加強通訊情況後,有助帶動香港旅遊發展。她亦提出,政府在衛星應用的保安方面,亦需加強法例修訂和監管工作。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過,亦有議員表示要強調創科投入的收益成效。同為選舉委員會的江玉歡表示,要警惕創科重投入、輕轉化。她指出,目前本港科研成果商業化率並不顯著,很多專利技術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國際化、升級轉型仍是中小企業面對的難題。江玉歡建議,政府應促進大學、企業和資本的合作,並在中小企業出海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南)李世榮則呼籲業界將更多創科成果落地本港,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創科益處。

      江玉歡。資料圖片

      江玉歡。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商界)嚴剛對政府為北部都會區發行債券表示支持。他建議,可將投資未來與推動強積金投資組合多樣化結合,開放強積金投資政府債券,既能擴寬北都融資渠道,又能讓強積金有更多投資選擇。

      嚴剛。資料圖片

      嚴剛。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