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香港動亂時期,「黃底」律師橫行,大狀公會變成反政府陣地,卻因高舉專業大旗,令當局投鼠忌器,不敢動手。他們當時拿着美式民主人權做「擋箭牌」,刀槍不入,沒有人會想到,特朗普回朝後,竟然完全顛覆這套美國「普世價值」,其大棒子新一輪棒打目標,是與他和政府作對的律師行,講明「逆我者」將受懲罰,一間頂級律師樓應聲腳軟,其他行家亦開始陸續跪低。此外,調查人員在社交媒體展開大搜查,如發現「反美分子」,即拉人或逐出境,仲惡過前蘇聯特務機構KGB。
《纽約時報》爆料指,特朗普發出新一輪指令,劍指與他和政府作對的律師行,如不「跪低」,即予懲罰。已有大型律師行腳軟,瞬即扯白旗投降。
特朗普與美國法律界一向牙齒印甚深,皆因一些律師行受聘在不同案件「煮死」他,而新政府登場後,馬斯克奉命狂削公務員,引發連串訴訟反擊,一批律師亦被視為抗特的「幫兇」。早已眼火爆的特朗普,終於出手,據《紐約時報》報道,他近日發出一份備忘錄,指示司法部及國土安全部,對那些「不合理、無理取鬧地針對聯邦政府」的律師和律師行,加以嚴厲制裁。
這個指示用意很清楚,就是向法律界發出威嚇訊息,如他們挑戰聯邦機構的政策,政府將運用權力施以「懲罰」。特朗普一露出大棒子,即時令整個法律界震動,曾與他有過恩怨的律師們,更加心驚膽戰,不知魔爪何時伸到。
特朗普講得出,做得到,一間名為Paul Weiss的大型律師行即時被取消保安許可,僱員不准進入政府大樓,而該律師行也不能再取得政府任何法律服務合約,換言之,政府的「水喉」即時關上,以示與政府對着幹的律師行必冇運行,要付出重大代價。
這招大石砸死蟹果然奏效,Paul Weiss是美國頂尖律師行之一,在特朗普出辣手之後,頓時腳軟,隨即與政府達成一系列協議,避免遭殃受罰,包括免費向有關部門提供法律服務,助其推行「侵侵」的政策,其中一項,是幫政府專責小組打擊「反猶太主義活動」。
不過法律界中屬少數的「強硬派」,不肯屈服,實行絕地反擊,硬撼特朗普的指令,例如一間被他針對的律師行Perkins Coie,就入禀法院,控告政府此舉違法,獲裁定暫停對它執行指令。一位擔任人權律師的前司法部官員也直斥,特朗普的備忘錄「打擊美國法制的根基」。
特朗普對這些弱軟的反抗,不會當一回事,繼續對「逆我者」出狠手,白宫發言人就振振有詞反駁,指政府此舉目的是「保證司法制度不再被武器化,被用來損害美國人民」。
這只是漂亮的門面說話,特朗普今次出招,另一目的是公報私仇,明顯例子是,指令針對的一名律師Mare Elias 曾於2016年至2017年間,參與指控特朗普與俄羅斯有曖昧關係的案件,特朗普是記仇的人,如今大權在握,當然要把那律師打殘。
特朗普除了狠狠打壓法律界,最近也嚴查學界中的「反美分子」,據報道,調查人員正暗中在社媒平台展開地毯式搜尋,包括去年支持巴勒斯坦行動的大量相片、影片和帖文,找出涉嫌與「恐怖主義組織」有關的外籍人士,一旦有發現,即把他們揪出,將之拘捕或驅逐出境。喬治城大學一位印度裔助教蘇里,就因被指與哈馬斯有聯繫,將會遣返印度。
此外,近期入境的外籍人士,部分被國土安全部人員搜查手機和電腦,如找出「仇恨總統和政府的訊息」,就可能被拒入境。上述這些做法過往甚罕見,與前蘇聯特務機構KGB比較,猶有過之。
國土安全部等部門,近期在社交媒體對「反美分子」展開大搜查,包括影片和帖文等,又查看外籍入境者的手機和電腦,對人權與私隱一概不理,可說惡過KGB。
特朗普種種狠招,令人見識了什麼是「強權政治」,正在海外口水多多的亂港諸君,還可以繼續吹嘘「美式普世價值」嗎?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近期所言所行,令美國離民主國家越來越遠,更似一個朕即天下的封建王朝,「侵帝」隨己所欲,想砍誰就砍誰,最戲劇性的是,他身旁有個居心狠毒的「禍水紅顏」,不斷告枕頭狀,影響「侵帝」決策,破壞力比任何人更大。最近特朗普大刀闊斧清洗CIA等情報機構,以及早前撤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和其部屬之職,都與她在背後發功有關。此人就是極右網紅盧默,而特朗普對她言聽計從,兩人的誹聞甚囂塵上。「特朝」宮廷劇原已夠荒誕,如今還加入「紅顏亂政」戲碼,更多意想不到的離奇事,尚在後頭。
極右女網紅盧默(右)不斷向特朗普打「密報」,篤國安及情報部門高層的背脊,指部分人是不忠的「叛徒」。兩人的誹聞也越來越顯得是事實。
美國政壇地震消息不絕,鑊鑊新鮮鑊鑊金,美媒最新爆料,特朗普政府將對情報機構「洗太平地」,單是CIA就裁減1200人,其他如國家安全局、國防情報局等,亦削數千人。這次大清洗,並非「政府效率部」(DOGE)大裁公務員計劃的一部分,目的不單純是縮減公共開支,背後顯然另有所圖。CIA揸弗人拉特克利夫在一份聲明中,便透露了箇中玄機,他說「行動是確保員工能響應政府的國家安全優先事項」,並為機構「注入新能量」。說得白些,就是清除不可靠的叛徒,換入忠於「侵帝」的新血。
整個「洗太平地」計劃,早在特朗普競選時已有腹稿,自從他上次敗選落台後,一直把情報機構上下視為「深層政府」重要部分,懷疑許多人對他心懷不軌,暗中與他作對,甚至密謀把他推倒,所以他未等到回朝,已準備日後進行大整肅。他甫上台,即任命曾助他對抗「通俄」指控的拉特克利夫做CIA局長,並把追隨者加巴德捧上「國家情報總監」之位,牢牢控制住整個情報系統。
在這過程中,一位全無官職的極右女網紅,竟一直貼身影響着特朗普的决策,那人就是只有31歲的盧默。去年特朗普競選期間,美媒已注意到她經常陪伴特朗普坐專機出遊,儼如「他背後的女人」,而其一些聳人聽聞的陰謀論,更滲入了「特老闆」的施政大計。例於她曾指出,奥巴馬和拜登任命的情報官員,多數欠缺操守,也缺乏把職責武器化的道德認知。因此,兩人留下的官員,很多都應被炒掉。
盧默這套「陰謀論」,與特朗普可謂心靈相通,對方自然十分啱聽,而整肅國安和情報機構的構思亦逐步成形,由意念變成具體行動計劃。更不可思議的,是她還向特朗普提出「炒魷」名單,點名指那些人是不忠於「侵帝」的叛徒,必須早日砍掉。
被她篤背脊而被炒的最新例子,是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此人本以為個位可坐得穩陣,想不到上任百日未到,竟成被特朗普飛走的首個核心官員,可見這「禍水紅顏」如何厲害。
盧默與華爾茲去職有關,從她一個舉動可見。她在炒魷消息出街後,即在社媒平台X發文「慶祝」,並說華爾兹和副國家安全顧問黄之瀚被炒,是她的「功勞」。事實上,她早在日前已指名道姓建議撤走華爾茲,並說更多官員應隨他執包袱,如今「侵帝」終於聽她所言落刀,令她為成功「清君側」沾沾自喜。
原來獲特朗普器重的白宫國安顧問華爾茲,突然被撤職,與盧默在背後放毒箭,有一定關係。她在消息公布後,坦言這是自已的「功勞」。
盧默煮死華爾茲之前,早於3月就向華裔副國家安全顧問黄之瀚放毒箭,指他把中國利益放在美國利益之上,不應繼續留低。黄之瀚最後逃不過被炒厄運,「死」在這女子手下。
盧默給特朗普「密報」的殺傷力的確很大。在華爾兹和黄之瀚落馬前,她先發功搞垮國家安全局長霍爾,指他與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有景轟」,而米利乃特朗普的「死對頭」,故他其實是潛伏在國安局的「反侵分子」,必須清除。特朗普隨即快速落刀,將他斬掉,並一併清除他在白宫國安委員會的「黨羽」。
一個女網紅,竟有這麼大威力,實在匪夷所思。有分析指,特朗普只是「放狗咬人」,盧默乃幫他出撃的惡犬。但也有美媒從另一角度看,指盧默與特朗普的關係殊不尋常,兩人誹聞有一定可信性,她因而可密密向特朗普告枕頭狀,直達天聽。
特朗普上台後瘋狂出招,已經夠亂,想不到竟還加演「紅顏亂政」的戲碼,更顯得一團糟,令人嘩然。看來「特朝」核心崩散,已為時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