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表示,東盟致力於深化對華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同時倡導多邊主義,以應對共同挑戰。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新華社
高金洪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提到,自2021年東盟與中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以來,雙方貿易額持續攀升,令雙方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更加鞏固。而東盟-中國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已經結束,將推動雙方在數字經濟、綠色產業、海洋經濟和簡化海關流程等領域的合作。東盟期待能夠於今年內簽署議定書,認為將為雙方釋放巨大經濟潛力。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新華社
高金洪又說,東盟正與中國加強互聯互通、旅遊、農業和人文交流合作。將在更多領域實施零關稅政策並擴大覆蓋範圍,確保東盟朝著建設真正單一市場的目標穩步前進。他說,當前全球經濟呈現關稅壁壘增多、保護主義盛行,認為必須堅持維護開放、自由、基於規則的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並期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新戰略規劃對接,繼續深化雙方在能源、電網、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他又強調,應充分利用現有機制加強打擊跨境犯罪,重點應對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挑戰。
貿易發展局發布有關「東盟電商機遇:消費行為與香港產品定位」的研究,顯示香港企業在東盟市場具有優勢,認為可借助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關推動電子商貿發展的政策,在東盟開拓商機。
香港貿易發展局
當局早前宣布將擴大「電商易」資助地域範圍,涵蓋東盟10個國家,可望協助本港中小企開拓東盟市場。
研究發現,在納入今次訪問的東盟6國,約70%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至少網購過一件來自香港的產品,年輕消費者尤其喜愛香港產品。東盟消費者普遍認為,本港產品售價較其他市場更相宜,性價比更高;欣賞本港產品糅合亞洲及西方元素;網上售賣的香港產品設計時尚。
香港。資料圖片
在香港各類電商產品中,70%受訪者認為電子消費品最吸引,其次是時尚產品,以及化妝品/個人護理產品。
研究指出,新加坡,泰國及馬來西亞網購人士在香港產品的平均消費額最高,以電子產品為例,新加坡消費者每次平均支出371美元,泰國為276美元。
今次研究在去年6月至7月間以網上調查形式進行,面向東盟6個主要市場,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共有逾1800人受訪,各國受訪者約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