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深逾20米巨洞!緬甸強震「地裂逾500公里」部分地段深不見底

大視野

深逾20米巨洞!緬甸強震「地裂逾500公里」部分地段深不見底
大視野

大視野

深逾20米巨洞!緬甸強震「地裂逾500公里」部分地段深不見底

2025年04月23日 16:20 最後更新:16:50

上月緬甸強震撼動東南亞,不僅境內死傷慘重,就連泰國曼谷也有多棟建築物結構受創。強震對當地地質產生重大影響,斷層沿線產生超過500公里地裂,最深可達約21.3米。

裂縫帶長短不一

據外媒報導,TBSM(The Spirit of Brotherhood Mission)團隊實地走訪勘查發現,裂縫帶長短不一,有些裂縫清晰可見,有些裂縫卻可能因為餘震影響,存在著「觀察後消失」或是「失而復得」的現象,為勘查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產生超過500公里的地裂

報告指出,緬甸強震造成斷層沿線產生超過500公里的地裂,且地裂深度從最淺約0.3至0.6米不等,最深可達約21.3米。過深的裂縫恐對建築物基礎結構或地下設施造成影響。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目前僅能在可達地區進行有限的觀測與紀錄

調查團隊指出,他們這次的實地勘查是透過將USGS的衛星地圖與EOS Singapore圖層疊加後進行地面資訊比對。但由於多項限制因素,目前僅能在可達地區進行有限的觀測與紀錄。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勘查作業受地形、拍攝等影響

地形方面,一些偏遠地帶或地勢險峻的區域難以進入;拍攝方面,若遇上光線不足或天候不佳,將影響影像品質,難以準確呈現裂縫狀況。此外,餘震等突發狀況也為勘查作業帶來進一步挑戰。

南韓濟州島上空今突然出現詭異雲層,濃厚且像波浪起伏,籠罩整個北濟州市區,民眾揣測是否為「大地震前兆」,十分不安。

專家澄清:冷暖空氣交互作用造成

氣象專家澄清,這是冷暖空氣交互作用造成的「波狀高層雲」,籲民眾勿驚慌。

民眾驚呼:「海浪起伏」好嚇人!

《韓聯社》報導,這團彷彿「海浪起伏」的雲層,從濟州島漢拏山北側擴展開來,呈現出粗獷、波動的紋理,有民眾驚呼,「今天的天空看起來有點嚇人」、「是不是地震要來了的徵兆?」

氣象廳:大氣不穩定時所產生

對此,濟州地方氣象廳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從氣象學角度分析,這屬於中層雲中的「波狀高層雲」,他指出,「這種雲是冷空氣和暖空氣相互衝突導致大氣不穩定時所產生的。」

世界氣象組織命名為「粗波雲」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於2017年修訂的《國際雲圖集》,這類外形如水面波濤般起伏的雲被命名為「Asperatus」雲,即稱「粗波雲」或「波濤狀雲」,源自拉丁語「asperitas」,意指「粗糙」、「不平」。

氣象廳強調,儘管這樣的雲層視覺上令人感到不安,但並不代表會有地震等地質災害發生,僅是特殊氣候條件下的自然現象。

於2017年修訂的《國際雲圖集》,這類外形如水面波濤般起伏的雲被命名為「Asperatus」雲,即稱「粗波雲」或「波濤狀雲」,源自拉丁語「asperitas」,意指「粗糙」、「不平」。

民眾稱其「惡魔雲」

類似的雲層曾在5月1日曾出現在首爾,當時也有不少民眾拍照上傳網路,甚至有人稱其「惡魔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