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永不放棄的堅持 傳奇馬拉松跑手的故事

永不放棄的堅持 傳奇馬拉松跑手的故事

永不放棄的堅持 傳奇馬拉松跑手的故事

2016年12月28日 14:00

很多人參加馬拉松,並非為了最終的成績,而是希望挑戰自我,挑戰體能的極限,挑戰自己曾經認為的不可能。在奧運的馬拉松比賽中,除了實力強勁的世界級選手在爭奪冠軍、金牌,自然選手會包尾,甚至無法完成比賽。往往那些堅持到底的人,就能書寫下屬於自己的奧運傳奇故事。

四年前的倫敦奧運,女子馬拉松比賽的最後一名是愛爾蘭選手珍妮絲(Caitriona Jennings),她一邊哭泣一邊掙扎跑到終點,與身為教練的父親擁抱痛哭,場面感人。她的成績比冠軍慢了近一個小時,比倒數第二名也慢了20多分鐘。她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完成比賽,再最後的一段路,體育館內的觀眾都為她打氣加油,為她的體育精神而感動。珍妮絲並不是一位專業跑手,而是會計公司的一名經理。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和珍妮絲一樣,在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馬拉松比賽中,亦有一位傳奇跑手,因傷無法爭奪獎牌,但他沒有就此放棄,而是用雙腳證明了自己還能堅持,詮釋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

42公里的馬拉松競賽,75個選手一齊出發,比賽進行到19公里處時,為了爭搶排名,選手們發生了嚴重推擠碰撞。來自坦桑尼亞的阿克華里(John Stephen Akhwari),肩膀脫臼、右腳膝蓋受傷,經過簡單的處理後,他仍然繼續比賽。冠軍選手以2小時20分26秒衝線,獎牌名次均已確定,頒獎禮也結束了,當夜幕降臨,場務人員正在收拾各種器材時,有記者發現一名身穿36號衫的選手仍然在緩慢前進。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大家開始意識到,男子馬拉松比賽尚未結束,還有一個選手在堅持,他就是阿克華里。於是記者專門為他拍攝,記錄他完成比賽的過程。即使頒獎禮結束,阿克華里也沒有棄賽,他穿過入夜的馬路不斷向前,即使他已經因為傷勢而無法奔跑。體育館為了讓他完成比賽,專門重新開燈,為他照亮前途。餘下原本打算散場的觀眾亦紛紛回頭準備見證這個不凡勇者完成比賽的一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阿克華里衝線了,3小時25分27秒的成績讓他奪得第57名。他是最後抵達終點線的選手,他超越了18名選手,他們差別只在於棄賽還是沒有棄賽,他正是沒有棄賽的那一個人。

奧林匹克的精神是挑戰人類身體的極限,也是永不放棄的堅持。賽後有記者問他為什麼受傷了還不棄賽,他說:「我的國家送我來這裡不只是參賽的,而是讓我完成比賽的。」最後的人不是勝利者,不過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為慶祝第三跑道11月28日正式啟用,「香港國際機場.渣打香港馬拉松.三跑道系統十公里國際賽」將於11月17日舉行。香港空運貨站的任栢華和陳顯科是長跑熱好者,均表示能參與今屆機場長跑賽尤感榮幸。

兩人都認為比賽需保持「平常心」,最重要的是享受如此難得的盛事,「只要不停就一定能過終點」。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寶刀未老 仍熱愛各類運動

現年61歲的任栢華於1989年加入香港空運貨站(Hactl),主要負責工程維修、保養機械等工作。今年60歲的陳顯科則在1994年起加入Hactl,負責客户支援。兩位雖年紀稍長,但仍活躍於各種運動中。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任栢華本身就相當熱愛跑步,在Hactl任職後,更加入了公司的長跑會。儘管近年沒有年輕時活躍,但每年都會落場支持渣打馬拉松、環島行等。去年1月,任栢華與兩名隊友出戰「綠色力量環島行」年度行山比賽,更以7小時52分的卓越成績,完成50公里賽程,贏得「航空及機場服務業盃」冠軍!至今他仍保持跑步的習慣,他向記者透露,如果工作不太繁忙,每天都會利用1小時的午膳時間來跑步。

Hactl支持員工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不但設有訓練器材,還不時提供名額和資助,包括渣馬和今次三跑道國際賽。巴士的報記者攝

Hactl支持員工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不但設有訓練器材,還不時提供名額和資助,包括渣馬和今次三跑道國際賽。巴士的報記者攝

與任栢華一樣,陳顯科平時也熱愛各類跑山比賽,亦曾參加過渣馬的全馬比賽。即便是疫情嚴重的時候,他也參加了各類「線上跑」。雖說「只要有心,哪裡都是賽道」,但能看到同事、朋友在終點線迎接自己,感覺還是不一樣。

陳顯科曾參與多屆渣馬比賽。

陳顯科曾參與多屆渣馬比賽。

「覆桌」與期待交織

今次是事隔26年的機場長跑賽,任栢華有幸參與過98年的「渣打98新機場馬拉松」。談到98渣馬時,任栢華有點忿忿然,只因當年他未能完成賽事,而是進入機場不久後「上了車」。回憶當年,他略顯遺憾,坦言自己當時確實準備不足,賽前亦有點高估自己狀態。他指出,不同長度的馬拉松的跑法不一樣,當時應把肌肉練好。

雖然中途退出令任柏華心有不甘,但他表明自己今次還是以「平常心」應賽,「無論怎麼樣,我都會跑出最好的一面。保守的話,能在50分鐘到1小時內完成賽事」。被問到今次比賽會不會想挑戰自己,任柏華爽朗地笑着搖頭說,「參與已經很難得,拼時間就不會太期待了,我能跑得動就已經不錯了!」。

他說,98年的時候,機場還沒投運,四周只有零星幾棟建築物。20多年來,機場的發展從未停息,「發展是必自然的,周圍都係路,只要有心,跑哪都一樣。機場也算是我看着他成長,他看着我老。」

香港國際機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國際機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樣在Hactl工作了30多年的陳顯科,見證了機場從一片平地,變成「機場城市」,可謂感觸良多,尤其今次是他首次參與機場長跑賽,能一試跑道質感,可以說是十分期待。他期望自己能在45至50分鐘內完成賽事,就算未能登上領獎台也不見可惜,「能在機場跑道跑步的機會十分難得,志在享受現場氛圍、環境。」

最大敵人並非是「年齡」

兩位堅持跑步這麼多年,自然經歷過傷患的痛苦時刻。任柏華表示,自己去年腳痛,下半年都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而陳顯科也感覺到隨着年齡的增長,肌肉也越發緊繃。不過長跑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年齡」,而是「天氣」。

任柏華說,如果平時有運動的習慣,跑10公里應不算困難,當然若想要拼時間、破記錄,自然要花一番工夫。以任柏華自身經驗,天氣和濕度十分影響體能。要是天氣炎熱,自己也會「跑慢啲、跑少啲」。一旁的陳顯科也點點頭補充,「所以練跑通常都選在夏天,由辛苦開始練,那麼無論賽事在何時舉行都容易適應。」

「只要不停就一定能過終點」

提到跑十公里賽的建議,陳顯科說不用特別準備,只要正常訓練,有充足睡眠休息就已經足夠。有問到是否需要在賽前一星期「儲碳」,他則笑言儲碳只是令你「長啲時間先開始抽筋」,最重要的還是保持良好心態,不要看到別人跑得比自己快就想去追人,要專注在自己的節奏。任柏華補充,「只要不停就一定能過終點」。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