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交趾」是當地人因指腳趾相交而命名嗎?

歷史長河

古代「交趾」是當地人因指腳趾相交而命名嗎?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代「交趾」是當地人因指腳趾相交而命名嗎?

2018年06月14日 10:00

「交趾」本是中國古籍中描述「南蠻」民族風俗的詞,後來用於指代南蠻人所居的中原以南的區域。直到漢代,象郡南部專門辟出一帶設「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大眾普遍對「交趾」的理解,最為通俗的就是腳趾相交。

東漢時期嶺南地區的行政區劃 (網上圖片)

東漢時期嶺南地區的行政區劃 (網上圖片)

據唐代杜佑《通典·邊防四·南蠻下》中載:「極南之人,雕題交趾。……交趾,謂足大趾開闊,並立相交。」意思就是,極南的嶺南蠻人,腳特別大,大腳趾長得十分開闊,雙足並立時兩個大腳趾會相交。不過,有分析指這是杜佑的誤解,實際上,中國古人並沒有認為古代越南人的腳趾如此骨骼精奇。

更多相片
東漢時期嶺南地區的行政區劃 (網上圖片)

東漢時期嶺南地區的行政區劃 (網上圖片)

《通典》局部 (網上圖片)

《通典》局部 (網上圖片)

《禮記注疏》局部 (網上圖片)

《禮記注疏》局部 (網上圖片)

1896年在河內拍攝相片,可見這名男子腳趾的狀態 (網上圖片)

1896年在河內拍攝相片,可見這名男子腳趾的狀態 (網上圖片)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通典》局部 (網上圖片)

《通典》局部 (網上圖片)

杜佑所引「雕題交趾」,典出《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這段本意是講天子施政,並非要移風易俗,而是順俗而化。南方的蠻人的風俗就是「雕題交趾」,有的不吃熟食。這裡所說的「雕題」即是紋額,在額頭上紋身。至於「交趾」,歷代註疏家的理解大都一致:側卧時大腿後彎,雙腳交於身後。

東漢經學家鄭玄為《禮記》作注中寫到:「交趾,足相向然。」到了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給鄭玄的注作疏時,再進一步解釋道:「趾,足也。言蠻卧時頭嚮外而足在內而相交,故云交趾。」這只是中國古人,對南蠻人卧姿的描述:側卧時,臉向外,雙腳和小腿向後彎曲並勾在一起。

《禮記注疏》局部 (網上圖片)

《禮記注疏》局部 (網上圖片)

古人側卧,雖有屈膝,但極少交足。唐代著名醫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載:「屈膝側卧,益人氣力,勝正偃卧。」這裡指,道家和中醫認為屈膝側卧的睡姿,有助積攢人體氣力。五代末宋初的道教人士陳摶的《希夷安睡訣》中,甚至更詳細描述這種側卧:「左側卧,則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頭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間。右側卧,反是。」可見,這種道家側卧已帶有強烈體操成分。中國人普通側卧,更像是卧佛那樣身體微曲,雙足上下並置。所以,古代越南祖先睡覺時,雙腳彎向身後雙腳相交的睡姿,為中原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杜佑在《通典》的誤解,事實上因為他忽略「趾」字在字義上的轉變。「趾」,原通「止」。儒家經典《爾雅·釋言》中即有「趾(止),足也」。東漢文字及語言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解釋得更清楚:「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凡止之屬皆從止。」也就是說,「止」的本意就是腳,而非腳趾。

1896年在河內拍攝相片,可見這名男子腳趾的狀態 (網上圖片)

1896年在河內拍攝相片,可見這名男子腳趾的狀態 (網上圖片)

然而,杜佑的誤解,最終在近代被法國傳教士印證。當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後,傳教士深入越南,發現東京(今河內)地區大腳趾內翻 (Hallux varus) 畸形足病發病率很高,並用圖像記錄下來,這可謂真正的「交趾」了。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法國傳教士Théophile Le Grand de la Liraye所繪的圖 (網上圖片)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電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祝賀越南共產黨成立95周年。

賀電說,越南政治穩定,社會安寧,經濟發展蓬勃有力,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當前,越南黨和人民努力實現越共十三大提出的各項目標和任務,相信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賀電又說,中國共產黨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重視發展中越兩黨兩國關係,願意同越南共產黨一道,落實好兩黨最高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秉持「十六字」方針和「四好」精神,按照「六個更」總體目標,密切高層交往,加強戰略溝通,鞏固傳統友誼,拓展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治黨治國理論和經驗交流互鑒,共同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推動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