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告一段落,《如懿傳》再續清代乾隆年間的事。《如懿傳》主要講述女主角(由周迅飾)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之間的恩怨情仇。而如懿的歷史原型,就是乾隆第二任皇后純帝繼皇后輝發那拉氏,亦即是在《延禧》中,由佘詩曼輝發那拉·淑慎。
那麼,為何兩套劇的是同一人,但姓氏卻不同?皆因在史書所載的名字有異所致。在《如懿傳》所指的「烏拉那拉氏」乃《清史稿》所載,不過《清實錄》及《乾隆帝起居注》等,關於純帝繼皇后的內容並沒有出現烏拉那拉氏。據推斷,由於《清史稿》修編於民國時期,錯誤也許較多。然而,純帝繼皇后的父親是訥爾布,他的烈祖為輝發貝勒,所以繼皇后應當是輝發那拉氏。
繼皇后輝發那拉氏於1718年出生,公元1734年雍正帝賜婚,嫁給當時還是皇子的弘曆為側福晉。此時弘曆25歲。翌年,雍正帝駕崩,弘曆登基為乾隆帝,這也是《如懿傳》劇情的起點,時間軸上比《延禧攻略》為早。
在歷史上,從弘曆數十年來一些舉動上看,也許他不是極度喜歡輝發那拉氏。首先,當弘曆還是皇子時,還有一個出身低微的側福晉高佳氏,開始時只是弘曆的婢女,因為雍正下詔,高佳氏才成為弘晉的側福晉。
乾隆登基後,就立刻封高佳氏為貴妃,翌年才冊封輝發那拉氏為嫻妃,後宮等級上比高佳氏為低。因為輝發那拉氏性情溫順,溫柔體貼,淑慎賢明,皇太后對其十分喜愛,所以才封為嫻妃。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輝發那拉氏才被加封為嫻貴妃,對於這次升遷,事實上也並非因為她本身,真情是因為皇貴妃高佳氏病重,為了沖喜才大封後宮。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皇后富察氏病死,乾隆悲痛。皇后位置丟空下,皇太后著急讓乾隆封她十分喜愛的輝發那拉氏為皇后,而以孝順見稱的乾隆卻回絕母親。乾隆為了安撫母親,採取折衷辦法,加封輝發那拉氏為皇貴妃,總管六宮之事。直到1750年8月,乾隆才封輝發那拉氏為皇后,且舉行冊封之禮。此時,輝發那拉氏已經32歲。
公元1752年,輝發那拉氏為乾隆生下一皇子永璂;公元1755年,又生下一皇子永璟。輝發那拉氏生下2位皇子後,她和乾隆之間的感情變得好了很多,乾隆還專門寫詩慶祝。
公元1765年,乾隆第4次下江南,同時把輝發那拉氏也帶在身邊。然而途中乾隆秘密下令讓人輝發那拉氏先行送回京城,之後又收繳了她從妃一直到皇后的4次冊封書。翌年,輝發那拉氏病死,乾隆草草安葬她,下葬禮遇甚至還不如一個低級官員。更悲慘的是,輝發那拉氏死後沒有諡號,遺體也放在了在純惠皇貴妃的一側。
作為皇后,她的待遇不得不讓人唏噓。乾隆對於輝發那拉氏的死更是無動於衷,究竟她犯了什麼錯,突然失寵,又讓乾隆如此狠心?成為了歷史謎團,也為影視中輝發那拉氏提供極多發揮空間。
據史載,繼皇后在下江南期間「忤旨截髮」,這在滿族習俗中最忌諱,有如詛咒當時乃健在的皇太后及皇帝,但繼皇后為何失常得如此突然?
據當時一些野史傳聞說,皇后隨駕南巡至杭州時,乾隆曾深夜換上便服登岸遊玩。皇后再三勸諫,乾隆不僅不聽,反而說皇后精神失常,派人將她送回京師。由於乾隆是中國史上著名的風流天子,南巡為的不僅是江南美景,還趁機尋花問柳。據說,他南巡時在清江浦得到一個女伶昭容,帶在身邊還賜她珠寶。還有一個女伶雪如,美貌多姿,乾隆看上她,加入行幄頗受眷顧。皇后乃因為阻撓皇上,觸犯龍顏,是否可信?
據專載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史料的《東華錄續編》中的一道乾隆諭旨載:「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其回京,在宮調攝。經今一載有餘,病勢日劇,遂爾庵逝......若論其行事乖違,即予以廢黜,亦理所當然,朕仍存其位號,已為格外優容。」事實上,繼皇后一向溫柔婉順,淑慎賢明,在宮中生活三十多年,究竟受到甚麼重大刺激,會將她逼至觸犯國俗大忌?野史中所指的不能說是無中生有。
至於繼皇后的反常行為,現代醫學也有合理解釋。由於滿清對後宮的管理十分嚴格,事發時繼皇后正進入所謂「更年期」, 所以在心理及生理都備受壓力下,情緒失控觸怒乾隆,是完全有可能。
在繼皇后過世後,乾隆在木蘭圍場打獵,聽到皇后病故的消息,只命其子永璂回宮。當時有個叫李玉鳴的御史上疏,請依皇后禮舉喪,結果竟被謫伊犁。十二年後,又有一書生上書乾隆,談到立后之事。乾隆即發怒,處斬了書生,此後,無人再敢提及繼皇后的事。